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應用論文開題報告

  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技術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一個重要的課題,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社會和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的應用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的應用論文範文一: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育問題分析

  【內容摘要】計算機技術深入到各行各業中,使得人們的生活與計算機緊密聯絡起來,應用計算機來豐富生活改變工作已經不是夢想而是時代的新要求。時代的發展要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成為必修的基礎課程,是現代化人才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本文簡要說明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面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從而促進高校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

  現代化的社會發展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計算機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向前邁進的主力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迎來了新的教學要求,以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為目標,以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為抓手,培養社會需要的各方人才時都要以計算機應用能力為依託。因此,高校從社會所需出發,以需定培,不斷提高學生的資訊科技的應用素質,實現學生應用計算機來改變社會的人才培養目的。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重要性

  計算機技術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工作緊密相連,是人們娛樂放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的有效工具。計算機知識是新時代的必修知識,是社會發展的新的推動力。如果沒有學習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也沒有入門級培訓,在資訊時代的生活中簡直可以用寸步難行來形容。可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對於新時代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是其實現人機對話的前提。因此,高校將計算機應用基礎列入到教學基礎課程之列。對於現代化的企業來說,計算機應用到企業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中去,不會操作計算機,不但影響企業的生產,還會給企業增加負擔來培訓操作人員。出於這兩方面的考慮,企業要求引進的人才必須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各種軟體。可見,該課程是社會發展的必要課程。當前環境下,無論是職務晉升,還是人才引進,都離不開計算機應用能力,甚至被眾多高校列為必備證書的基礎課程。因此,在眾多因素的刺激下,學好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高校學生成功走向社會的必經之路。

  二、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學校方面。學校雖然在認識上有所提升,但在教學設施的完善與配套上卻限於資金的限制而無所改觀。由於該課程是基礎性教學課程,軟硬體設施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使得計算機軟硬體時常面臨崩潰的問題,增加了學校的經濟負擔。另外,學校在增加生源時並未做好充足的準備,不能購進更多的計算機裝置,使得教學效率被機器數量的不足所阻礙。課程教學內容往往實施不完全,學生也沒有更多的練習時間和機會,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師方面。教師問題一般表現在兩個方面的不足,一是教學模式落後。二是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陳舊。對於教學模式來說,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影響,新時代計算機教學中往往不能與時俱進,仍以理論教學為主,課堂表現一言堂沒有改變,學生面對新奇的課程時往往陷入枯燥的精神狀態中,無法發揮出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難取得較高的教學效果,也難以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對於教學方法而言,當前的高校仍停留在單一的教學方法上,無論教學與考核均停留在過去。教學方法沒有實現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考核時也僅以試卷為考核的唯一憑證。這種教學方法的單一無法給學生更多的刺激,考核方法也不能體現學生的掌握水平,從而使得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沒有過多興趣來激發其學習動力。

  ***三***學生方面。有一些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認識不到位,感覺自己已經對計算機比較熟悉了,再加上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內容簡單,從而不重視學習,造成考試失利。另外還有一些學生因為這門課程只考理論知識,而並不對實踐操作進行考核,所以在日常學習中不重視實踐操作的練習,上課不認真聽講,而在考試前死記硬背。

  三、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學校應加大投入,積極改善軟硬體水平。

  1.設施配套需不斷完善。針對目前裝置不足和陳舊問題,高校領導要從思想認識上與社會需要相接軌,保證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因此,在資金上給予支援,保證裝置升級改造,力求人手一機,還要配備效果好的擴音裝置,以提升教學效果。對於裝置的維護要做到有專人跟進制度的落實,實現定期定時維護。

  2.課程設定上要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為了提高實用性,課程設定上要將重心偏向實踐環節,將真實有效的案例納入教材中,實現教材與裝置的軟硬體配套,操作流程詳細而圖形化,達到即使自學也能學會的目的。

  3.組建高素質的師資力量。在師資力量的建設上不但要加強資金配套,還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隊伍建設:一是加強專業培訓,對現有教師進行專業化提升;二是加強橫向交流,對教學經驗提升共享來改變教師的專業教學方法;三是引進專業化的計算機人才構建教學核心;四是鼓勵教師走進專案實踐,在實踐中提升教師的專業經驗和操作能力,從而更好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師應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針對學生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可以利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在授課之前先對每個學生的計算機熟悉程度進行初步瞭解,然後根據他們的計算機水平分配到事先劃分好了的班組,之後再進行分班授課。

  2.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為探究式教學。即以學生為中心,在老師的指導下,促使學生自覺地探索,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加強。

  3.充分運用多媒體。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多學校利用多媒體教學這種形式。例如,在講述PowerPoint中的模板、配色及插入聲音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一份編排設計美觀、背景音樂優美的、符合年輕人審美的ppt檔案,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思考如何製作,然後教師再講解,即創造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增加實踐環節,運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利用錯時上課的方法解決目前機房緊張的問題。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可以將實訓課設定在下午或晚自習的時間,儘量使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有一臺電腦進行操作練習,及時地將理論內容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對於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考核,可以結合多種方式,將各方面的成績綜合起來作為學生的最終成績。綜合考查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動手操作能力,可以全面瞭解教學效果。

