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特徵分析論文

  網路媒體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快速普及,在表面上正逐漸改變著其學習方式、娛樂方式與生活狀態,實質上則是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其獨特的心理特徵,進而呈現出一系列不良的行為方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網路環境下的青少年心理髮展特徵研究》

  專案名稱:網路傳播環境對青少年的成長影響研究;專案編號:14240041058

  摘要:網路媒體憑藉著開放性、互動性、虛擬性、共享性的特徵,在為廣大的青少年群體提供豐富的資訊諮詢內容、便利的溝通與交流方式、多元化的娛樂形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甚至是塑造著其情感、思想、觀念和最終的性格特徵,由此決定著其未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質量。基於此,文章在簡要論述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髮展的諸多負面影響的基礎上,總結了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並據此提出了幾方面的應對措施,由此為網路媒體環境下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借鑑價值。

  關鍵詞:網路環境;青少年;心理特徵

  目前,我國青少年網民規模龐大,而且呈現出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據《2013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顯示:截止2013年12月底,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已達到2.56億人次,佔整體網民的41.5%,佔青少年總體的71.8%,較2012年增加了5.4個百分點。網路媒體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快速普及,在表面上正逐漸改變著其學習方式、娛樂方式與生活狀態,實質上則是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其獨特的心理特徵,進而呈現出一系列不良的行為方式。基於此,我們除了要關注網路媒體對青少年行為活動的影響之外,同時也要深入研究其對於青少年心理情感方面的影響,並採取必要的應當措施,從根本上改變網路媒體環境下的青少年諸多不良行為。

  一、網路環境下的青少年心理髮展特徵

  ***一***導致青少年的認知障礙

  網路空間中包含著大量的良莠不齊的資訊內容,既有豐富的網路文學、期刊論文、課程資料、新聞資訊;同時也充斥著諸多色情、暴力以及極端的思想觀點等等。然而,由於青少年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又缺乏必要的辨識能力和自控能力,因此,在面對應接不暇、參差不齊的資訊內容的時候,僅僅是麻木的填鴨式的接受,往往無法有效地篩選出有用的資訊,更不用說是進行必要的思考和整合,由此在潛意識當中產生了“認知障礙”。

  ***二***降低了青少年的認知能力

  面對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萬能”網路,青少年有什麼樣的問題都可以通過“百度”、通過“諮詢”的方式加以解決。在此情況下,他們的形象思維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不再主動思考和積極探索,也由此極大地弱化了其抽象思維能力,往往以感性化、膚淺化的方式看待問題,以單向性、平面化的方式來思考問題等等,從而極大地降低了青少年的認知能力。正如美國心理學家金伯利・S・楊曾所說的:“人們沉迷於網路的時間越長,感受性也就越低,從而也就極大地降低了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導致青少年的情感冷漠

  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是人們表露情感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最有效的一種方式。網路的介入雖然方便了人們之間的溝通方式,但卻使各種各樣的溝通行為變得間接化和符號化,失去了面對面溝通所帶來的親和力、真實性特徵。這種溝通如同在兩人之間隔著一道屏障,使青少年無法傾心地進行自由的表達,更無法從溝通中產生應有的歡快、愉悅、舒暢的心情。再加上不少青少年長期沉迷於暴力性較強的網路遊戲,缺少與外界溝通的機會,從而導致青少年的情感變得越來越冷漠。

  ***四***塑造出青少年的“雙重人格”心理

  網路空間兼具真實性與虛擬性的雙重特徵。一方面,青少年在與認識或者是熟悉的人進行溝通與交流的時候,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能夠嚴格規範自己的語言行為,潛意識中存在著對自己言行負責的思想,從而呈現出一個正常的、理性的甚至是完美的形象特徵;另一方面,在與陌生人進行溝通與交流的時候,或者是在BBS論壇、留言板、虛擬社交網站之類的情境下,則會抱著一種“不用負責任”的思想,從而將自身自私、極端、陰暗的一面儘量放大,由此呈現出另外一個“自我”。這種“雙重人格”心理在傳統社會環境中會受到倫理道德、周圍環境的影響,儘量展現其積極的一面,但在網路環境中則呈現出同步發展的特徵,使青少年的“雙重人格”心理變得越發明顯,由此影響到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會做出一些超出人們正常認知的事件。

  ***五***導致青少年的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主要是以恐懼、焦慮、自閉為主要特徵的綜合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害怕社交、不敢交友、自我封閉、逃避現實,或者是擁有強烈的交往慾望但未能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一種孤獨與焦慮感。美感著名學者諾曼尼提出:“人們花在網上的時間越長,與家人、朋友時間面對面溝通與交流的機會也就越少,從而大大增加了其孤獨與抑鬱的心理。”國內一項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也顯示出:“平均上網5小時/周的人群中,13%的人會減少與朋友、家人的相處,26%的人會減少與朋友之間的語言交流,8%的人甚至會逐漸與社會隔離。”這充分說明青少年上網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產生社交恐懼症,而對於那些在現實生活中受到壓抑的青少年來說,網路空間無疑是其最好的“去處”,使他們能夠公平地參與各種競爭,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言論,自由地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由此獲得心理、情感的“舒適感”。但這也必然使其社交恐懼症變得日趨嚴重,最終甚至會徹底地將自己與現實世界隔離開來。這是網路媒體對於青少年心理髮展所產生的一項潛在的負面影響,需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二、網路媒體造成青少年心理負面發展的原因

  網路媒體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長造成如此眾多的負面影響,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網路媒體的侷限性

  正如上文所說,網路媒體具有開放性、匿名性的特徵,任何一個人只要具備一定的硬體與軟體設施,便可以在網路空間中隨意的釋出資訊,甚至也不用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由此導致網路媒體中的資訊內容紛繁複雜,良莠不齊,既有對於青少年成長有幫助的資訊內容,同時也充斥著大量的色情、暴力和負面言論方面的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念。除此之外,網路媒體中的娛樂方式各種各樣,既有傳統的電視、電影、音樂作品等等,同時也包含著大量的形象生動的網路遊戲,是非分辨能力與抵制誘惑能力較低的青少年在此虛擬空間中完全可以放大甚至是“膨脹”自身的興趣愛好,獲得最大的心裡自由和情感的發洩,由此不自覺的陷入到網路虛擬空間中而無法自拔。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