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聰明的德國家長,早已把遊戲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角色的扮演,讓孩子樂在其中。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德國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德國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哭鬧應該怎麼辦?)
孩子哭鬧,這對很多家長而言是件很頭疼的事情。不少中國父母採取的辦法是大聲喝止,有的家長則聽之任之,假裝聽不到、看不見,甚至把耳朵塞上。溺愛孩子的父母會走過去說:“親愛的寶貝,我可以為你做什麼呢?你需要什麼,我幫你去買。”
然而,上述做法的負面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喝止孩子的哭鬧,給孩子心理造成的傷害不容低估;對孩子的哭鬧不管不顧,孩子的反應是更加使勁地大聲喊叫;而採取順從的做法,孩子從此知道:“我想要什麼,可以通過喊叫來得到。”
在德國人看來,還可以有更好的辦法。首先應該告訴孩子:“喊叫本身是一個很好的東西,這是你需要具備的一個重要能力。”其次要告訴孩子:“哭喊需要分清場 合和物件。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喊叫。比如一個人在外面,陌生人把你拉走的時候,你需要喊叫,但在正常情況下,尤其是面對父母,喊叫是不合適的。你想要什麼, 只要問我就好了,不用大喊大叫。”
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知道喊叫的意義,也知道在哪種情況下不應該喊叫。於是,孩子就會學習到有用的行為,他會知道,要把行為用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這樣才 有意義。通過這種行為選擇,他有意識地構建了新的行為模式。孩子長大後,他就會成長為一個能選擇多種行為方式的人,因為他已經學會了什麼行為適合於什麼樣 的環境。
其實,德國的教育也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過程。戰後流行強制性的教育,家長管教非常嚴格,對孩子設立了很多限制,這個不許、那個不可以,這是非常強權的教育方 式,其結果是孩子長大後意識裡全是“必須、壓迫、條例、規則、不允許”這樣的詞彙。他們大都缺少自我價值感,很多事情不敢去做,行為模式僵化。但物極必 反,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德國人的教育方式突然反過來:孩子做的都是對的,沒有不對的行為和不對的孩子,只有不對的家長。於是形成了反強權的教育,結 果是孩子長大後沒有規則、約束力,以自我為中心,社會的凝聚力大為下降。
經過戰後至今的反思,德國教育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那就是:用新的方法來教育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行為選擇,讓孩子在不同的情景下選擇不同的行為,通過平等理性的溝通來改變孩子。
德國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畫花了粉刷一新的牆壁怎麼辦?)
舉個例子:你剛買了一套房子,經過幾個月的裝修,全家搬了進去。孩子很興奮,他在粉刷一新的牆上畫了很多畫,很高興地告訴你並拉你去看他的作品。
多數家長看到這一情景都蒙了。這時,你有一種選擇,把他痛罵一頓:“你為什麼把牆弄髒了?”當然,家長憤怒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把孩子罵完後,他學到的是什麼呢?他可能會想,通過畫畫來取悅別人是不對的,畫畫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這是孩子被罵後學到的東西。
或者你是反強權方式教育的父母,你認為反正那是他個人的房間,在裡面像豬圈一樣也行,讓他自己去睡吧!我無所謂。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則什麼都沒有學到。
父母應該怎麼做更好呢?
聰明的父母會把孩子的行為與某種框架聯絡起來,讓孩子從中學到知識。他會告訴孩子:你要是畫在紙上,可能會更好看,我也會更高興。這時孩子就知道,如果我 在紙上畫畫,父母會非常高興。於是他就不會繼續在牆上作畫了,他馬上就會學會了這種行為方式。父母要做的工作就是這樣:給孩子找到關聯的情景。
當然,有時候找到關聯的情景對於普通的父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會讓孩子解釋,他這樣亂畫畫的好處是什麼?其實沒有這麼麻煩,孩子有時候比大人 想象的要聰明得多。你可以問他:還有什麼地方適合去畫畫?於是他就會想,也許在室外、在黑板上、在森林裡等。孩子通過這樣的方式,學到了在其他地方畫畫而 不必在牆上亂畫的可能性。
孩子比成人可能更有創造力,他們總能找到答案。如果你想不出來答案就可以去問孩子,這樣他就能學會更多行為方式的選擇。
德國教育孩子的方法(青春期的孩子與你對著幹怎麼辦?)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比較逆反,也需要用新的方式來對待。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學生,他發明了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理論:每個人都是少數派,都有少數派的感覺, 因此每個人或多或少有種卑微感。比如孩子小的時候,學習到或者感知到的只有一樣東西:成年人的權威。他們知道,家長可以決定我能玩什麼,什麼不能玩;家長 可以罵我或者不罵,家長給我吃的東西,所以我得靠他們,我不會自己去買東西,我也沒有錢買東西。”
