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治療作用

  土茯苓粗厚的根狀莖入藥,稱土茯苓,性甘平,利溼熱解毒,健脾胃,且富含澱粉,可 用來制糕點或釀酒。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1、鼻塞:土茯苓外洗內服

  鼻竇炎、上頜竇炎等會引起鼻塞、流黃濃涕,併兼頭重、舌紅、苔黃膩等症狀。此症多為脾胃溼熱,肝膽鬱熱,致使溼濁之邪犯上所致。此症選用土茯苓內服外洗,且療效明顯。

  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藥渣再復煎,以藥液外洗鼻部。一般連用4劑,諸症可消。

  2、祛溼:

  ***1***土茯苓牛大力煲豬扇骨

  “嶺南湯王”佘自強有一例“土茯苓牛大力煲豬扇骨”靚湯,能祛溼除困、健筋養骨。

  在春夏暑溼時,廣東民間最愛用土茯苓煲湯。牛大力亦是廣東,亦為性平味甘、淡,能祛溼健筋骨、壯腰膝、養肝腎。豬扇骨是豬骨中最不油膩的部位,夏日入湯最為適宜,中醫認為扇骨能補益增髓。合而為湯,氣味清潤可口,有祛溼除困、健筋養骨的功效,併為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土茯苓30克、牛大力50克、眉豆60克、豬扇骨500克、生薑4片。

  烹製:各物分別洗淨。藥材和豆稍浸泡;一起與豬骨、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為4~5人量。

  ***2***土茯苓白果杏仁煲豬肺

  另一例祛溼藥方:

  原料:土茯苓30g、白果10枚、杏仁9g、豬肺250g。

  做法:豬肺洗淨切成片狀,用手擠去泡沫與土茯苓、白果、杏仁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1500ml左右,文火煮熟,吃肉喝湯。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土茯苓芝麻菊花瘦肉湯

  材料

  土茯苓60克,黑芝麻60克,菊花10克,瘦肉250克,姜2片,鹽適量。

  做法

  1.黑芝麻洗淨後用布包起拿玻璃瓶碾碎;土茯苓洗淨;瘦肉洗淨後切塊焯水。

  2.將薑片、黑芝麻、土茯苓、瘦肉放入電砂煲中,加入1升水,煲1.5小時。

  3.菊花用淡鹽水洗淨後用清水浸5分鐘。

  4.將菊花加入湯中,繼續煲半小時。

  5.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土茯苓的藥效作用

  1. 治療丹毒

  土茯苓、野菊花各30g,冷水浸泡片刻,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治療15例, 服藥3~6劑全部治癒。

  2. 治療銀屑病

  土茯苓60g,研粗末包煎, 每日1劑,2次分服, 15劑為1療程.一般用藥2個療程,皮疹減少, 鱗屑變薄;3~4個療程皮疹開始消退.治療50例,痊癒25例, 顯效14例,有效7例, 無效4例,總有效率92%。

  3. 治療淋病

  土茯苓25g,雙花、板藍根、車前子各20g,黃柏、木通、扁蓄、澤瀉、甘草各15g,水煎服, 每劑服3次,每日2次, 12~18劑為1療程.治療72例,痊癒54例, 有效13例,無效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