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勤部工作會議講話***2***

  後勤部工作會議講話***三***:

  同志們: 今天這次會議是我校近年來召開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後勤工作會議。會議的目的是對我校兩年來後勤工作進行總 結,對我校後勤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進行分析,推動我 校後勤工作邁上新的臺階。藉此機會,我代表學校黨委和行 政向後勤工作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勤勤懇懇、兢 兢業業工作在後勤戰線上的廣大幹部職工表示誠摯的問候 和衷心的感謝! 我是後勤戰線的一名老兵,對高校後勤工作有很深的感 情,對後勤同志們的辛苦深有體會。下面我講三點意見和認識。 後勤工作的主要 的主要成績 一、 後勤工作的主要成績 2007年,我們啟動了後勤社會化改革,兩年來,後勤部 門按照學校黨委的統一部署,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後勤服 務水平和保障能力有了明顯提升,整個後勤工作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改革的方向逐步明確。

  *** 一***改革的方向逐步明確。 2007年的後勤改革,學校 按照“投資多元化、管理契約化、執行企業化”的方針,構 建了“小機關,多實體”的管理模式,基本實現了管理機構 與經營服務實體相對規範分離,組建了能源、物業、飲食、 學生社群等中心,初步實現了由行政化管理模式向企業化運 行模式的轉變。各中心在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的基礎上,實行 實體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增 強。

  ***二***發展的思路逐步清晰。後勤領導班子科學謀劃, 發展的思路逐步清晰。 清晰 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發展思路。一是“一個模式”,即 投資多元化、管理契約化、執行企業化的模式。二是“兩個 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是“三步走戰略”,第一 年實現自負盈虧,第二年、第三年實現自我發展、自我壯大, 第四年上繳學校收入一千萬。四是“四個創新”,觀念創新、 管理創新,制度創新、隊伍創新。五是塑造“五個品牌”, 陽光飲食、景觀校園、溫馨家園、節約型校園等,很有創意。

  ***三***制度建設逐步完善。制度建設是大學文化建設的 制度建設逐步完善。 建設逐步完善 關鍵。制度是一種管理規範,是保證發展的重要手段,要把 制度上升到文化的層面去理解,制度一旦成為人的自覺,就 會變成文化。在沒有達到文化自覺前,要通過制定制度來使 大家養成一種習慣,建立一種秩序,形成一種文化。這幾年,後勤部門在制度建設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制度建設要“管用、實用、固化、內化”,體現了後勤處對制度建設 的深刻理解。

  ***四***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逐步提高。近年來,後勤處 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逐步提高。 積極整合資源,服務大局,努力做好細節服務和精益化管理 工作,後勤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創新了很多服務 形式,如“24小時***”,實現了“多中心聯動”, 實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開展“細節服務年活動”,這些提升服務水平的工作做得很紮實。總的來看,後勤服務 水平在提升,職工的滿意度在提高。

  ***五***多元化建設的職工隊伍逐步形成。後勤初步形成 多元化建設的職工隊伍逐步形成。了“以事業、企業編制人員為基礎,以聘任制、合同制人員 為技術骨幹,以非全日制用工和勤工助學人員為必要補充”的職工隊伍。同時,通過聘任高學歷管理及技術人才,設立 “學士前實踐崗”、“學士後流動站”等措施,探索出了一 條改善後勤隊伍結構,提高後勤隊伍素質的途徑。

  ***六***學校辦學的周邊環境逐步優化。近年來,後勤處 學校辦學的周邊環境逐步優化。 辦學的周邊環境逐步優化 會同其他部門為優化學校周邊環境作了大量工作,實現了南 院圍牆的圍合,對馬武寨山進行了承租和綠化改造等,為學 校提供了良好的辦學條件,創造了和諧的周邊環境。 經濟效益逐步凸顯。 2008

  ***七***經濟效益逐步凸顯。 逐步凸顯 根據後勤處提供的資料, 年上繳學校收入538萬,是2007年的5倍,截至目前,今年已 上繳學校收入640萬,超額完成了年初制訂的600萬目標。另一方面,後勤通過一系列節約措施,盤活資產,也增加了學 校收入,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後勤處班子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 實體負責同志辛勤經營的結果,更是全體後勤職工艱苦創業、勤懇工作、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的結果。在此,我代表 學校和全校師生員工再次對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後勤工作面臨的形勢 要做好今後的後勤工作,開創後勤工作新局面,就要站 在新的起點上,全面分析面臨的新形勢。

