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學語文知識點

  自考本科是高等教育自考考試本科的簡稱,自考本科是我國基本高等教育制度之一,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彙總,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彙總***一***

  學習方法及常考知識點。

  第一,應當熟讀課文原文,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情節、重點語句熟練掌握;

  第二,課文後面的【提示】內容非常重要,一定要進行理解性記憶,把該背的背下來;

  第三,對於文言文和有文言色彩的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的意思進行重點掌握,這部分內容主要在【註釋】當中;

  第四,對於每個階段的文體知識的總結內容要重點去看去記,考試也是經常出題的。

  考試常考的知識點主要包括: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情節、個別語句的意思,詩歌中的意象、主旨、情感基調,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描寫方法、論證方式、抒情方法的運用***其中“象徵”手法幾乎每次都考***。詞語解釋題基本會出在文言文***包括詩歌***和文言色彩的課文的【註釋】中。

  作文題也是得分重點,建議平時勤加練習。作文主要在於平時積累。平時應當在閱讀優秀作文的時候會借鑑,借鑑不等於抄襲,而是把一些好詞佳句整理下來,加以背誦和靈活運用,這樣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另外對於寫作的技巧和手法方面,也是應當掌握的。另外,素材的積累很重要,一些名人軼事,古今事例,應當多看多學多記。寫作光靠看也是不行的,平時也應當勤加練筆,自己動手去寫非常重要,否則臨場很容易寫不出來東西。

  下面給一篇議論文範文,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母語需要捍衛

  近些年來, 外來文化的衝擊已經波及漢語, 於是有知道莎士比亞而不知道湯顯祖的, 有見面就“哈羅”而不知說“您好”的, 有懂得鐳射而不知何謂鐳射的……母語, 迫切需要我們捍衛了。

  捍衛母語,珍愛母語, 是我們的責任。有人說: “一個民族的語言就是它的歷史。”的確, 作為文化主要載體的語言, 一旦喪失, 就斷了歷史,斷了文化之脈。漢語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夠沿用至今的語種之一, 它的強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對其價值的最好證明。漢語之於我們, 更是一種感情一種精神。它連線起中華民族, 是每一個華人血管裡流淌的血液。面對國內高校重英語輕漢語的怪現象, 不少專家人士表示憂慮。而國外逐漸興起的漢學熱, 只能讓我們深刻反思。一個沒有語言的民族是不幸的, 而一個有語言卻弄丟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發展國語,淨化母語, 是我們的使命。毋庸置疑, 漢語必然而且應該與時俱進。漢語只有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 注入時代的新鮮血液才能永葆生機。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掌握漢語發展方向的問題。徐壽當年引進西方科學, 特別是引進化學的時候, 系統地整理出一套元素命名, 至今仍使我們受益無窮。相比之下, 當代科學界則遜色得多。時常可見科學文獻中出現連串的英文字母, 而在日常生活中放著“電視”不用而要用“TV”的就更加令人髮指。所謂“恐龍”、“粉絲”、“PK”,其實只是幼稚與淺薄, 而非時尚 。這是對漢語的褻瀆。捍衛母語 ,必須從還母語純潔開始。

  弘揚母語,傳承母語, 是我們的榮耀。漢語要在世界語林立足, 需要華人的共同努力。在這一點上, 堅持講漢語的楊振寧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韓國江陵端午申遺事件已經凸現中國傳統文化流失之嚴重, 不知下一場文化侵略的矛頭是否會指向漢語?

  “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漢語從遠古之河一路流來, 浸入我們的血液裡。昨夜夢魂裡有詩人吟唱, 血脈裡翻滾著長江黃河的波濤。

  彙總***二***

  歸納法、演繹法區別。

  演繹法是先有一個總括性的句子,後面有很多例子是證明這句話的。其中的所有例子加上最前面的總括性的句子合在一起是演繹法。比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花是五顏六色的。——這是一個總括性的句子。然後例子:玫瑰有紅的、黃的、白的。牽牛花有紫色的。菊花是黃色的。桃花是粉色的。——這是例子。這兩部分加在一起才是演繹法。

  歸納法是先有很多例子,最後歸納出來一句話。這樣整個一個過程是歸納法。歸納法正好反過來,先說玫瑰有紅的、黃的、白的。牽牛花有紫色的。菊花是黃色的。桃花是粉色的。最後得出結論:花是五顏六色的。——這兩部分加在一起才是演繹法。

  類比論證和對比論證區別。

  類比論證,是根據一種事物的某些特徵來證明另一種事物也有類似特徵的論證方法。它抓住兩種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徵進行類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以啟發人思考。這種論證,一定要找準類比點。不管是自然現象的類比,還是古今中外事實的類比等。都要找出類比事物和所要證明道理之間的共性。

  說簡單一點,類比論證和對比論證有點像,但是區別是對比是把事物的不同點拿出來比較,類比是把事物的相同點找出來比較進而論證。

  類比論證代表作品《秋水》。

  彙總***三***

  常見修辭總結。

  ***一***比喻

  比喻有本體和喻體、比喻詞。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比喻詞有“像、彷彿、如同、好似、……一樣、……似的”等等。

  ***2***暗喻:比喻詞有“是、成”;沒有比喻詞時,本體、喻體都出現也是暗喻。

  ***3***借喻:本體不出現,只出現喻體。

  ***二***比擬

  ***1***擬人:把物擬成人。

  ***2***擬物:把人擬成物;把甲物擬成乙物。

  ***三***借代

  例:這天這事是誰幹的,眼鏡乾的。

  ***四***誇張

  ***1***擴大誇張:就是故意把事物往大、多、重等方面說。

  ***2***縮小誇張:就是故意把事物往小、少、輕等方面說。

  ***五***排比

  ***1***排比在三句或三句以上。

  ***2***排比要求句式相同。

  ***3***排比句也要求語意相同。

  ***六***對偶

  有正對、反對、串對三類。

  ***1***對偶句只有兩句,且字數相同。

  ***2***對偶句要句式一致。

  ***3***對偶句不要求語意一致。

  ***七***反詰

  反詰是不需要回答的。

  ***八***設問

  設問是自問自答。

  ***九***反覆

  連續反覆、間隔反覆。

  ***十***反語

  正話反說,反話正說。

  ***十一***雙關

  語音雙關***諧音***,語義雙關***諧意***。

  ***十二***層遞

  程度一點一點加深,有一個遞進的關係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