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效教學模式有感
有效教學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教師的教學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僅供參考。
篇一
通過這次學習,我的收穫很多,對於如何解決教學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煩惱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其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最根本的一點是以生為本。有幾篇文章中都提到這樣的問題:有的教師認為課堂教學是有明確目標和具體內容的活動,課前必須有周密、詳盡的備課,所以往往把課堂設計得天衣無縫,甚至剝奪了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可能。當生成的問題不能與老師預設的相一致時,老師們在生成的資源面前往往束手無策。這一問題就反映了教師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念,沒有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髮展為根本。而教學應該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的過程,是師生雙方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了多元性、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必須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
學生是備課的一部分。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倡導課堂的動態生成教學並非不要預設,而是要合理地改進預設。全面瞭解學生。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等因素必然影響著教學的程序和活動的展開。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預設,確保課堂生成的空間。
學生也是資源。書中說,課堂教學資源是指課堂教學資訊的來源或者指一切對教學有用的物力和人力。美國教育家杜威說:“學校最大的浪費在於兒童在學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運用他已有的經驗,採用自己的方法去獲取知識。”是啊,其實,教師、學生本身也是珍貴的教學資源,他們在交往互動中時時生成著課程資源。一次精彩的即興發言,一個異於常規的舉動,甚至一次看似干擾教學的突發事件……教師如果能夠及時捕捉,順勢引導,定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令人回味無窮。
教師與學生對話,由於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經歷、文化素養不同,目光及視點各異,很可能會出現“愚人看鷺,聰者觀雪,智者見白”的個性差異。學生的理解出現偏差,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學生暴露錯誤,不正是教師瞭解學生思維的突破口嗎?如果以此為契機,沿著他的缺陷點,進行教學資源的藝術開發和利用,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注每一個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任意一個環節都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樂學、善學、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鋪光明大道,讓其向深層次的內容學習。而對於學困生,則要求掌握基礎知識,完成基礎目標,如:教師在單元質量檢測中採取分層次檢測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階段性測驗;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學習內容,自創習題,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很輕鬆地發現不足,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學習。這些教學法寶抹去了一些使用統一考題帶來的弊端。特別是對於學困生來說,通過這樣的學習,能夠更好地有信心地面向現在、面向未來。學習之後,我有了一下幾點啟示:
1、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備課。
2、分層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大體方法是,差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礎的知識,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課堂教學的學習任務;中等生能較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獨立思考,具有一等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優生則要求進一步拓寬視野,發展思維,提高能力,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
3、因材施教,及時調整和改變教學方法。
4、根據學情改變學習方法,根據學習狀態分層引導。
備好學生後再用心鑽研文字。首先教師自己要認真閱讀文字,鑽研文字,不僅要領悟譴詞造句之妙,還要揣摩謀篇佈局之美,更要用心體會字裡行間蘊涵著的情、理、意、趣,它們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整個閱讀教學的制高點。教師只有駕馭這個制高點,才能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方向的引領,從而提升學生的心智——使本來只能見其點者,能夠觀其面;使已經能夠觀其面者,進而能夠識其本。
設計板塊教學。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設計往往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問題一個接一個,時間計算合理精確。這樣的設計是牽制課堂教學的無形的繩子,讓教師與學生圍著它團團轉,束縛了學生的思想。所以書中提倡讓教學設計粗放些,從僵化的、呆板的線型設計走向靈活多變、有廣闊發展餘地的板塊設計,為課堂的動態生成保留空間。所謂“板塊教學設計”,即充分預想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每一個問題,然後將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附於其後;甚至設計幾個不同的板塊,這幾個活動的板塊可以根據課堂的需要隨時穿插、變化。
