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的基礎知識

  古典吉他的學習意識有基礎知識的,如何才能學好古典吉他呢?小編為你帶來了“”的相關資料,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學習古典吉他的基本知識

  1. 音色的好壞

  基本上在於選擇指肉或是指甲觸弦。

  指肉觸弦的音色厚實圓滑但比較模糊不清,指甲觸弦則單薄尖銳但比較精楚可辨。多數人喜歡的是David Russell那種厚實的聲音,那麼在選擇觸弦時就要以指肉為主指甲為輔,在過弦時是先過指肉再過指甲。

  2.音色的厚實程度

  要點是"觸弦面積

  2. 第一點:觸弦點,角度及面積:

  手指入弦的位置***觸弦時手指第一個碰到弦的地方***是用手指的左側或右側或中間的指肉,每種入絃聲音都不盡相同。手指觸弦的角度,越平行絃聲音越厚,越垂直絃聲音越薄。

  其實最根本就是手指入弦至離弦的所經過指肉的面積,觸弦的過程中所經過的面積越大聲音越厚,所以觸弦點和觸弦角度的影響音色的原因即在於此。

  第二點:速度及力量:

  觸弦時下壓弦的深度,也就是手指將弦往斜下壓入.弦震盪時前檢視看到的軌跡畫出的截面積越大聲音越厚,所以最適合的震動是弦在打圓而不是左右晃動。

  另外手腕的角度***手掌與手臂的夾角***,角度越大聲音越厚,角度大時***例如180度***,手指在做出勾絃動作時,指尖的自然動作就能用一種比較類似由上而下的壓入弦的動作,而角度小時***例如90度***,指尖的自然動作反而只能做由下而上拉弦的動作。

  所以,過弦速度快,面積自然比較小,聲音自然就變成較薄,反之亦同。加大力量,弦被壓入較深,音量自然比較大,音色自然比較厚,反之亦同。

  第三點:指甲:

  指甲當然會影響到音色,但基本上除非你的指甲相當厚,否則純粹只是在觸弦完成時順勢划過去的被動角色,厚實音色主要還是來自指肉。修指甲時只需要去掉綾角,不會卡到,觸弦順暢即可。

  探討指甲所造成音色的影響,原理也是經過指甲的面積大小;於出弦的那一點的指甲如果修成劃過弦時和絃形成一種銳角,聲音就會尖銳,形成鈍角,聲音就會混濁。指甲形狀修成可讓弦經過較多或較少的指甲,聲音亦有濁銳。比較好的選擇是修成適當的聲音明亮度,不過份尖銳或混濁

  3.右手的放鬆

  很多演奏吉他的人,只注意左手的放鬆,卻忘記了右手也是一個需要放鬆的地方。放鬆的主要問題:手指***或手掌***張力的過份緊張,手指彈弦之後沒有放鬆。一般而言,右手的手指在撥完弦之後要回到原本的位置,並不是刻意,而是出力完,手指會自然的回去原本位置的地方。

  可以做個實驗:將手拿起來自然的放鬆,然後任一手指可以用點力向掌心內彎曲,然後出力之後立刻放掉力氣,會看見手指會很自然的回去原本的位置***或相當近似***,故撥絃亦同。

  如果要得到比較好的音色,比較大的音量,勢必要將弦在撥絃的時候將弦向下壓入,或者使用止弦,這些動作容易使手指產生僵硬,更要注意觸弦之後的放鬆,要緩慢練習到輕鬆自然的完成。

  4.右手預備消音

  吉他沒有像鋼琴一樣的踏板裝置,所以在一些和絃變換時,沒辦法像鋼琴一樣利用踏板來防止前一個和絃的音滲入下一個和絃***如果和聲進行的目的不允許時***。那麼右手的手指可以用來充當消音器的角色。

  動作的順序在於:

  ***1***和絃變換前將手指放在想要消音的弦上。依情況,一條或以上。

  ***2***左手手指離開弦,至下一個目標。

  ***3***左右手手指同時壓弦及撥絃。如果有用來消音的手指不必撥絃,在撥絃同時仍可以置於弦上。

  要點:吉他是一種共鳴很強的樂器,我們彈出一個和絃,在消音同時,吉他會有和聲的泛音殘留,以及人類在聲音突然中斷時聽覺會產生暫留,所以當右手預備消音的動作相當快的時候,它可以用來防止音與音的中斷。當然不管在吉他或鋼琴上,因為時間差的關係,跳躍前後的兩個音不可能完全連線,但好的演奏者依然可以使樂器歌唱。

