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畢業設計論文

  現今社會由於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電算化會計逐漸得到普及與應用。電算化系統是一種管理系統,它主要是用來收集、儲存、、處理以及報告使用會計資訊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企業審計下會計電算化的影響

  摘要: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今天,由於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和國際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應用,我國企業中的會計核算制度逐漸採用了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模式。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的財務資訊處理提供更專業、更有效的服務,同時也對企業審計工作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本文著重於分析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審計工作的影響並提出會計電算化模式下審計工作的基本對策。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企業審計;影響;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模式已經逐漸融入到了人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會計電算化的技術應用已經成為會計行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對於現代企業的發展現狀而言,會計電算化的技術應用實現了企業會計資料處理自動化,建立了方便高效的會計資訊系統,甚至部分企業建立了以會計資訊系統為基礎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實現了企業管理的資訊化。因此,會計電算化的不斷深入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手工模式,使企業財務資訊處理更專業、更有效,為企業發展帶來新的動力,但是,會計電算化的深入應用又對傳統的審計工作帶來新的風險與挑戰,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加強審計監督,優化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充分審查經濟業務行為真實、合法、效益性,就應當建立健全的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審計技術、手段、方法,促進企業審計人員資訊化審計能力的提升,實現審計資訊科技在會計電算化時代的全面發展。

  一、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概述

  會計電算化主要是指,通過電子資訊科技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科學化的會計資訊處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建立是基於網路化的資訊系統,在運用的過程中可以為會計資訊的資料處理建立一種全新的系統性的發展模式。通過會計電算化資訊系統的處理可以大大提高企業會計資訊處理的效率,從而為相關使用者提供更為準確、更為專業、更加便捷的財務資訊服務。因此,對於會計電算化的資訊處理模式可以簡單的歸結為以下三大特點:一是在會計電算化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可以實現會計資訊的電子資料統一處理,改變了傳統的手工資料處理模式,通過這種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會計資料處理的準確性;二是可以為會計資訊的查詢提供更為便利性的服務,傳統的手工記賬模式下會計資料查詢、收集頗為耗時,而在會計電算化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可以大大降低查詢人員的工作量,縮短了資料查閱的時間,而且也保證了資料收集的準確性;三是可以實現資料內部控制的系統化,改變過去會計業務處理過程中會計資訊人為分割的局面。因此,通過會計電算化的技術應用可以確保會計資料處理的統一高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中會計電算化人員的工作效率,為企業中的會計核算制度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二、會計電算化工作對審計工作的影響

  1.對審計工作中相關線索的影響。在傳統會計的核算過程中,對於原始憑證、會計報表等資訊的處理都是以紙質的形式進行,而且在資訊的獲取過程中也是通過其中的紙質材料進行收集,從而在每一步的會計業務及經濟業務流程中都留下了較為可靠的紙質線索,審計人員通過這些線索採用順查、逆差、詳查或抽查等多種審計方法,深入核實審計疑點,可以落實審計問題。然而在會計電算化的處理條件下,實現了資訊的電子化、虛擬化,會計資料通過資訊系統自動處理,會計資訊儲存通過專門的電子資訊儲存材料或者網路,大大降低了紙質材料的使用,同時也使傳統審計賴以實施的審計線索減少甚至消失。由於資訊化技術的深入發展,傳統的審計人員很難弄清會計資訊系統的資料處理和儲存過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審計工作的難度,導致相關的審計工作無法滿足其要求。因此,在資訊化逐漸發展的今天,傳統的審計查賬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的需要。

  2.對審計工作中相關內容的影響。在傳統的手工會計資訊的處理過程中,審計工作主要是通過對原始憑證、明細賬目以及會計報表等資訊的深入分析,一般採用審閱、核對、分析、比較、調查和函證等方法人工實現。而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大量的會計資料資訊通過電子計算機處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會計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但同時也帶來新的審計風險,擴大了審計內容的範圍。會計資訊化、網路化條件下資料的共享性和開放性,資料被非法竊取、篡改、刪除、覆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資料儲存的安全性面臨巨大挑戰。對會計電算化的審計,其相關內容不僅包括對原始資料的傳統內容審計,還應當包括對會計資訊系統本身進行審計,以核實資訊系統的真實合法性、安全性、資料處理流程的科學性和資料質量。如果資訊系統被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式,就會為企業造成巨大風險隱患,因此對會計資訊系統審計的時候還要著重關注資料處理結果的正確性。

