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小孩學習的興趣

  如今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活潑,學習成績又好。但是也有很多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家長對此只有無奈,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提高小孩學習的興趣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提高小孩學習的興趣的方法

  一、首先要使孩子嚐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增加信心。例如有的孩子語文好、數學差,做功課時讓他先做語文,而後才做數學,做數學時也是先讓做簡易的題目。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他的信心,使之獲得成功的樂趣。如果程式相反了,不但數學沒有做好,連語文也難以做好,一旦灰心失望,所帶給孩子的刺激將會影響他的學習興趣和成績。

  二、要鼓勵表揚他每一點學習上的進步,不要過多地批評。做功課的時間不宜過長,中間要有休息。

  三、要不斷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週末節假日帶他們參觀博物館、科技館,或是繪畫、美術展覽等。

  四、培養孩子獨自完成作業的能力、鼓勵他克服困難的勇氣,不要養成孩子的依賴性,要讓他明白做功課是他應做的事。

  五、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或是逼得太緊,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其效果適得其反。

  六、如果家裡住房條件允許的話,不妨給孩子空出一個房間作為他學習的地方,或是在房間設一個角,放他自用的書桌和椅子,佈置成一個讀書角,這個角落是“他的”時,孩子有了自己學習的天地,他每天在那裡做功課、讀書,就會更專心,更愛學習。

  七、還有一條很重要的經驗是父母要樹立榜樣。父母愛學習,喜歡讀書,對孩子是一個無形的影響力,會提高孩子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

  培養小孩學習的興趣的建議

  1、從幼兒自身來說,促使幼兒對感興趣的事物持久感興趣

  培養幼兒的興趣,首先要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興趣之根本,每個興趣的產生都是由於幼兒對某一事物產生了好奇之心,才促使幼兒去實踐、去探索。愛迪生如果不是對蘋果落地產生了好奇心,就不會產生偉大的萬有引力。幼兒在生活中會有很多驚奇的發現,如發現蝸牛的觸角能自由伸縮,有些樹的樹幹上會長“瘤子”等。無論這些發現是否有價值,對幼兒來說都象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充滿了好奇、快感。這時,教師應抓住時機對幼兒的好奇心予以保護,並熱情的鼓勵、啟發和引導。這樣幼兒的好奇心得到了培養,興趣也隨之自然而生。如孩子學會了一首歌,回答了一個精彩的問題,這時,老師的一個微笑,一次撫摩,每一個不經意的動作,都會使幼兒產生快感,從而轉移到學習活動上,增強對學習活動的興趣。

  這些都充分的說明父母和老師都要學會從幼兒興趣出發,教幼兒學會學習,學會生活,讓興趣成為尤為積極學習,勇於探索的法寶,讓興趣成為幼兒學習的永恆動力。

  2、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這主要是針對幼兒園裡而言,因為幼兒年齡小,他們的情緒不穩定且易受感染。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情緒如何,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用愉快、歡樂的情緒,生動形象的語言,和對所教內容的喜愛之情來感染、影響幼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幼兒學習活動《蔬菜一家子》時,教師要用充滿感情的語氣朗讀,把幼兒引入到詩的意境中去。營造一個說話的寬鬆氛圍,讓幼兒描述蔬菜的各種形狀特徵。使幼兒形成對蔬菜的正確認識,加深對蔬菜的瞭解,激發幼兒愛蔬菜的興趣。從而取得良好有效地教育效果。

  3、培養幼兒學習興趣,不要脫離幼兒實際

  由於幼兒年齡尚小,知識經驗少,知識面窄,因此,在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由於生理和心理的發育不夠成熟,理解事物的能力較差。因此,在選擇學習內容時,一定要選幼兒知識範圍以內,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東西。比如,你給幼兒講故事,講“小貓的故事”、“小狗的故事”、“大灰狼的故事”。他們就非常感興趣,非常愛聽,並能從故事中學到知識,懂的一些淺顯的道理,還會是不是地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要教師回答。如果你給他們講些成人的故事。他們就會因聽不懂而不感興趣。由於不同年齡段地幼兒思維方式不同,因此應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2之3歲幼兒的思維比較簡單,喜歡聽重複的故事,有些故事你一遍一遍的講,幼兒也願意一遍一遍的聽,甚至還會提出讓你重複講以前的故事。而5—6歲幼兒的思維較2—3歲幼兒的思維要複雜的多,他們的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發展,不太愛聽重複的而喜歡聽那些沒有聽過的,情節較為複雜的故事。如果你一味地講重複而簡單的故事,他們會非常不耐煩,並且不感興趣。所以,在選材方面,教師要考慮的更加固全,從幼兒感興趣的角度出發。