  5. 旋律的要素

  音樂不單純是樂句進行到這裡要大聲,到那裡要小聲,同時也要注意到旋律的進行,不論大聲小聲,在其範圍內,旋律依然有高低起伏。先撇開音色不談,基本上旋律是一種流動的狀態,可用力度來表示,例如:將所出力量由大到小分為1至 10,我們可以將一段音階彈成4-5-6-7-8-9-10-9-8-7-6-5-4,就是由弱到強由強至弱。以此類推,用座標來比喻,就像我們畫出來各種的曲線,X軸是時間,Y軸是力度,我們可以把旋律演奏成那樣。同理,音色根據厚薄亦同。

  當然音樂是一種感覺的表現,但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手指並不會將心中的聲音自動轉變成手上的觸弦。音樂所需要的觸弦非常細膩,必須細心注意手指的觸弦感,要用它控制整個旋律的走向。讓心中想的和實際彈的一樣非常不容易,在練習時要依照慢速度的原則,事先在心中考慮好,然後仔細的聽,仔細感覺指尖所彈出的每一個音是否和想象一樣。

  6. 右手跨弦

  所謂跨弦,舉個例,用i指彈第三絃,接著用m指彈第二絃,最後用i指彈第一弦,就會發現到最後的步驟有跨弦的情況產生。

  依照正常人的生理,跨弦可能有以下幾種方法:

  1. 將手腕向離開面版的方向拉高,手指會自然伸張,可以自然的彈到其它弦。

  2. 直接改變手腕的角度,由垂直弦至平行弦,可以自然的彈到其它位置的弦。手指觸弦的角度也會隨手腕角度的變化而變化。

  3. 手指觸弦的角度不變,手腕的角度改變,以手臂*在吉他上的點為支點,利用手臂位置的拉高或降低的改變,可以自然的彈到其它弦。

  4. 手指觸弦的角度不變,手腕的角度不變,改變手臂上*在吉他上的支點位置,來回滑動,可以自然的彈到其它弦。

  5. 不在意手腕手臂,手指直接伸長縮短去彈要彈的弦。

  在此只列舉一般常見的情況,依個人習慣的不同亦有差異。

  6. 右手的定位

  因為吉他是兩手並用的樂器,所以右手是左手一個重要的定位點,若是右手的觸弦不穩定,左手也容易失去方向感。練習或演奏時可以在手指裝上心眼,想象弦所在的位置,在彈出即將要被彈出的音之前,手指要儘可能*近弦。又手指在觸弦時,往往都會有一個反作用力,讓手腕手臂震動,這是自然放鬆的現象,但不要讓震動太過份表現出來,變成了搖晃。

  7. 輪指

  譜上所記載的拍子為p-a-m-i各一個單位的時間,但是實際上在演奏時,這樣的方法會造成a-m-i的旋律不連貫。可能比較好的方式是,i-p-a間各半個單位,a-m-i間各一個單位的時間,目的是為了讓a-m-i-p-a-m-i中i-a的的旋律連結起來。a指是輪指中第一個被聽見的音符,要調整好a指的位置以期得到最好的音色音量。演奏輪指時,避免手腕手指的不必要的晃動。

  古典吉他琴絃知識

  一、古典吉他的琴絃----尼龍弦

  如果說吉他象人的身體一樣是共鳴腔的話,那麼琴絃就是吉他的聲帶。吉他能不能發出優美動聽的聲音琴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古典吉他使用的是古典吉他專用的尼龍弦。