  3.會計電算化為審計工作帶來的相關風險。由於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會計電算化的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為相關的審計工作帶來了風險,其中的風險主要包括系統控制風險、軟體系統風險以及人員操作風險等。系統風險主要是指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方面存在著風險,從而在系統應用的過程中導致相關的統計資料出現異常的現象。軟體風險主要是指計算機系統中軟體的本身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素,如果在審計的過程中,相關的審計軟體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會導致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出現資訊提取緩慢、操作困難等現象,從而增加了相關的審計工作的難度,使得審計工作量大大增加。

  三、會計電算化模式下審計工作的基本對策

  1.建立健全的審計法律法規,強化相關標準。就我國現階段企業審計的發展現狀而言,會計電算化帶來的深刻影響尚未完全適應,新的審計技術、內容、方法、手段並未完全建立,急需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強化審計質量控制,積極構建適應現代電子資訊科技發展的資訊化審計體系。隨著傳統的會計資訊紙處理模式轉變為資訊化的電子資料處理模式,這種轉換過程必定會減少可見的審計線索,加速相關審計證據的消逝,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審計工作帶來了風險。所以,在會計電算化模式下企業審計工作過程中,要求積極引進先進的審計技術,探索增加適應新條件的審計規範,為會計資訊系統本身審計建立新的審計標準和準則,制定科學化的審計工作方案,從而使會計電算化模式下的企業審計工作可以做到有章可循。

  2.加強會計電算化流程的管理和控制,明確相關責任。在會計電算化模式下企業審計人員應當積極幫助建立會計電算化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構造一套適應會計行業發展和企業發展需要的內部控制流程,加強事前和事中的管理和控制,防患於未然。首先會計資訊系統的建立和使用應當考慮審計工作的需要,儘量滿足全過程審計監督對會計資料實時提取的要求,明確審計部門對會計資訊資料合法正確性實時審查的職責和許可權。二是會計資訊系統的建立應當預先考慮審計軟體資料介面,使得會計資訊資料能夠符合標準化輸出要求,順利實現資料在審計軟體中的轉換。三是針對會計電算化系統固有風險,明確相關人員崗位職責,堅持不相容崗位相關分離,建立科學規範業務流程。四是加強對會計資訊資料儲存和電子檔案的管理控制,確保電子檔案的安全完整。

  3.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加強人才培養。在企業會計電算化模式下,審計工作要注重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尤其注重審計對會計資訊系統和資訊化審計過程的學習和掌握,通過安全性、準確性以及系統性的資訊化審計模式的建立,為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企業審計工作提供充分的保障。因此,對於企業審計人員而言,在掌握傳統審計方法應用的同時應當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工具開展相關的審計工作,從而為會計資訊資料龐大而繁瑣的審計工作提供必要的審計技術支援,為審計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充分的保證。審計人員不僅要掌握專業化的財務知識和傳統審計技能以及財經法律法規,也要熟練掌握利用審計軟體採集、轉換會計資料的方法和利用審計軟體編寫各種查閱、測試模組,快速發現審計疑點的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能。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逐步加強對會計軟體、ERP軟體和審計軟體的全面認識,掌握相關軟體的資料結構、資料字典和編寫方法等,通過深化對相關輔助軟體的認識和應用促進整個審計工作的全面性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逐漸進步,企業會計電算化的深入應用對審計工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若要減少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競爭力,就要積極改進企業審計工作,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流程,用審計資訊化來適應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逐步建立電子資訊科技條件下的現代會計和現代審計工作體系。

  參考文獻:

  [1]杜希傑:會計電算化對審計工作的影響與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1***3***.

  [2]傅軍:會計電算化對審計的影響及對策[J].華章,2012***13***.

  [3]柯炳川.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審計生產的影響分析[J].新財經.2012.3***08***:189-190.

  [4]王從陽.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審計的影響芻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31***12***:74-75.

  範文二:我國會計電算化現狀思考

  摘要: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緩慢,我國會計電算化的普及程度並不是很高。面對我國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我們採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一是加深我國會計電算化的普及程度;二是培訓適合的人才,提高會計人員的索質;三是杜絕安全隱患;解決軟體的不效容問題等。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發展現狀;問題與措施

  會計電算化是知識經濟和資訊科技下的產物,由於會計電算化在解放勞動力,提高單位工作效率,節省單位.人力物力和財力方而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實施會計電算化工作加強了資訊流通,成本核算的時間也大大縮短了,促進會計工作的規範化,並促進了會計人員的素質和知識結構的提高,提高整個會計工作水平並大幅度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十分重大的幫助。