  ***一***建設高水平大學對後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濟 建設高水平大學對後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南大學在歷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廣大師生艱苦創業,奮力 拼搏,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轉折點 上。近年來,學校黨委審時度勢,確定了建設“綜合性、開 放式、國際化、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學”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 學校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一是狠抓本科教學質量, 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取得了優異成績,評估過後,學校立 即啟動十大質量工程,全面推進教育質量的提高;二是通過 和醫科院的科教一體化合作,在激烈的競爭中拿到了博士立 項建設單位;三是全面整治校園環境,建設了甲子湖等景觀 綠化帶,為師生創造了優良的學習生活環境;四是走內涵發 展道路,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到建設高水平大學上來,從2009 年開始,停招所有專科,逐步建立起從本科到碩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五是推進省市共建,經學校與省政府、 市政府反覆溝通,促使省市政府簽訂了省市共建濟南大學協 議,為學校發展贏得了濟南市的真誠支援,為學校全面服務 濟南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條件;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系統構建促進發展的長效機制,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學校 已初步制訂了2009年到2015年的各項規劃,目標是到2015 年,要保證拿到博士授予權,綜合實力排名進入山東省高校 前十,全國前一百。 高水平大學的建設,不是單兵突進。“高水平”,包括 教學的高水平,科研的高水平,管理的高水平,育人環境的 高水平,更包括服務的高水平。沒有高水平的管理和後勤服 務,是建不成高水平大學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建設高水 平大學的歷史使命,對後勤的保障能力和後勤幹部職工的服 務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高校後勤改革的發展趨勢對後勤工作提出了新的

  ***二*** 高校後勤改革的發展趨勢對後勤工作提出了 發展趨勢對後勤工作提出 要求。 要求。後勤改革的方向是社會化。1985年,在《中共中央關 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提出高校後勤改革的方向是社會 化。1999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要加大後勤改革力度,逐步剝 離學校後勤系統,推動學校後勤工作社會化,鼓勵社會力量 為學校提供後勤服務,發展教育產業。根據中央的精神,高 校的後勤服務必然形成一個開放的市場,高校的後勤隊伍必須走企業化的路子,逐步形成教育服務產業。 根據我對後勤社會化的理解,我在1998年提出了“投資 多元化,管理契約化,執行企業化”。為什麼提出這樣一個 路徑選擇呢?我考慮,一方面,從學校角度來講,在市場經 濟不規範、法律不健全的情況下,盲目的開放校內市場,把 校外企業引進來佔領校內市場,可能對學校的管理帶來麻 煩,還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經濟或法律紛爭;另一方面,從促 進本校後勤發展的角度來講,應該把校內市場保護起來,同 時把後勤實體進行企業化改造,逐步培養成有競爭能力的市 場經濟實體,到條件成熟時再引入競爭。 “投資多元化”,就是以後勤現有學校資產為主體,可 以吸納職工入股,可以吸納外資金,逐步把後勤實體建成 產權明晰的經濟實體。“管理契約化”,就是學校今後對後 勤服務的全部工作,都以契約的方式委託給企業進行管理。 學校與後勤企業的關係,逐步由現在的隸屬關係變為契約關 系。 “執行企業化”,要求後勤實體要按照企業的模式經營, 實行成本核算,最終逐步成為獨立法人企業。應該說這三句 話是高校後勤社會化的一個路徑選擇,也是高校後勤發展壯 大的必然選擇。 現在, 國內有些高校已經實現了後勤產業化, 不單是在校內經營方面佔領了本校的服務市場,而且將業務 拓展到校外市場。我們起步晚了,但要發揮好後發優勢。在 這一點上我們任重道遠。

  ***三***市場經濟的挑戰對後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改 市場經濟的挑戰對後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挑戰 工作提出 革後的後勤實體,要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一定 要用企業化的執行機制來運作。市場經濟講求的是公正、公 平、公開、競爭,每一個企業都要經受市場的考驗。我校後 勤實體還存在著市場經驗不足、技術設施落後、效率效益意 識相對較差、市場競爭能力較弱等不足。高校是一塊新興的 大市場,社會上的很多企業和商家都看好其中的機遇,如果 開放了校內服務市場,我們的後勤實體是否能經受住市場的 考驗?後勤的同志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認識到我們面臨 的挑戰。如何把各個實體做大做強,建成有競爭力的市場主 體,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大任務。 作為學校,我們希望把校內的市場交給自己的後勤,尤 其是希望後勤能在未來的校園環境建設和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後勤的同志自身絕對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 市場的競爭是公平的,也是殘酷的。對於使用者來說,誰的服 務更到位,誰的成本更低廉,使用者就會選擇誰。