擴大評價正向價值。評價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環節。過去在“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下,面對著一個個充滿思想活力的學生,教師只是用單一的分數標準,來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評估:教師為分數而教,學生為分數而學,家長為高分而喜,為低分而愁,學科成績成了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我們在平時的評價方面同樣存在著評價目的片面、評價範圍狹窄、評價手段單一、評價主體侷限等諸多不足。在評價的具體過程中,也普遍存在著簡單化,惟量化等弊端。這本書所倡導的教育評價理念是以人為本,促進個體和諧的發展性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應當關注人文素養的發展,應將語文教學的長遠效果和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置於重要的評價地位;應當既關注個體,同時也關注全體;還應當培養學生自我評價意識,教師的評價,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有機結合,這樣的課堂教學才顯得寬鬆、和諧、民主。
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大膽開放地去嘗試,精心地去設計,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喜歡這門學科,唯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這次學習,我感悟很深,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按照新課程理念要求,從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為出發點,深入鑽研教材,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篇二
為不斷深化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益,全面貫徹落實教育局《雲南省現代教育示範學校方案》,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和諧發展,落實有效教學的基本要求,實現“有效教學、高效課堂、高效教研活動”的總目標,我校於2010年9月15日正式啟動“有效教學”模式培訓,對上海一師附小、深圳南山實驗學校、武漢常青實驗小學、南京行知實驗小學的四種現代教學模式進行了學習。經過這幾周的學習,我的心靈受到極度的震撼。下面談談本人粗淺的體會:
一、教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教育教學的改革,更是學校對課程的革新
課程包含了教法、教材、教師這三大方面,課堂要高效,離不開對課程的認識,離不開對課程的改革。
一、改革教法
首先,從“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轉變。用教材,是指不是教材裡有什麼就教什麼,怎麼說就怎麼教,而是學生需要什麼就教什麼,不是根據教材的結構來選擇教學的結構,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結構來選擇教學內容。
其次,從“以教定學”轉變為“以學定教”。把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當學生髮生學習需求時,教師是引路者;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時,教師是服務者;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是欣賞者。
二、改革教材
成功的校園生活是發現人的潛能,讓人的潛能充分燃燒,只有開闢了校本課程,才能讓有差異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才能讓他們的潛能充分燃燒,才能讓他們的潛能充分燃燒。
三、改革教師
除了自身的提高,教師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愛心,一個包容的心對待孩子,既要看到盛開的鮮花,也要善待遲開的花苞,修煉出一個花苞心態。抱怨會導致失敗,賞識能導致成功。
通過學習比較我發現,我們平常的教學工作幾乎都是在教教材,很少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和興趣,大部分時間還是考慮把課本上的知識滴水不漏的教給學生,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了鼓勵的方法,但這樣的教學方法明顯太傳統和死板,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二、南京行知小學的“賞識教育”教學模式值得借鑑
南京行知小學的教育理念是:學會賞識、走近生命;發現潛能,喚起自信;善待差異,引導自選。
***一***優點分享,讓每個學生成為心靈的主人
讓孩子感覺自己是一個好孩子,不背壞孩子的包袱。教育有一個很大的訣竅在於:你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好孩子,你必須讓孩子從你的一言一行中感覺到他就是好孩子,他就會變成好孩子。他們學校有一個做法:給學生寫“優點卡”。他們設計印製了精美的卡片,讓老師在卡片上寫學生的優點,然後頒發給學生。寫優點卡要抓住幾個要素: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細節、有老師評點。而且教師在一兩句話裡要把這五個要素表達進去,這樣優點卡才算合格。
南京行知小學所推行的優點卡,重點的不在於優點,而在於“優點分享”。他們會在學校的升旗儀式後面舉行隆重的頒發優點卡儀式,獲得優點卡的學生名單會在廣播裡反覆出現,會在學校黑板報上面表彰出來,優點卡會貼在班級的黑板報欄上,會帶回家給爸爸媽媽欣賞,會作為書籤夾在課本里面。一個孩子的優點通過宣傳成為全校孩子的優點,成為引領全校孩子前進的一個方向,無形中就形成了一個正確的輿論氛圍,形成了一個健康的輿論導向,此時的力量就大了。
***二***全員管理,讓每個學生成為集體的主人
班級全員管理,他們的做法是,讓學生“人人當組長、輪流做班委”。
每個組的同學有語文組長、數學組長、音樂組長、美術組長、體育組長、值日組長、還有管課外閱讀的組長,有管檢查自選作業的組長,有登記優點卡的組長等等。組長的確定會考慮到學生的長處、愛好。
班長、學習委員這些“大官”怎麼辦呢,一般是5個人自由組合,當一週班委,班長、學習委員、勞動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這5個職位,大家輪流當。一般每學期,每個孩子可以當兩週班委,當兩天班長。
***三***自主選擇,讓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要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要讓他在學什麼、怎麼學上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自主選擇可以在課內進行,也可以在課外體現。特別在課外,應當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的餘地。他們提倡不佈置或者少佈置固定的家庭作業,取而代之的是“自主選擇12多”:
好身體多練,好家務多幹;
好書報多讀,好電視多看;
好文章多寫,好訊息多傳;
好節目多演,好作品多玩;
好朋友多交,好事情多辦;
大社會多訪,大自然多探。
他們認為小學教育裡面很多東西對錯不重要,好壞不重要,興趣最重要,快樂最重要。你越這樣做,小孩子越放鬆越舒展,水平就越高。
通過對南京行知小學賞識教育的瞭解,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鼓勵對孩子的重要性。雖然我們一直都在教學的方面運用了賞識方法,可起到的效果並不十分明顯。我打算好好的根據班上的實際情況,通過優點分享的方法來激勵更多的孩子。而全員參與管理班集體的方法,更是值得一試。我相信班級管理的工作做好了,當同學們習慣成自然的去參與管理,老師也會輕鬆很多,孩子在日常行為規範和學習方面,應該都會有一個嶄新的變化的。