  一、會計電算化現階段的狀況

  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實施的時間較晚,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會計電算化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發展了品牌的商品化財務會計軟體,日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會計軟體產業,通過國家級評審的會計軟體已達30多個,通過省級評審的會計軟體也有200多個。在實際操作中,自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後,據財政部調杳,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單位約佔被調查單位的20%左右,在地區、部門和行業之間發展很不平衡,會計電算化在有的地區和部門已達50%以上,例如在上海、北京等發達城市,會計電算化的普及率已達70%以上藝。可有的地區、部門才剛剛起步。大型企業基.本上已全部實現電算化,而中小型企業開展電算化工作非常緩慢。中國原來的會計工作基本處於幾手和半手工的狀態,會計人員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被束縛在會計核算等事務性工作上,財務管理工作則沒有時間或很少去做。因此會計只能提供事後核算資料且簡單粗糙,管理水平低下,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而對市場經濟和繁重的核算工作雙重壓力,企業領導和會計人員迫切要求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從表而上來看,會計電算化只不過是將電子計算機應用於會計核算工作中,減輕會計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會計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計算機替代人工記賬。會計電算化絕不僅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進,它必然會引起會計工作組織和人員分工的改變,促進會計人員素質和知識結構的提高,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質量,解放會計人員的時間和精力,促進會計工作職能的轉變,推動會計理論和會計技術的進步,提高整個會計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使會計理論和實務的方方面面都將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在經濟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會計電算化發展到今大,已不再是單純的會計與計算機的簡單結合,而是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延伸到通訊學、企業管理學、市場運籌學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它的推廣應用不再是單純的財務管理系統,而是正在朝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方向發展,甚至發展成為不同企業之間跨地區、跨行業相互連結的大型網路化會計資訊處理系統,帶來的影響之深之大更是難以估量的。

  二、會計電算化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1.普及程度不高。我國開始實施會計電算化至今已20多年,普及程度一直不高,本人認為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我國的會計電算化起步時間較晚,其重要性還未得到充分的認識。現階段,多數單位只是把會計電算化認為是單純的代替手工核算,以此減輕會計工作人員的負擔,從而提高核算效率,卻忽略了會計電算化其實是順應時代發展而產生的,是實現管理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之一。其次,單位領導不夠重視,支援的力度不夠。現在有些單位的領導者認為完成會計工作需要的只是算盤和賬本,而有些就算是實施了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其支援力度還是遠遠不能夠滿足的,不重視軟體的更新和硬體的投入,也不重視人員的培訓。

  2.會計人員的素質偏低。首先表現在會計人員的知識不全而。這方而主要集中表現在兩個方而:老一代會計人員精通會計業務,對會計工作有著極其豐富的經驗,但是卻對計算機技術瞭解有限,不能熟練掌握;新一代的會計人員則正好相反,他們可以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但是對會計工作缺乏經驗,不能熟練的完成會計工作。其次就是計算機培訓教材老化。現代社會的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刻一算機軟體業發生了質的變化,公司一是培訓用的刻一算機教材卻不適合用來於齊訓。而各地的會計電算化培訓卻過於幾形式主義,不講究實效,內容針對性差,常常收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較高的收費挫傷了會計人員學習會計電算化知識的積極性。

  3.存在安全隱患問題。隨著網路的飛速發展,會計電算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引人注日,如:第一,網路安全問題突出。隨著現代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計算機網路的安全越來越引人關注,個人認為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來自社會上的不法分子通過網際網路對企業內部網的不法入侵和蓄意破壞,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黑客”的計算機犯罪。計算機病毒也是不可忽視的其中之一,它也正以驚人的速度在蔓延,威脅著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第二,“無紙化”的風險。在手工會計環境下,企業的經濟業務都會記錄在紙張上的,資料是否被修改,都是會很容易可以識別出的;但是在會計電算化中,資料被直接的記錄在磁碟或是光碟上,對資料的修改可以不留痕跡,這種資料的儲存方式可能帶來更多地風險。第三,資料安全保密工作做得不好。財務上的資料是企業的絕對祕密,不過現如今的軟體開發商都只是在研究如何完善會計軟體功能,很少有人認真研究資料的保密工作。例如成都某公司計算機被盜,記憶體價值百萬元的資料無任何加密防範措施,該公司的損失遠遠超出了計算機本.身的價值。而有一些軟體具有加密功能,但它的加密功能卻不能真正起到對資料的保密。