  古典吉他以前使用的是用動物腸衣製成的腸弦,稱羊腸弦或貓腸弦。腸弦的均衡性、張力、音量音準均不穩定,易受天氣變化和溫溼度影響,容易磨損和斷裂,而且價格昂貴,不易製作。二十世紀中期在偉大的吉他大師塞戈維亞的倡導下,美國吉他製作家奧古斯汀於1947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批尼龍琴絃。此後,古典吉他尼龍弦在大師塞戈維亞的率先使用和推崇下,很快完全取代了腸弦,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使用。尼龍弦的發明與使用是古典吉他發展史上的又一次**,為古典吉他在世界範圍內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尼龍弦的高音三絃是由尼龍拉制而成,一般為無色透明,晶瑩透亮。優質琴絃往往透明、光滑、柔軟,劣質琴絃由於使用劣質尼龍往往灰暗發白,粗硬不易彎折。低音三絃裡面是無數根很細的尼龍纖維,外面纏繞著金屬纏絲。初學者常會把尼龍弦的低音弦與吉他鋼弦混淆,它們外觀相同,但是隻要檢查一下琴絃的末端就能區別開來,尼龍弦中間是尼龍纖維,而鋼弦則是鋼絲。優質的尼龍低音弦纏絲均勻,銀色鍍層發亮,同時又柔軟易於彎折,劣質的尼龍低音弦纏絲鬆散,鬆緊不一,甚至用手就能感覺出來琴絃不圓或粗細不均。由於纏絲鬆散往往形成不規則扭曲而不是自然捲曲,並且鍍層發暗、發黃容易磨掉或脫落。琴絃粗硬不易彎曲。

  琴絃的好壞不但影響音準和音色,對於演奏的舒適與方便,即手感也會有很大的影響。請儘可能使用優質琴絃。著名的古典吉他尼龍弦品牌有美國的D’Addario***達達里奧***, Augustine***奧古斯丁***,Aranjnez***阿蘭胡埃斯***和La Bella***拉•貝拉***,法國的 Sararez***薩瓦列斯***等。國內目前尚無可推薦的品牌,但一般的初學者,如使用不分古典、民謠的“普及琴”,可使用較便宜的“紅棉”牌尼龍弦***每套約15元***,,國外優質尼龍弦價格不菲,但是同牌子的低標號的

  弦往往能便宜一些,如能買到名牌廠家的散裝弦則會更便宜。請大家選擇琴絃時儘量購買名牌廠家的產品,因為市面上常有一些印有英文封的雜牌琴絃出售,這種琴絃常常音量、音準欠佳,手感不好,而且壽命很短,買這種琴絃儘管便宜一點,但損害聽力,彈奏不適,影響學習的樂趣。因此,還不如買較貴的進口名牌琴絃,其音色、音準及手感等方面表現俱佳,使用壽命更長也更合算。

  學習者應特別注意,琴絃都是有一定的使用壽命的,使用到一定程度的琴絃由於磨損與長時間拉伸,肯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音不準、音色變差、聲音發悶***尤其低音弦更甚***、手感不適、和聲不協調等情形,所以千萬不能等到琴絃生鏽或彈斷了再換。琴絃的壽命還取決於琴絃本身的特性、演奏者每天彈琴時間的多少、吉他本身張力的大小甚至還取決於演奏者的技術與右手指甲的拋光程度和環境、氣候、季節和溫溼度狀況。一般來說,一套琴絃連續使用一兩個月就該換新弦

  了。

  還應特別注意的是,吉他是一個十分精密的受力體,張力的細微變化都會給吉他帶來影響,而且越好的吉他越敏感。一把合格的吉他在設計製作時已經考慮了琴絃的張力,所以當我們換好琴絃調至標準音高後,就不用經常鬆弦,如一兩月至半年不彈也不用完全鬆掉,只需鬆掉一兩根琴絃或每根弦各降低半音即可。當然若半年以上不彈就要鬆弦。同樣的道理,三合板吉他以外的高階吉他在換弦

  時不應該全部卸下再換弦,而是應該一根卸下調好音後再換下一根,否則,劇烈的張力變化會給名貴的吉他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害。

  最後要說明的是,名牌琴絃都有不同的型號,這些不同型號的琴絃有著不同的張力,其特性和用途也不同。為了從外表上 加以區分,便有了黃色、黑色、紅色等不同顏色的尼龍弦。對於演奏家來說,同一把吉他要選擇不同的琴絃用以表現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

  總之,作為“吉他聲帶”的琴絃是你自始至終需要關注的。

  二、琴絃品質的構成因素

  當我們在決定要購買何種琴絃時,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吉他的特點、演奏風格

  以及你想要獲得的聲音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是對琴絃知識的一個基本介紹,希望對您的決定有所幫助。我在這裡儘量避免使用一些專業詞或是給人以做廣告的嫌疑,而是把注意力就集中在對所有琴絃都適用的普遍特性上。應該提醒您注意的是,這些介紹都是廣義性的,不排除有很多特例存在。多數情況下你必須嘗試不同的品牌甚至把不同品牌的低音和高音弦混用以達到你所追求的效果。

