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可不可以通過藥物治療

  膽結石治療不及時會危及生命,專家不主張膽結石患者輕信“吃藥排石”,建議患者走出治療誤區,及時手術治療,切除膽囊。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膽結石可以用藥嗎

  膽結石患者一般有兩種表現,一是結石較大、孤立、未引起炎症,稱為無症狀者;二是有疼痛、發燒、右上腹疼痛現象,稱有症狀者。這兩種情況均可能引發膽囊癌,而膽結石患者比正常人膽囊癌發病率高出五倍以上。膽囊癌死亡率高,存活不超過一年。因此一旦患上膽結石,應及時治療。

  臨床常見的膽結石為膽色素結石和膽固醇結石,“吃藥排石”即使排出了膽結石,但由於膽囊還在,且其功能存在著問題,還有可能形成新的結石。並且“吃藥排石”有可能把小的結石排到膽總管,從而引起梗阻性黃疸、膽管炎、急性胰腺炎等更為嚴重的疾病,危及生命。

  膽結石患者應打消對膽囊切除手術的顧慮。膽囊具有濃縮和儲存膽汁功能,膽汁則由肝膽分泌產生,且膽囊儲存膽汁量很小,即使切除,對身體也沒有大的影響。而結石和炎症帶來的疼痛以及引起的併發症,危及生命。他建議,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應立即手術,無症狀者一旦出現腹痛、噁心症狀,及時手術,防止惡變。

  治療膽結石的其他偏方

  1、核桃仁120克,純香油30-60克。煎炒後,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2、大金錢草90~250克,水煎服,1日1次。

  3、大金錢草60克,豬肝250克,狗寶1.5克。金錢草、狗寶洗淨,搗碎研成細末,豬肝洗淨,入沸水中氽透,用涼水沖洗乾淨,瀝去水分,切成片,放在碗內,撒上藥末,拌勻,加蔥節、薑片、清湯,入籠中蒸30分鐘左右,取出,濾出湯汁,加食鹽、味精調味,用以佐餐。作用:疏肝利膽;適用於膽道結石。

  4、膠布、王不留行籽。用膠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貼在相應消化系統的耳穴上。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並在三餐後和臨睡前各按壓1次,每次15分鐘,使耳穴部有病脹感,耳廓有灼熱感。

  5、玉米鬚50克,將玉米鬚洗淨、晒乾,剪成小段,開水沖泡,代茶飲用。作用:清熱利膽;適用於膽道結石。

  6、金錢草粥。新鮮金錢草60克,粳米50克,冰糖15克。金錢草洗淨,水煎取汁,粳米淘洗乾淨,倒入藥汁,加水適量,煨煮成粥,入冰糖攪拌溶化,隨意服食。作用:清熱祛溼,利膽退黃;適用於溼熱蘊積於肝膽,膽道結石,肋下常痛,厭食油膩。

  7、茵陳、青皮各50克,金錢草、鬱金各30克。檳榔20克,大黃、香附、延胡、砂仁、雞內金各15克,薑黃10克。水煎,日1劑,服2次,服6天間歇1天。20劑為1療程。 療效:用藥1-2療程,有效率86.8%

  8、海金沙、滿天星各30克,大棗10枚。用法:煎水代茶飲,日飲數次。療效:用藥5劑症狀減輕,1個月可愈。

  9、虎耳草30克,適量米酒、水。將虎耳草與相同量的米酒、水一起煎,每日1劑,連服3~4周,至結石全部排出。

  10、威靈仙60克。每日2次煎水內服。

  11、膽石通糖漿。鬱金15克,廣木香15克,黃芩15克,茵陳25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鬚20克,白糖適量。以上七味藥物共入砂鍋中,加清水煎,濾取藥液,濃縮,白糖溶化倒入即成,時時服飲。作用:清肝利膽;適用於肝膽氣滯,膽道結石。

  12、吊南瓜蔓100克***鮮的加倍***。將吊南瓜蔓100克洗淨切碎,放入熱水瓶中,用開水浸泡,當茶飲用。每天泡一熱水瓶,平時和吃飯時均可飲用,一天只喝一瓶,須每天換藥重泡,連喝3一4天,開始排石,一般為渾濁狀尿,有時有小的石粒,當小便有拉絲狀液出現,則證明結入全排淨。禁忌:忌辣、酒,特別是肥豬油。

  13、鮮白茅根50克,豬精肉500克。白茅根、豬肉洗淨,肉切片,白茅根切成小段,一同入砂鍋中,加蔥、姜、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燒沸,再用小火使肉熟爛,除去蔥、姜、白茅根,加入精鹽、味精,吃肉喝湯。作用:清熱利溼;適用於肝膽溼熱,膽道結石。

  預防膽結石的方法

  1、有規律的進食:按時進餐是預防結石的最好辦法,尤其是早餐,因為早餐與上次晚餐間隔時間最長,肝臟經過一晚的合成分泌了大量的膽汁,這些膽汁會儲存於膽囊中,膽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膽汁變濃,膽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膽汁的粘稠度增加,易形成膽泥。因此,按時進餐能促使膽囊收縮,及時排空膽囊,防止結石的形成。

  2、合理的飲食結構: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進食過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適當食用纖維素豐富的飲食,以改善膽固醇的排洩,防止結石的形成。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如肥肉及動物油脂,適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攝入比例。保證新鮮蔬菜、水果的供給。綠葉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維生素和適量纖維素。

  3、對於家族中有膽結石的人群,更應該注意合理飲食。定期檢查腹部B超、血脂,及早發現膽結石,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