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燈籠的功效與作用

  錦燈籠為中國傳統中醫的特有藥物,那麼你知道中藥錦燈籠嗎?是什麼?錦燈籠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錦燈籠的簡介

  【別名】:燈籠草,燈籠泡,燈籠果,鬼燈籠,苦燈籠草,天燈籠草,金燈籠,金燈草,金燈,燈籠兒,掛金燈,葉下燈,打頭泡,打額泡,打卜草,打撲草,爆卜草,荷卜草,荷撲,泡泡草,響鈴子,鈴兒草,泡子草,撲撲子草,天泡草,心不幹,紅姑娘,紅娘子,花姑娘,姑娘菜,姑娘花,酸漿,酸漿稞,酸漿果,酸漿巴子,漿巴子,香漿巴子,醋漿,寒漿,苦酸漿草,苦耽,皮弁草,珊瑚架,珊瑚柳,九古牛

  【來源】:為茄科植物酸漿Physalis alkekengi L.var. franchetii ***Mast.***Makino的宿萼或帶果實的宿萼。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莖多分枝。葉互生,卵形至卵狀心形,長4~8cm。寬2~6cm,邊緣有不等大的鋸齒。花單生於葉腋;花萼鍾狀,5裂;花冠鍾狀,淡黃色,直徑6~10mm,5淺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斑紋;雄蕊5,花葯黃色;子房2室。漿果球形,綠色,直徑約1.2cm,外包以膨大的綠色宿萼;宿萼卵形或闊卵形。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採集】:秋季果實成熟、宿萼呈紅色或橙紅色時採收,乾燥。

  【性味】:性寒,味苦。

  

  1、清熱解毒

  錦燈籠味苦,性寒,入肺。具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常被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療效顯著,可謂是治療咽痛之良藥。常配伍山豆根、桔梗、牛蒡子等同用;也可以單用,在治療時可將錦燈籠磨成粉狀,用開水送服,注意在服用時還要把藥末用醋調勻後直接敷在咽喉的外部,服用幾次後,症狀比較會緩解。

  2、利尿通淋

  錦燈籠苦寒降洩,具有利尿通淋之功效。常配伍車前子、木通、萹蓄、金錢草,用於治療小便短赤,或淋瀝澀痛等症。

  錦燈籠的食用方法

  1、錦燈籠草研末,開水送服,同時以醋調藥末敷喉外,可治熱咳咽痛。

  2、錦燈籠葉直接貼瘡上,可治痔瘡。

  3、用錦燈籠果實五兩、莧實三兩,馬藺子***炒***、大鹽榆白皮***炒***各二兩、柴胡、共同芩、栝樓根、閭茹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湯送下,可治腸胃伏熱。

  4、錦燈籠鮮果搗爛外敷,或乾果研末調油外敷,可治療天皰瘡。錦燈籠果實5個,木瓜片4片,大棗10枚,車前草2棵,水煎服,日1劑,連服7天,後改為隔日1劑,治慢性腎炎,一般服20劑可愈。

  錦燈籠的用藥禁忌

  錦燈籠藥性寒,涼,孕婦忌用,以免造成墮胎;另外,凡脾虛洩瀉及痰溼盛者忌用。

  錦燈籠泡水喝的好處

  如果你咽痛音啞、肺熱咳嗽,不妨試試用錦燈籠泡水喝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很快的緩解症狀,此外,胖大海、麥冬等也是滋陰清熱比較好的選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