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與師德培育論文

  提高教育質量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師德是教師綜合素質的基礎,教師的心理健康又是師德培育中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個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教師心理健康與師德培育》

  摘要:提高教育質量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師德是教師綜合素質的基礎,教師的心理健康又是師德培育中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個問題。明確教師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以及在師德培育中如何維護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直接關係到教師自身的問題,而且還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品質和學習狀況。

  關鍵詞: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維護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25-0163-02

  教師的心理健康是直接關係到教師良好身心素質的形成發展和學生健康成長的大問題,西方學者威蒂早在上世紀50年代的研究就認為:教師行業同其他行業一樣,也容易患心理疾病,他同時還發現情緒不穩定的教師所教導的班級中,人格失常的學生人數就較多。這表示教師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是自我素質發展的需要,而且是教育影響學生以形成其良好人格的需要。因此,在師德培育中抓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什麼是心理健康,怎樣的人才算心理健康

  由於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只具有相對的意義,處在不同年齡階段其心理健康的標準可能有差別,即使在同一年齡階段,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並不是絕對的,它是一條線上兩個不同的端點。因此,理論界對心理健康有多種不同的解釋,比較通俗的說法是:心理健康是指人對於環境及其相互關係具有愉悅而良好的適應。那麼怎樣的人才算是心理健康呢?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首先這個人要身體健康,沒有生理症狀或疾病,其次是還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

  二、教師為什麼會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現代科學已揭示出人的心理是由於生理的、社會的以及心理的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分析教師心理衛生問題的原因要從生理、社會環境以及心理本身等方面入手,既要從多種因素整體考慮,也必須深入分析具體成因。

  1.遺傳和身體健康的影響。遺傳一方面是由於神經系統型別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比如弱型神經系統的人在外來衝突面前更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另一方面是遺傳所形成的生理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心理問題,例如:有些個子矮或長相差的教師往往會產生自卑、封閉、過於敏感等心理問題。一般來講,身體虛弱多病的人比身體健康的人易產生心理問題,一些患病的人更易產生不良心理反應,如恐懼、精神萎靡、情緒憂傷等。

  2.物質和生活環境的影響。教師的心理問題儘管有生理學基礎,但對教師心理衛生問題起重要影響的是後天的環境因素。一方面是物質環境的影響。研究表明,教師在有噪音的環境下工作,易產生煩躁易怒的心理;在光線暗淡的辦公室裡辦公,會使視感降低;長時間、超能力的工作會使教師產生焦慮、厭倦、憤怒等情緒反應。同時,教師物質生活條件差,大腦營養得不到保證,會使教師產生神經衰弱、精力不集中等心理問題,另外過量的菸酒也會使教師的身心受到傷害。另一方面是社會生活環境對教師心理健康產生較大直接影響作用:一是教師本身不良的人際關係。我國著名心理學家丁贊認為:“人類的心理病態,主要是由於人際關係的失調帶來的。”二是教師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重要事件,如社會急劇變革,不滿意的工作調動,家庭中的天災人禍等都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3.教師自身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主要包括:①教師不合理或不現實的需要。在教育實踐中有不少教師向學生或向領導提出一些不合理或不現實的要求,如想從事某個自己喜歡的崗位,希望得到某種待遇或榮譽,或要求自己任教的班級學生都優秀,每項比賽、考試都拿第一等,往往因多種原因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教師從而產生憤懣或悲觀失望的不良心理反應。如果這個教師因多種不合理不現實的需要都未得到滿足時,長期的心理積壓又不能宣洩,就會綜合形成心理健康問題。②教師的不良情緒反應。在生活中常會發現,有的教師情緒不穩定,易怒、焦慮、恐慌等,這些不良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往往因小事和同事鬧口角,因學生犯錯誤而不冷靜,體罰學生等,嚴重的還誘發身體疾病。③教師的某些不良性格。某些不良性格是導致教師心理健康產生問題的重要因素,如心胸狹窄的教師易產生孤僻、無助感,難以與人和睦相處,爭強好勝的教師難免受挫折、碰釘子,意志脆弱、性格內向的教師易猜疑、過於敏感等。