孩子每天都感知到自己對於成人的依賴,這就給孩子一種卑微感。當然這不是卑微情結,卑微情結是一種病態。
當孩子感覺到卑微的時候,腦子裡會衍生出來一種潛意識:我要長大,我要脫離我的父母!這就是孩子青春期逆反的由來之一。這種卑微感慢慢成為孩子發展、成長 的動力,他們會模仿成年人做的事情,想複製父母的行為。因此他們會訓練自己扮演爸爸媽媽、玩過家家的遊戲。孩子的目的就是想不再依賴父母,他自己能夠做事 情。這個理論告訴我們,過分強權的父母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卑微感,彷彿在告訴孩子:你太小了,你還不行,你還不會,你還不夠大!在這種背景下長大的孩子可能 會走向另一種極端,就是從不反對父母和他人的意見!他的一生永遠是失敗的。他從來不會主動去做事情,從一種失敗走向另外一種失敗,他會越來越差勁,因為他 不太相信自己。
另外一種極端是,雖然孩子的經歷和剛才所說的一樣,但他們會努力追求成就感,他們會驅動一個成就到另外一個成就,永不滿足,目的是為了證明給父母看:你看 我就是行!他們一生都在這種加滿油的狀態,一生不會享受到成就感,一生都在不停追求成功、事業和金錢。表面看來,他們好像非常成功,但實際上非常可憐,因 為他們得到的都是虛幻而遙遠的東西。比如他們開一輛賓士車,不是因為車很好、很漂亮、很舒適,他只是需要這種車來定位自己,只是想讓人看。這些人從外表給 別人的感覺好像是非常自信,別人會說:“這人好自信!”但只要稍微把他的外皮剝掉一點,就可以看到他的內心是一個受過傷害的孩子。但是他不會允許別人這麼 做,因為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他會給自己一層一層戴上面具。
因此,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當大家覺得他們已經長大可以獨立了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孩子變得非常極端,與父母格格不入!為什麼呢?回答也非常簡單,這就是孩子 在這個階段必然要做的事情:他們想把父母所給予的資訊都反饋回去,一定要跟父母對著幹,這樣才能完成與父母的最後脫離,然後走進自己的生活之中。
不管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父母,孩子在青春期的任務就是反對你,父母必須忍受這個階段。這時父母要做的是:不是把門關上,而要讓門有一丁點開著。不要一吵架就 把交流的門關上,就算是他做了什麼事讓你一點都不能理解,甚至想把他從家裡扔出去,你都要告訴自己:孩子還沒有真正長成,他只不過在試驗而已。這時候的父 母,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孩子意識到:無論你做什麼、說什麼,你還是可以來找我。這就是孩子需要的感覺,即使他對你說:我根本就不需要你。
別擔心!孩子長到二十一二歲的時候,他們又想回來和父母在一起了。這時大家的思想都非常合拍,因為孩子已經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他們會突然開竅,開始發現父母所做的事情有些還是對的。他們會想:那件事情其實我爸爸媽媽說得對,他們當初這麼教育我,也沒有什麼壞處。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放鬆,這是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當孩子有不恰當行為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將行為與情景聯絡起來,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改進行為的方式。
德國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國孩子與德國孩子玩玩具的差別)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文字:外國的小女孩也像中國小女孩一樣喜歡玩布娃娃。布娃娃對於中國父母而言,無非是在孩子哭鬧時用來安撫他們的工具,而在德國,我卻看到了我從小就熟悉的布娃娃竟然有另外一種“玩法”。
我的德國鄰居有一對很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他們總是喜歡到我們家來串門子,每次來還都是一人推著一個小嬰兒車,車裡睡著一個芭比娃娃。我心想,兩個才剛滿三歲的小毛孩兒,自己不坐嬰兒車就已經不錯,誰想竟然還一人推了一個假娃娃,真不知我的這個鄰居是怎麼想的。
有一次說起了這事兒,孩子們的媽媽笑著對我說:“這個芭比可不是光用來給她們玩兒的,而是讓她們從小就要有關心和照顧他人的習慣。在照顧芭比的同時,她們 自己也會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按時起床睡覺,按時吃飯。照顧芭比的這件事會使她們更有責任心,也更加自律。”看著兩個話都還說得不是很清楚的小不點兒,一 邊給小娃娃蓋被子,一邊給小娃娃講剛從幼兒園裡學來的童謠,我和她的媽媽相視而笑。同樣是一個玩具,德國的家長卻選擇了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子女,讓孩子從被 照顧的物件成為去照顧他人的人,如此的角色轉變,讓孩子在快樂中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