千戶制的始末及影響
千戶制是蒙古汗國軍政合一的制度,創建於1204年。成吉思汗即位後,將全蒙古部眾劃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冊封給有功之臣,即千戶那顏。是世襲之職,對大汗有交納貢賦,帶兵出征作戰的義務。也可參加討論軍國大事。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千戶制簡介
千戶制是蒙古汗國軍政合一的制度,創建於1204年。成吉思汗即位後,將全蒙古部眾劃分
為九十五個千戶。冊封給有功之臣,即千戶那顏。是世襲之職,對大汗有交納貢賦,帶兵出征作戰的義務。也可參加討論軍國大事。大汗承認千戶那顏世襲權力。在其本管範圍內擁有分配牧場、徵收賦稅、差派搖役、統領軍隊等權力。千戶制的特點是,將全部牧民用軍事方式編制起來,使之隸屬於各個千戶那顏。每個千戶。既是軍事單位,又是基層社會組織。
千戶制具體內容
千戶一般授予開國有功的功臣,令世襲管領。幹戶下設百戶,百戶下設十戶。千戶的規模大小不一。有的名為千戶,實際戶數多達數千。如朮赤臺千戶,即由4000兀魯兀部眾組成,也有不足1000戶的。百戶也有類似情況。
千戶的組成,大致有三種:一是由不同氏族部落部族混合組成的,這是多數,多為成吉思汗在戰爭中奪獲的俘虜;一是由原有部落人員構成的,如弘吉刺部的按陳駙馬,亦乞刺思部的孛禿駙馬,汪古部的阿刺忽思,都令各“統其國族”;一是由重新收集散在各部落的同族部眾所構成,如伯嶽吾部汪古兒、捏古思部納鄰脫斡鄰勒、忙兀部的畏答兒、兀魯兀部的朮赤臺等大都率部投誠後忠心不二者。
千戶制是打破舊有的部落組織而建立起來的。它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單位。通過千戶制,全蒙古百姓都被納入千戶之內,並被固定在指定牧區內,不得任意移動,戶口登記入冊;凡年滿15歲至70歲男子都要服兵役,並隨時根據國家命令,自備馬匹、兵仗、糧草,由千戶、百戶長帶領出徵;所有男性公民,“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既是牧民,又是戰士。
千戶之上,統以萬戶。但萬戶是軍事統帥,而不是行政長官。萬戶置左、右翼萬戶,中軍萬戶,以及鎮守林木中百姓萬戶等。蒙古汗國建立初期,左翼萬戶由木華黎統領,管轄東抵興安嶺地區各千戶;右翼萬戶由博爾術統領,管領西至阿爾泰山方面各千戶;中軍萬戶由納牙阿統領;鎮守林木中百姓的萬戶由豁兒赤統領;朮赤所屬萬戶由忽難統領。
不論萬戶、千戶、還是百戶,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臣民。成吉思汗將各千戶包括管轄千戶的各級那顏***官人***,都作為家產分賜給自己的母親、諸子、諸弟。據《元朝祕史》記載,成吉思汗母親訶額倫和季弟鐵木哥斡赤斤共得“忽必”***份子***1萬戶,二弟合撒爾4000戶,三弟合赤溫子阿勒赤歹2000戶,異母弟別勒古臺1500戶,長子朮赤9000戶,次子察合臺8000戶,三子窩闊臺5000戶,幼子拖雷5000戶。各級那顏為受命管理百姓的地方軍政長官,他們必須絕對服從大汗和大汗的宗親。如發現有瀆職或背逆行為,大汗及其宗親有權隨時加以撤換或懲處。
那顏階級既是成吉思汗及其家族統治人民的重要支柱,同時也是高踞於廣大牧民之上的領主。根據規定,萬戶和千戶那顏在其管轄範圍內,不僅享有世襲封地權利,還擁有分配牧場,徵收賦稅,差派謠役,統領軍隊的權力。建有特殊功勳、被授予“答刺罕”稱號的那顏,享有免除賦稅、獨有戰利品、不受法律約束和制裁、九次犯罪不受罰、有自由放牧等權利。
千戶制的意義
千戶制的建立是成吉思汗在軍政制度方面的重大改革。它不僅徹底清除了氏族貴族賴以復辟的土壤,改變了以往氏族、部落聯盟自由結合的分散狀態,促進了經濟的相互滲透和吸收,還把各級那顏和廣大百姓固定於特定的地域內,從而形成層層的隸屬關係,鞏固了大汗及其“黃金家族”對國家的統治。
- 千戶制的始末及影響
- 生氣的英語單詞
- 小學六年級以時間為話題的優秀範文
- 高溫瑜伽有什麼注意要點
- 名家林清玄的抒情散文精選
- 路亞鱖魚有什麼實用技巧
- 一年級精美的數學手抄報圖片
- 蒜薹炒雞蛋的好吃做法
- 融資租賃裡是誰在融資
- 大學生食堂安全警示語怎麼寫
- 奇異果治療失眠的方法有效
- 胡蘿蔔排骨湯的做法教程
- 如何化妝使鼻子變小
- 祖國傳統醫學與太極拳養生的關係
- 吃火鍋要少點這五樣菜
- 現代人生的最高境界閱讀答案
- 往年高考零分作文
- 四年級上冊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內容素材
- 關於幽默英語笑話精選
- 關於小學英語故事教學資料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