  1. 好的琴絃應該具有好的音質、定弦快、音高穩定、良好的可演奏性***手指有安全感,琴絃反應敏銳***以及長的壽命***如果你一天彈琴2小時,那麼琴絃應該大約

  可使用3個月***。

  2. 不同品牌或是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的琴絃,通常是廠商們試圖在上述5個方面追求更高可能性的結果,或者是他們試圖在某個特定方面有不同表現***如明亮或柔美的聲音等等***。他們通過調整琴絃的組成材料***增減低音弦中銀的含量或是高音弦中碳的含量等等***以及工藝流程來實現他們的目標。琴絃的製造並不是一個精密科學,每個牌子的琴絃都有它獨一無二的特性,也都有好和不盡人意的地方。沒有任何一家廠商生產的琴絃是最好的或是完美的。

  3. 聽取別人的意見是個很好的主意,但是要注意,不同的人在評價琴絃時會有不同的標準。比如說,一個樂器製作家一般會比較偏愛沒有太多特色的琴絃***既不要太明亮也不要太柔美***,這樣才可以突出吉他本身的特性。而一個演奏者則常常有自己特定的聲音選擇***如樸實的低音、明亮的高音等等***。而這些喜好並不具有絕對的美學標準***使用者的審美標準也可能有變化***,它取決於吉他本身以及演奏者的風格。因此,一套中規中矩的琴絃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4. 琴絃的張力是一個大的方面,有很多可說的東西,張力對於琴絃來說是必須的,我們依靠對張力的調張使琴絃達到不同的音高,一般說來:張力的等級一般分為超低、低、中等、高、超高五個級別。

  一條弦上的張力等級取決於廠商所確定的標準長度***比如達達里奧是648毫米,如果琴絃裝到吉他上後,使用長度超過了648毫米,那麼就會需要更高的張力,如果少於648毫米,那麼需要的張力就會比較小,因此,在考慮琴絃張力時,不要忘了不同的標準長度***。

  *琴絃張力等級是由製造商在固定的有效弦長***上下弦枕之間的長度,標準為650mm,兒童琴、女士琴有效弦長會小此,也有長過此標準的***下確立的。如果同樣的琴絃安裝在兩把不同的吉他,一把是650mm有效弦長,另一把是660mm有效弦長,假設650mm有效弦長的吉他裝配的是中張力的琴絃,在660mm有效弦長的吉他上則會變得拉力更大。中張力的琴絃在有效弦長變長的吉他上張力會接近高張力琴絃。所以,在考慮琴絃張力的同時,也請考慮你的吉他的有效弦長。大部的琴絃製造商採用650mm***或者648mm——取決於測量弦長方式的不同***作為標準來確定琴絃的張力等級。

  *張力越高的琴絃越粗。

  *琴絃越粗,聲音越柔美圓潤。

  *材料越硬聲音越明亮***如碳高音弦***。

  *張力越低按弦越舒適,但也增加了打品的可能性***當然,打品的問題主要還是看吉他本身***。

  *張力越大並不意味著音量越大。張力較高的琴絃會振動得更加猛烈,但是這種振動的形式在音量方面並不起主要作用。吉他本身,尤其是它的內部構架在這方面扮演著重要得多的角色。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套超高張力的琴絃很可能由於給面板施加了太大的壓力而使面板開始阻礙聲音的發出。

  *不同品牌弦的實際張力各不相同,如薩瓦的中張力相當於達達的高張,薩瓦的高張力相當於EJ44 超高張力。

  *在考慮使用超高張力琴絃時,一定要先向您的吉他的製造商核實一下您的琴對於琴絃張力的承受能力。很多製作家都不會推薦您在他們的吉他上使用超高張力琴絃。長期使用超高張力琴絃可能易使琴面板過度變形,喪失應有的彈性。

  *大多數演奏者都會對中等張力、高張力或者中等和高張力混用的琴絃感到舒適。我不推薦大家使用低張力或超低張力的琴絃,因為它的聲音之薄肯定超出了大多數演奏者的想象。***不過,低張力或超低張力的琴絃裝配到諸如660mm,665mm有效弦長的吉他上,或許會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