  三、為什麼要在師德培育中對教師的心理健康進行維護

  1.有助於增強教師的身心健康。現代科學證明,人的許多身體疾病與心理因素有關。據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因情緒緊張而患病的人占人群的76%;我國心理工作者曾對232例高血壓病人的研究表明,因病人病前不良個性與情緒引發疾病的人占人群的74.5%……大量的事實證明,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有助於增強自我身心健康。

  2.有助於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和成績。心理疾病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之一,就是造成人精神的大量空耗和損傷,從而嚴重影響人的學習和工作效率。許多研究實踐表明,人在過度的緊張、焦慮、抑鬱等消極情緒的影響下,思維受阻、反應遲鈍,學習與工作效率低下。另外某些不良的性格特點,如意志薄弱、過於自卑、依賴性太強的人,他們的學習與工作效率是不高的。同時大量的事實也表明,適宜的情緒與良好的性格是搞好學習工作的重要條件。美國心理學家拉格拉斯認為:“在某些知識領域中取得非凡成就的個人,通常是憑藉聰明,同樣也依靠個性力量,他們除了具有像愛因斯坦一樣的好奇心、毅力以及自我批評的能力外,還表現出不同一般人的開朗、有主見、富於想象力以及幽默有趣的性格特點。”教育實踐也表明,具有良好性格特點的教師,他們的思維敏捷,辦事效率高。因此,在師德培育中抓教師心理健康維護對於提高教師的教育功效是有積極作用的。

  3.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形成。如一名經常在學生面前表現出易煩、易衝動、固執的教師,無形中會給學生造成以上不良的心理影響。西方學者威蒂研究認為,在情緒不穩定的教師所教導的班級中,人格失常的學生人數較多,這說明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會影響到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實踐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那些工作缺乏責任感,對學生有偏見的教師,他們影響下的學生往往辦事不認真,並也有偏執心理。所有這些表明:教師只有以自己的健康心理去影響學生,才能培養和形成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四、怎樣維護教師的心理健康

  1.教師要科學用腦。腦是教師從事教育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重要的心理器官,因此科學用腦是教師心理健康維護的重要內容。在生活和工作中應注意以下要求:用腦要適度;保證腦的營養供給;加強腦的鍛鍊。

  2.教師要冷靜處理生活中的應激事件。生活中,常常會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緊張事件,如工作中的挫折,家庭中的變故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會產生相應的應激反應,如緊張、焦慮、哭泣等,短暫的反應對於人的正常機能具有保護的意義,但若長時間的經常這樣必然會引發心理疾病,因此在一些緊張的應激事件後,教師要適當放鬆,轉移注意力,使自己處在一種自然的輕鬆的狀態下。

  3.教師要培育自己健康的人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能表現較強的適應能力,他***她***們容易與人相處,贏得別人的好感,能巧妙處理各種矛盾,他***她***們熱愛生活和工作,關心他人,自立自強,對未來充滿信心,能立足於現實,不斷進步。人格健康的人大多表現為心理健康,故教師要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4.教師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加強體育鍛煉是維護教師身心健康的必要手段。督促教師經常性的體育鍛煉,一方面可以消除大腦和身體的疲勞,另一方面使體質增強,減少疾病,避免因身體有病造成精神負擔,從而影響心理健康,因此,教師要堅持體育鍛煉。

  總之,教師的素質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直接關係到教師自身的問題,而且還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品質和學習狀況。因此,我們在大張旗鼓的對教師素質進行培訓提高的過程中,更要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培育。

  參考文獻:

  [1]彭豪祥.現代教師心理學[J].信陽師範學院學報,1993,***3***.

  [2]李維.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顧勇.給老師的健康枕邊書[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