  ***三***學生要提高認識,多進行實踐操作。學生應當從思想上重視計算機的學習和操作,在課後抽時間多進行上機題的操作練習,在這一過程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地請教老師或同學,多看、多練、多動手,不斷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

  四、結語

  高校計算機設施不斷完善的情況下,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課程構建、教師專業提升等等都是高校需要努力改變的問題,只有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全面進行改革,才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出全能型的應用人才,提高高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出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改研究[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6,1

  [2]楊殿生.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問題與對策[J].資訊化建設,2015,6

  [3]王紅玉.探究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13

  [4]歐陽之光.淺談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問題[J].數字化使用者,2013,21

  [5]侯超男.對當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反思[J].才智,2012,10

  計算機的應用論文範文二:計算機應用教學應對措施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的應用滲透到了社會的各行各業,計算機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中,在工作中人們也需要計算機方面的人才。在這種大背景的趨勢下,我國的學校對計算機的應用教學也重視起來了,在找工作的過程中計算機的應用技能也是一個有力的條件。但是,在我國的很多學校裡的計算機應用教學中遇到了一些問題,這就妨礙了計算機應用教學達到提高學生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所以,現在很有必要針對現代計算機應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找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應用教學;應對措施

  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我國的學校針對這種形式,開展了多樣的計算機應用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使學生們更能夠應對這個發展的時代。在先進,計算機方面的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比較迅速,不斷的豐富人們的溝通方式以及娛樂方式,學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她承擔著為現代社會培養一些具備計算機應用技術和操作的學生,在這種背景下,各個學校都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計算機應用教學研究。可是現實情況中,在學校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教學跟不上計算機的發展,所以在這種背景下,要針對計算機應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找出相應的改善措施,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在日後的工作中能夠學以致用。

  1我國的計算機應用的教學現狀

  1.1教學中缺少基本的操作理念

  教師在上課中缺少相應的實際操作理念知識,這就大大的妨礙了學生們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在計算機應用的教學中,有很多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果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中能夠掌握這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就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拓寬學生們的應用技術。但現實不是這樣的,很多的學校認為這些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操作內容並不重要,妨礙不了學生們的學習水平,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中只要掌握基本的軟體操作技術就可以了,所以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往往忽略這些基礎,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們認為這些基礎不重要的假象,學生們在學習了一些軟體操作技術後,不能很好的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這樣就制約了學生們對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

  1.2學生的專業和計算機的教學課程不統一

  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計算機的教學大綱不能和學生的專業向對接,開展計算機應用教學面對的全體的學生,主要是讓學生們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但是,很多學校只是單純地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一門課程來開展,而非是將其當做一種工具,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專業水平。因此,在現實的計算機應用教學過程中,學到的計算機知識不能和學生們的專業相對接,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當中不能夠應用計算機來開展輔助學習和使用計算機開展輔助研究的狀況。這樣學生們就認為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不重要,這就導致了學生們不認真學習計算機應用這門課程。

  2改善計算機應用教學的措施

  2.1使計算機應用教學和學生的專業相匹配

  在日常的計算機應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專業制定一些相應的計算機課程,在學校裡,計算機應用是一個公共課程,但是計算機方面的教師應該把計算機應用教學大綱和學生們的專業聯絡在一起,在學習計算機的同時也掌握自己的專業課程,這就大大的增強學生們學習計算機應用的積極性,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們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在教師教授學生們計算機應用的過程中,適當的新增一些學生本專業的內容,間接的來提升學生們的專業水平。在課後,適當的引導學生來通過計算機完成自己的專業作業,從而可以在學習了計算機應用以後也提高了學生們的專業水平。

  2.2結合實際優化計算機應用課程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適當的對計算機應用教學課程進行合理的優化,使學生們能夠系統性的學習計算機應用。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們的掌握能力來及時的調整計算機應用教學大綱,保證學生們都能夠掌握所學的內容,使學生們對計算機應用教學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使學生們更容易接受教師所講的內容,在學習的同時,能夠激發學生們的思維能力。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這樣既能夠在短時間內講完涉及到的內容,也能夠使學生們更加深刻的掌握所學到的內容。

  參考文獻:

  [1]張鳴.高職公共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改革探討[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院報,2009***03***.

  [2]於世樑.張丹丹.高職藝術設計類課程體系與工作室教學相適應的思考[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

  [3]張玉.陳一威.面向中小微企業的就業工作室小訂單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溫州科技職業學院計算機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13***04***

  [4]胡娟.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基於工作室的“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鎮江高專學報.2011***03***

  [5]崔敏.高職院校計算機類專業以“工作室”為平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