  有效提高孩子學習興趣的十大技巧

  1.社會性增強

  用手勢、言語來鼓勵孩子的表現,例如拍手或讚美,但是一定要具體的讓孩子知道他們好在哪裡,例如說:“寶貝,你的太陽畫得好漂亮。”

  2.物質性增強

  可以用小禮物或小糖果、餅乾等具體的物質來獎勵孩子,只要覺得他們表現得好就給一樣,使其覺得得到實質的鼓勵,但是這種獎勵可以慢慢減少,直到孩子不是因為物質而去參與,而是自發性的喜歡。

  3.活動性增強

  如果覺得孩子表現的不錯,就可以帶他們去戶外走走,或者玩玩遊戲,讓孩子當小老師,帶頭與大家一起玩,小朋友會很有榮譽感,就會繼續專注這件事了。

  4.符號性增強

  可以用分數、有可愛圖案的章、貼紙等符號性的獎勵,讓小朋友知道他們表現得很好,甚至是列一張一個星期的表,用以比較每天的表現情況,得到的符號愈多,表示表現得愈好。但這也可以慢慢減少使用,讓孩子忘記可以得到章或貼紙時也會去做喔!

  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但是操之過急卻不見得好,所以,我們可以一樣一樣地來發掘孩子喜歡的活動,但其實無論如何,順其自然,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是最重要的。

  5、閱讀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喜歡閱讀,可以用符號性增強法來鼓勵,譬如用一張表來跟孩子說:“你今天讀了幾篇故事,就有幾張貼紙在面喔!”

  但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一起閱讀,或者說故事給他聽,但說故事時聲調一定要誇張,要有抑揚頓挫,孩子才會覺得好玩,而不是用平淡的聲音,小朋友一下就會跑掉了。

  或者可以用手偶來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或是帶他們去看與書中有關的兒童劇,使其對內容熟悉,自然而然會喜歡閱讀拉。

  6、音樂

  要培養音樂素養,平時在家的時候就得放不同的音樂給孩子聽,多聽一些不同的旋律,可以刺激腦部對音樂的靈敏度。如果再加上樂器就有趣了,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敲擊樂來玩起,那是孩子從一歲開始就很喜歡玩的遊戲,家裡不一定要有真正的樂器,只需要牛奶罐或者水桶,翻過來就可以當鼓來敲了。

  7、繪畫

  平常帶孩子到大自然去寫生,透過看到的東西來畫,可以加強對於顏色的敏感度,如果是在家裡,就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引導孩子畫出故事中的東西,運用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畫出海底世界、畫出森林裡的動物等。

  還可以用各種素材教孩子玩貼畫的遊戲,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素材與教具愈多的遊戲及課程,愈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但是小一點的孩子,卻是愈單純愈好,以免他們手忙腳亂。

  8、體能

  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跑跑跳跳的,所以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及手腳協調,還可以透過各種親子游戲,讓彼此的關係更密切,對於置身在大都會的孩子來說,呼吸新鮮空氣,看看山、看看海,對於所有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9、智慧

  從小小孩開始,就可以買一些益智玩具讓孩子玩,讓他們想辦法瞭解玩具的玩法,例如積木、拼圖、串珠子、走迷宮之類的,不但可以讓他們多動動腦,還可以培養耐心及邏輯概念。再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學下象棋、跳棋了,這種非學術性的活動,可以讓他們對課堂上的事情也變得有耐心。

  10、創造多元學習環境

  孩子在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真正的興趣,家長可以讓他們多方面地嘗試,一定要多給他們學習的機會,所謂“多元智慧”就是要多元地發掘孩子的潛能,不只是語言、不只是數理,尊重他們的選擇,使他們盡情的發揮,孩子會有多元無限的發展機會,只要對於有興趣的東西,他們一定會發揮的更好。

1.如何培養孩子學習小提琴的興趣

2.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心得體會

3.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4.如何培養孩子畫兒童畫的興趣

5.父母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