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低怎麼調理

  有人認為低血壓沒什麼事情,不用太過擔心,其實血壓低也需要及時調理。一起和小編來看看調理血壓低的方法吧!

  調理血壓低的方法

  1、南瓜大棗粥

  材料:南瓜250克,小米50克,紅棗10枚。

  製法:將南瓜、大棗洗淨。與淘洗乾淨的小米同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成稠粥。

  用紅糖少許調味即成功能:補中益氣,升提血壓。

  主治中氣不足的低血壓用法:早晚分食注意事項:南瓜性溫味甘,具有較好的補中益氣作用。

  老南瓜含澱粉、鈣、鐵、胡蘿蔔素,嫩南瓜維生素C及葡萄糖含量較豐富。南瓜與大棗、小米煮粥,若能經常食用。

  對中氣下陷引起的低血壓有輔助治療的功效。

  2、白木耳燉肉

  材料:白木耳15克,瘦豬肉50克,紅棗lO枚。

  做法:將白木耳泡發,加瘦豬肉、紅棗,燉熟後飲服。

  功能:養陰益氣補虛。

  適用於低血壓、貧血及其他虛證患者。

  用法:佐餐。每星期2~3次。

  3、洋蔘瘦肉湯

  材料:西洋參***切片***6克,茯苓12克,麥門冬15克,五味子6克,生薑3片,瘦豬肉100-150克。

  做法:先把上述藥物放入砂鍋內,加水浸泡20分鐘。武火煮沸後入瘦肉,500克,紅糖10克。

  4、人蔘荔枝酒

  材料:紅參30克,荔枝肉1000克。

  製法:將紅參切片,與荔枝肉***鮮荔枝去核***一起泡入2500毫升白酒,密封,每天搖動數次。5日後即可飲用。

  功效:溫養心陽。升血壓。適用於心陽虛型低血壓患者。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飲50毫升,至血壓恢復正常後再飲用1個星期。

  注意事項:紅參性溫,荔枝性熱。合用可補心陽,升血壓。心陰虛咽燥舌紅者禁用。

  5、砂鍋牛尾

  材料:帶皮牛尾1000克,淨母雞肉300克,乾貝10克,熟火腿30克,雞湯1500克,豬油30克。

  製法:將牛尾用火燎去小毛,刷洗乾淨,剁成段。火腿肉切成片,乾貝去掉筋洗淨,把母雞肉放在水中浸透。

  鍋內放豬油燒熱,倒入花椒、蔥10克,姜5克***拍鬆***,煸出香味,將牛尾段倒入鍋內,用大火煸出血水後,放人料酒,繼續煸炒,待牛尾段完全斷生,將鍋離火取出牛尾段,用水洗淨,控幹水分。

  將砂鍋置火上,倒入雞湯,加入蔥5克,姜10克,料酒、鹽,再將牛尾段、火腿片、乾貝和母雞肉放人鍋內,煮開後去浮沫,用文火燉4小時。

  用法:佐餐食用。

  治低血壓小偏方

  1、核桃仁40克,黨蔘30克,生薑3片,水煎服,每日1次。

  2、蓮子20克,大棗6枚,生薑6片,水煎服,每日2次。

  3、陳皮15克,核桃仁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

  4、人蔘、蓮子各10克,冰糖30克,隔水燉熟,吃蓮子喝湯。

  低血壓的中醫飲食調養

  1、人蔘6克、麥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後頻服,每日1劑,連服1周。方中人蔘以野山參或高麗蔘為佳,也可用生晒參、紅參。氣陰虛損者,則可用西洋參代之。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開水浸泡作茶飲,頻服,連服10—20天。

  3、黃精30克、黨蔘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低血壓的日常飲食調養

  1、低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3、適量常吃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4、應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如菠菜、蘿蔔、芹菜、冷飲等。

  5、不要吃玉米等類降血壓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