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為什麼要放料酒

  家庭做菜時經常會在菜中加一些料酒,你知道炒菜時放料酒的時間嗎?不同的菜系,放料酒的時間也是有所不同的。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炒菜什麼時候放料酒最好,快來一起看看吧。

  

  做菜放料酒的好處

  料酒一般用黃酒作為原料,加上桂皮、花椒、大料、砂仁等等香辛料加工而成,通常成品酒精濃度在10°-15°,由於酒精度數低,有黃酒的營養,而且還有辛香料,所以在烹調中能很好的起到增香提味、去腥去羶的作用。比如在做炒菜時,如炒魷魚,一般魷魚腥味比較重,炒的時候料酒量可以稍多點,一般200克魷魚放20克料酒,還有要等魷魚下鍋後待鍋中溫度相對最高時下入料酒,這樣能很好的讓料酒中酒精揮發掉而不影響菜品的口味;如果做燒菜時加料酒建議在加水之前加入料酒,比如紅燒雞塊,一般燒製之前,要把雞塊先炒一下,在炒制的時候就可以先加料酒,這樣可以很好的把料酒中的酒味去掉,同時也能很好的去腥增香,像這種燒菜,由於燒製相對時間較長,加料酒的量可以稍多一點,一般200克雞加入30克料酒。料酒還有就是在菜餚下鍋烹調之前進行醃製使其去腥提香,比如在做紅燒魚時,我們可以提前用料酒、姜、蔥來醃製魚肉,這樣可以讓魚肉的腥味更少,同時還會增加鮮香味,但是在做清蒸菜時就不建議用料酒,因為清蒸菜一般來說主要是吃食物的本味,如果加入含有辛香料的料酒,那麼一旦過量,香料和酒精的味道就會掩蓋食材的本味,比如清蒸魚就不建議用料酒,可以適量的用黃酒和姜蔥去腥。

  做菜放料酒的時機

  急火快炒的菜餚。烹調中最合理的用酒時間,應該是在整個燒菜過程中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因酒中的乙醇在高溫環境中存留的時間短,腥味物質能被乙醇溶解並一起揮發掉,脂肪酸又易於同乙醇結合,生成具有芳香的酯類化合物。如煸炒肉絲,酒應當在煸炒剛完畢的時候放,而油爆大蝦,必須在油熱後立即放入蝦仁,然後馬上烹酒,這樣酒一噴入,立即爆出響聲,並隨之冒出一股香氣。

  清蒸魚等菜餚。由於加熱的溫度開始較低,加熱時間較長,一般是先加酒,隨著溫度的升高,酒中的乙醇開始發揮作用,既能使腥味隨乙醇揮發掉,又能使乙醇與魚、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等緩慢而又充分地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增加菜餚的醇香,提高鮮味。

  新鮮度較差的魚、肉。由於此類菜餚中三多胺等腥味物質聚集較多,應在烹調前先用酒浸一下,讓乙醇浸入到魚、肉纖維組織中去,促使胺類物質溶解,使其在煸炒時,能隨乙醇一起揮發掉。

  料酒主要功效

  料酒的作用主要是去除魚、肉類的腥羶味,增加菜餚的香氣,有利於鹹甜各味充分滲入菜餚中。

  料酒富含人體需要的8種氨基酸,如亮氨酸、異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它們在被加熱時,可以產生多種果香花香和烤麵包的味道。其中,賴氨酸、色氨酸可以產生大腦神經傳遞物質,改善睡眠,有助於人體脂肪酸的合成,對兒童的身體發育也有好處。

  料酒是用糯米經浸泡、蒸煮、發酵而釀成的。酒精濃度為15度左右,酒味醇和,並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烹調中加點黃酒,魚、蝦、蟹中相起腥味的胺類物質就溶於黃酒的酒精中,在加熱時隨酒精一起揮發掉,達到去腥的目的。另外,牛、羊、豬、雞、鴨等也帶有不同程度的羶腥氣,烹調時加點黃酒,同樣也可以除去羶腥氣。[4]

  料酒中的氨基酸,在烹調中能與食鹽結合,生成氨基酸鈉鹽,從使魚、肉的滋味變得更加鮮美。

  料酒中的氨基酸還能與調料中的糖形一種誘人的香氣,使菜餚香味濃郁。

  1. 料酒中的氨基酸還能與糖結合成芳香醛,產生誘人的香氣;

  2. 料酒中所含的酯類也有香氣,所以烹調中加入黃酒,能使菜餚除去異味,且香味大增;

  3. 料酒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使菜餚的營養更加豐富;

  4. 在烹飪肉、禽、蛋等菜餚時,調入料酒能滲透到食物組織內部,溶解微量的有機物質,從而使菜餚質地鬆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