三、杜郎口教改關注“問題”學生,有效的促進教學成果值得我們學習
杜郎口教改得以成功的一大突破就是對差生的關注和幫扶,他們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為辦學理念,通過“兵帶兵”“兵幫兵”“兵強兵”等幫扶形式,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全體學生尤其是弱勢群體學生的健康發展,從而達到整體提高的效果。
如何有效的實施幫扶計劃呢?具體措施是對每個班級的管理都體現出對差生的關注如:1、每個班級都有幫扶計劃,都張貼有結對子名單2、對優等生的成績的考核是通過和結對子學生成績的平均分來衡量的,並且進步與否也是看這個幫扶的效果來衡量。3、定期的評選幫扶能手4、教師的教案裡都有對差生的課堂反饋情況及整改措施,尤其對課堂效果監測不達標的學生均有相應的提升措施。5、班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評分細則,有完善的學生管理檔案,有對問題學生違紀的事實的記錄也有整改的措施和效果的檢查記錄。除此之外班級還設有個人量化評比,小組之間也有競爭,班級還對錶現好的進行表彰獎勵,對有進步的差生進行肯定。學生就是在這樣的競爭和互助中得以成長和進步。
我打算學習杜郎口教改對差生的幫扶方法,細化“一對一”的幫扶計劃並付諸實踐,在充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的同時,幫助差生走出困境,整體提高全班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綜合四種現代教育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共性,他們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課堂上是高效的,管理上是創新的,學生的學習是愉快的。作為一名教育者,當我們面對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思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方法了,雖然四個學校的教育改革模式我們不能照搬硬套,但我們也應該從這樣成功的模式中得以啟迪,才能找到適合我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篇三
有效教學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說它不是問題,是因為教師的教學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培養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人。一直以來,我們所重視的都是知識的教育,對知識的教育可以通過大大小小的考試體現出來,好的成績是衡量教師教學有效性的指標,更是衡量學生優差的標準。所以就知識教學來說我們都教學是有效的,但這個有效時狹義的甚至是片面的有效。因為我們忽視對學生做事做人的教育,這才是真正的有效無效的標準,所以說有效教學又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中央到地方都注意到了這一問題,我們鹽城更是把今年作為有效教學年來抓,結合省廳“五嚴”的背景,解決有效教學的問題被大家提上了日程,各個學校、教師也逐漸形成了有效教學的理念。
我們學校更是抓住有效教學年的機遇,結合自身實際,以導學案為抓手來促進有效教學。我們每一位教師更是悉心研究,大膽實踐。我本人也閱讀了一些相關的理論,並結和自己的實際和學生情況進行試驗,在試驗中遇到了些新情況,靠自己的學習暫時無法解決,剛好,市教科院顧院長來我校作了一次關於《準確把握有效教學的基本要求》的講座,讓我如沐春風,真是醍醐灌頂解決了我最近一直困惑的問題。顧院長的講座拋開了一些空而大的理論,是從一線教學的角度來談有效教學問題的,這很接近我們教學的實際,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可操作性也很強。
一、教師的水平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對顧院長所說的要把簡單的知識教的有厚度,我有不同的看法,因為這往往使人誤以為是故弄玄虛,而等同於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實際上有效教學就是以學生是否接受、是積極主動的樂於接受還是被動的死記硬背。顯然前者是有效的,如果一定非把簡單的問題講的有厚度,我想可能會增加學生額外的負擔。當然後來顧院長講教學要深入淺出、注重知識間的異同、加強學法的指導、放時間給學生獨立探究、體驗交流反思、構建的觀點我是深表贊同的,而且我覺得要做到這幾點教師必須練好基本功,熟知教材、新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根據實際認真編寫導學案,並做好一次備課、再備課和課後反思。平時多閱讀專業書籍和最新最實用的教育理念,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師。
二、把握好課堂是有效教學的關鍵。顧院長認為教師在課堂上要把複雜的內容教的通俗化,對此我深表贊同,其實這也是我們新課程改革教學生活化的要求。要把我好課堂教學除了顧院長講的要做到把知識生活化;講課要精要、精當、精彩、貼近學生實際;科學藉助現代媒體外,我覺得更應該做的是讓學生自己根據生活實際結合教學要求來設計情境,讓學生親自去體驗、感悟,讓學生自己去參與、探究,教師做好引導,適時點撥,這才是最有效的。正如顧院長引用的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所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分析給我聽,我可能記住;如果讓我參與我就會真正理解。”
三、學生會學習是有效教學的保障。顧院長認為把激發學生思考成為習慣,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會學習,教學生養成好的適合他自己的學習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樂趣,學生的學習就會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主動地學習肯定是有效的學習。當然,學習方法是因人而已的,不能籠統的將什麼、什麼方法,關鍵是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去分析、去感悟適合自己的方法。教師可以再巨集觀上指導,正如顧院長所講,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方法時要注意技巧,讓學生從提問開始,會問問題的學生必定是有思想的學生,有思想的是學生必然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所做的就是把她或他的這種不自覺的思考學習方法變成一種習慣。這才是確保有效學習的長效機制。
四、做人的態度是有效教學的動力。顧院長認為把學生的精神愉悅當成自己的追求,我深以為然,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的愉悅必然是建立在對老師的喜愛之上的。其實這也是培養學生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教學要有效,做人是根本,這裡所說的做人就是為人處事的態度,做事的能力,不僅是指學生,更是指教師,所謂教學相長,用心去關注學生,培養學生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我們的教學就會更加有效。
以上幾點淺見,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