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學習機械製圖論文

  機械製圖是一門技術基礎課,是研究機械圖樣的繪製和識讀規律與方法的一門學科,是技工學校的學生學習其他專業課和搞好生產實習的基礎,也是機械加工行業技術工人必須掌握的一門知識。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論機械基礎製圖教學

  【摘 要】機械基礎製圖是機械、機電類專業的一門既注重理論又注重實踐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學生在學習專業課和從事生產實踐中,時時要涉及到機械基礎製圖知識,要與各種圖樣打交道。如果他們不通曉機械基礎製圖這門“工程語言”,就很難學好其它專業知識,也就無法勝任以後的工作。那麼如何結合機械基礎製圖這門技術基礎課特點,運用一種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教與學有機地、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傳授知識與提高能力統一起來呢?

  【關鍵詞】機械基礎製圖教學 教學方法 幾點看法

  機械基礎製圖是機械類專業及相近專業必須開設的基礎理論課之一,同時又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非常強的課程,機械基礎製圖教學不同於其他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好“設計師”,將學生放在學習主體的位置上,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合理安排作業內容,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興趣,達到掌握技能、技巧的目的。

  一、教學要有創新的理念 培養學生利用機械圖樣進行技術交流的綜合能力

  工程圖樣被稱作“工程技術界的共同語言”。圖形是交流、表達的直觀工具。因此要求中專機械類各專業學生必須需要具備較強的繪圖和讀圖能力,機械基礎製圖不僅是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技能培訓課程。當今,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機械製造業正在向高、精、尖縱向深入,不再是傳統的單一模式。因此對學生的繪圖、讀圖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機械基礎製圖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正確使用繪圖儀器畫圖的方法,能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繪製和識讀中等複雜程度的零件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在機械圖樣的繪製中,離不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標註;在零件圖、裝配圖的識讀中,能讀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的標註,能正確理解公差的意義,對於讀懂圖樣、分析裝配關係等起著重要的作用。與傳統的手工製圖技術相比,現代計算機繪圖技術主要有以下優點:一是大大減輕了繪圖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有利於保證繪圖精度,所繪出的圖質量高;三是計算機繪圖易於圖樣編輯、修改、管理、交流。隨著計算機繪圖軟體的出現和發展,傳統的手工繪圖必將逐漸淘汰。目前教學機構、科研院所及工礦企業中使用的各類國內外計算機繪圖軟體不下幾十種,但使用最廣泛的通用繪圖軟體是美國autodesk公司的autocad。其操作方便,介面友好,命令齊全,功能強大,適用面廣。在我校中專機械類各專業中,我們還將autocad課程教學與國家勞動和就業保障部組織的citt高新技術職業資格認證工作結合起來,力爭提高學生獲得技能證書的人數比例。具備計算機繪圖能力也成為機械類中專生就業的一塊“敲門磚”。

  二、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課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識體系、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課程整合的目的是減少知識的分割和學科間的隔離,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識體系統一聯結起來,傳授對人類和環境的連貫一致的看法。課程整合絕對不能是幾門課程的簡單疊加,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遵循整體優化的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有必要的取捨,重組知識體系,符合中級技能培訓"必須、夠用"的原則,不求大而全,防止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具體的做法是:對原有《機械基礎製圖》、《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autocad計算機繪圖》等三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綜合改革,簡化投影法、三檢視及點線面的理論內容,重點培養學生識讀機械圖樣的能力。從傳統手工製圖、徒手繪製草圖逐步過渡到計算機繪圖,對學生進行製圖技能的三重訓練。從學習各種基本幾何體的投影開始,到各種機件、常用零件的圖樣表示,始終將測量的基本技能訓練貫穿進去,同時學習各種測量儀器的使用,掌握基本測量技能,將抽象的圖樣與手中可測量的模型、零件實物聯絡起來,既培養了學生的基本測量技能,為機械加工實訓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又培養了學生空間想象力。在學習機械零件圖時,因為要用到表面粗糙度符號、形狀公差及位置公差符號,就同時講解表面粗糙度、形狀公差及位置公差的意義、符號及標註方法,在學習裝配圖時,因為裝配圖中要用到配合尺寸,就講尺寸配合的意義及標註方法,在學習機械基礎製圖的同時學習有關公差配合的知識,目的是學以致用,實用性很強,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較高,掌握和記憶也較好。

  三、教學手段及方法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為了使整合課程真正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必須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機械基礎製圖》課程傳統的“黑板、掛圖、教模、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早已經不適應當今的職業教育對培養學生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需求。該整合課程的教學組織上要本著“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精講多練,培養能力”的原則,靈活採用了討論式、啟發式、講練結合式和專案教學等多種先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發現學習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在機械基礎製圖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始終是一個教學重點。現代化的軟體教學平臺可以為學生開啟一扇通往三維空間之門,讓學生在三維空間中直接去認識和感知空間幾何元素,直觀、形象,易於學生接納。例如:在“幾何體投影”教學中充分利用autocad的三維繪圖環境,繪製一些立體圖讓學生觀察,並讓學生臨摹計算機中的立體模型,徒手繪製立體草圖。通過教師的示範,學生能很快畫出稜柱、圓柱等基本幾何體的軸側圖。通過練習,學生對各種基本體的輪廓有了瞭解,初步樹立了空間概念。

  總之,隨著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需要在職業學校學習期間,在學習到一定理論知識的同時,從業所需的各項技能得到訓練,使學生具備本專業所需要的專業關鍵能力、團隊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並具備對不同工作崗位環境的適應能力,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靈活性與獨立工作能力。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