  三、深化後勤改革,加快發展步伐,開創我校後勤工作 新局面 後勤如何實現快速的發展,下面我從兩個層面談一點看 法。

  ***一***從學校層面講,必須採取“支援、扶持、放水養 從學校層面講 必須採取“支援、扶持、 採取 魚”的政策,支援後勤實體逐步發展壯大 的政策,支援後勤實體逐步發展壯大 實體逐步發展“支援、扶持、放水養魚”,是一定時期我們把高校後 勤逐步轉化為市場競爭主體的必然選擇。後勤實體壯大起來 之後,才能有競爭力,才能參與高校服務市場的競爭,也才 能面向社會參與更大市場的競爭,高校的後勤社會化改革才 能真正實現。 第一,提供市場支援。 第一,提供市場支援。我認為在一定時期內,原則上校 支援 內這一服務市場不能對外開放,要交給自己的後勤實體經 營。提供市場就是對後勤實體的一個最大的支援,校內這個 市場,就是我們後勤發展最大的優勢,是後勤實體實現原始 積累的一個基礎。我們在學校大規模建設時期已經喪失過一 些機遇,現在學校把服務市場保護起來,提供給後勤,扶持 後勤發展,以後只要是後勤實體能幹的工程,在同樣的情況 下必須交給後勤實體實施。希望後勤抓住機會,全面提升經 營能力和服務水平,靠經營所得不斷髮展壯大。 第二, 提供政策支援。 第二, 提供政策支援。 政策支援 學校的政策對後勤不要管得過死。 下一步要首先從幹部管理上放權,後勤實體的書記、主任由 學校任命,實體的其他管理人員由後勤處和各實體負責人選 聘;聘任副主任以下的管理人員,可以打破幹部與工人的身 份界限,打破事業編制與聘任編制職工的界限。 在分配政策上也要放權。後勤實體可以根據企業的執行 規律,對工資進行改革,可以實行基礎工資、崗位工資、績 效工資制,使績效工資與工作的多少、好壞直接掛鉤,充分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 第三,提供資金支援。 第三,提供資金支援。在後勤實體的初創階段,開拓市 支援 場、新上專案、承攬工程等,經過科學論證,學校可以在資 金上給予幫助支援。 第四,提供品牌支援。 第四,提供品牌支援。“濟南大學”是無形資產,本身 就有很高的信用度,後勤實體要利用好這個品牌。

  ***二***從後勤自身來講,必須按照社會化改革方向,遵 從後勤自身來講,必須按照社會化改革方向, 按照社會化改革方向 循兩個規律,努力實現 循兩個規律,努力實現 “五化” 目標 社會化是後勤改革的方向,必須予以堅持。高校後勤產 業具有育人功能,後勤每一個職工要以優良的服務和愛心去 影響學生,使他們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這就是我們後勤 產業的特殊性,也是必須遵循的教育規律。高校後勤產業又 是經濟實體,要追求經濟效益,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在這 樣的前提下,要努力實現“五化”目標。 第一,管理精益化是一個特定經濟學上的概念,精益 “精益化”不是“精細化”。“精益”從字面看,“精”是 精細、細緻,“益”是有益、效益。這個概念來自日本, 上世紀七十年代,豐田汽車集團面臨殘酷的市場競爭,為降 低成本,增強競爭力,提出了無庫存管理方法,精確計算車 間每天的生產量,實行零庫存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帶來了豐 田管理的革命,使豐田汽車一下子打入了美國市場。豐田的 這一生產方式被經濟學界稱之為“精益化生產”。我受這一啟發,覺得高等學校的管理應該引進精益管理這一概念。學校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認真設計、精確計算、效益評 價,追求效率最高化、效益最大化、服務最優化。同樣,我 們後勤的同志應該把管理精益化作為目標要求。 第二,執行企業化。 第二,執行企業化。現在我們的各個後勤實體還沒有真 正達到“執行企業化”的要求。執行企業化要求,我們實體 的每一位員工,都要切實樹立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成本意 識、品牌意識、質量意識、服務意識、文化意識。要靠效益 求發展,靠質量求生存,靠優良的服務贏得市場和客戶。 第三,隊伍專業化。 第三,隊伍專業化。有人說我們的後勤隊伍學歷差、素 質低,我不能同意這種看法。後勤隊伍的工作性質決定了這 只隊伍不一定非要高學歷。後勤工作有其特殊性,衡量後勤 隊伍的素質高低主要不是要看學歷,而是要看有沒有愛崗敬 業的精神、嚴肅認真的態度、強烈的事業心;有沒有從事崗 位要求的較高的技能、水平、能力;有沒有良好的服務意識 和服務態度。我希望後勤處和各實體能認真研究後勤隊伍的 專業化建設,切實採取科學的方法,加大培訓和技能訓練力 度,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幹部職工隊伍。 第四,實體法人化。 第四,實體法人化。後勤在佔穩校內市場後,要走向外 法人化 部市場,必須具有法人資格。當我們的後勤實體具備法人資 格後,我們就不再是“社會化”的問題,而是要去“化社會” 了。在這方面,國內許多高校已經走到我們前面。真正形成有競爭力的法人企業,應是我們後勤實體的發展目標。 第五,產業集團化。 第五,產業集團化。後勤各個實體發展壯大後,為了增 強統籌資源、 開拓市場的的能力, 就要逐步實現集團化發展。 現在很多學校已經實現了後勤產業集團化,我認為這也應是 我們後勤產業的發展方向。要實現這一目標,各後勤實體必 須加快發展,佔穩校內市場,不斷開拓社會市場,真正組建 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後勤產業集團。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認識和意見, 講的不當的地方請大 家指正。我相信,在後勤處黨委、行政的領導下,在後勤廣 大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後勤工作一定能夠開創新 局面、再上新臺階,取得更大的成績! 謝謝大家!

  
看過後勤部工作會議講話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