  4.會計軟體缺乏相容問題。第一,會計資訊共享性差。在企業內部,各部門用不同的軟體進行各自的管理活動,從而導致財務部門與其它部門資訊交流緩慢,不能及時更新和共享各種資料,造成人力和財力的極大浪費,更嚴重的是增加了資料的差錯率,降低了會計資訊的實效性。第二,會計軟體的使用標準等方而較混亂。由於財務軟體的開發米能實行統一的標準,使得會計電算化所用的財務軟體比較混亂,即使是同行業的不同單位使用的軟體都不會一樣。而不同的財務軟體的資料介面、使用方法的不一樣,導致了報表彙總、資料查詢、資料傳輸的不方便。第三,會計軟體的通用性弱,整合化程度不高。財務軟體廠商對行業和單位的核算特點考慮不清楚,沒有針對不同型別與規模的使用者制定滿足他們特點的軟體,令到不少單位仍然需要做大部分的輔助工作,缺乏實用性,而且無法進行資料的交換、資訊的共享和管理的控制,難以形成整個企業管理資訊系統。

  三、提升會計電算化的措施

  1.加快電算化的普及速度。首先,更新認識,轉變觀念。在會計電算化過程中,要認真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並明確其意義,樹立以財會人員為核心的人本主義思想。具體而言就是強調人的作用,尤其是財會人員的作用,以此牢固樹立人是會計電算化的決定性因素這個觀點。其次,大力宣傳會計電算化,加大支援力度。要使單位領導轉變觀念,就要大力宣傳會計電算化的作用和意義,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他們知道會計電算化刊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經濟效益。另外還要增強單位領導的現代化意識,使其可以在硬體和軟體的更新,人員的培訓方而加大支援力度,滿足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需求。

  2.積極培訓會計電算化需要的人才。推動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培訓會計電算化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本人認為可以採取如下措施:首先,培養複合型的會計人才。為了適應會計電算化發展的需求,財務人員不僅應掌握紮實的會計知識和技能,還應對計算機和財務管理知識有比較深刻的瞭解。因此,在會計電算化程序中,應培養“會計—計算機—管理”型的複合型人才,以促進會計電算化的正常發展。其次,降低培訓的成本。會計電算化的主要問題之一是人才問題,因此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是實施電算化的必要步驟之一。而降低培訓成本可以吸引更多的會計人員參與培訓,對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養力度被大大增強,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也被大大提高。

  3.積極採取措施杜絕安全隱患問題。隨著網路的發展,本人認為可以採取以卜措施,以杜絕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第一,增強網路安全防範能力。網路會計在實現會計資訊資源的共享的同時也將自身暴露於氣風險之中。為了提高網路的安全防範能力,應主動採取措施,例如採用防火牆技術、網路防毒、資訊加密儲存通訊、身份認證、授權等。第二,杜絕由“無紙化”產生的風險。針對“無紙化”風險產生的原因,本人認為應該加強磁介質載體檔案的管理。實行紙質檔案和新型載體檔案雙套保管,並且逐漸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質載體過渡。第三,加強資料的保密與保護。在進入系統時增加一些保護措施,如使用者口令、聲音監測、於旨紋辨認等檢測手段和使用者許可權設定等限制手段,以此保護資料。還可以考慮硬體加密、軟體狗或把系統做在晶片上加密等機器保密措施,制定專門的管理制度,如專機專用、專室專用等。

  4.解決會計軟體不相容問題。第一,增加會計資訊的共享性。本人認為要增加會計資訊與其它部門的資訊聯絡,使用同樣的會計軟體是必不一可少的,這樣可以避免因為交流緩慢而造成的浪費。我們還可以加大軟體的開發力度,研究開發出適合本公司業務特點的軟體,滿足自身要求。第二,建立一個統一標準的會計軟體協議。此協議可以規定使用會計軟體時相同的資料介面,或者規定公共的轉換介面,使不同的資料可以相互轉換,這樣不同軟體系統下的資料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再作處理,這樣可降低對操作員的裝求,也刊一使不同系統實現勢據共事。第三,會計軟體應逐步向管理方向過渡,形成企業管理的核心部分。加快開發管理會計軟體的步伐,使之與財務軟體.觸為一體,全而實現會計電算化,從而引起會計電算化有核算模式轉變為管理模式。促進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推廣應用,真正實現會計的核算職能、管理職能和控制職能。為企業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奠定紮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寶明.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0***08***.

  [2]管曉光.關於加快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問題的幾點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7***.

  [3]崔衛平.淺析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財經界***學術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