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很痛的緩解方法

  頭痛是生活中常見的症狀,而頭痛起來是令人難受的事情。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之常用方法

  1.1、按摩頭部:對頭部進行力度適中的按摩,是緩解頭疼的有效方法。太陽穴是頭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來按壓,可以用拳頭在太陽穴到髮際處輕輕來回轉動按摩。

  1.2、冰袋冷敷:將冰塊放在冰袋裡或用毛巾包好,敷在頭疼部位。

  1.3、服絲、苦瓜藤:絲瓜藤、苦瓜藤炒枯碾末,每次用開水送服10~12克。

  1.4、白蘿蔔汁滴鼻:鮮白蘿蔔一個,搗爛擠汁,滴鼻。在滴液中也可溶入冰片1.5克再用。滴後應保待20分鐘內汁不外流,1日2次。

  1.5、蔥姜泥敷痛處:鮮蔥3條,姜皮半酒杯,酒槽1杯,共搗拌勻,敷於痛處。

  1.6、熱水泡雙手:潔淨熱水一盆,把雙手浸入。水量以浸過手腕為宜,並不間斷地加些熱水,以保持水溫。浸泡半小時後,痛感可減輕,甚至完全消失。

  2、之食療偏方

  當頭痛或工作疲勞時,先喝一杯溫開水,或洗一次臉,然後做頭部按摩:

  2.1、按摩太陽穴:太陽穴是偏頭痛按摩的重要穴位,可以用拇指來按壓,也可以用拳頭在太陽穴到髮際處輕輕來回轉動按摩。或用雙手中指對太陽穴轉圈揉按; 在按摩時,在太陽穴塗點風油精,會加強止痛效果。

  2.2、按摩風池穴: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按揉後頸部的頸窩***風池穴***,可緩解頭痛。

  2.3、輪刮眼眶:眼眶上有太陽、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骱、承泣等重要穴位,通過對眼部周圍穴位的按摩,使眼內氣血通暢,消除睫狀肌緊張或痙攣,治療眼疲勞性頭痛。 方法: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按住太陽穴,以左右食指第二節內側面輪刮眼眶上下一圈,上側從眉頭開始,到眉梢為止,下面從內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後下,輪刮上下一圈。

  3、之食療偏方

  3.1、白芷30克,荊芥30克,防風15克,人蔘30克,川芎15克,紅花15克,桃仁15克。將上藥研末,煉蜜為丸,每丸6克。每次一丸,每日兩次,服藥時以荊芥煎湯沖服為佳。適用於血虛型頭痛。

  3.2、天麻20克,白芍30克,鉤藤30克,川芎30克,細辛12克,藁本15克,石決明50克。水煎,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3.3、蟬蛻10克,菊花20克,赤芍、蔓荊子各15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全蠍10克,穿山甲10克,蜈蚣3條。水煎服,每日一劑,日服兩次。適用於頑固性頭痛。

  3.4、全蠍、蜈蚣、殭蠶、地龍各等份,研為細末。每次2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適用於瘀血阻絡型頭痛。

  常見頭痛的症狀

  1、偏頭痛:發病率最高,在中、青年人群中發病尤其多,典型偏頭痛病人多在青春期發病,大多數還有家族史。20%的偏頭痛病人發作時有先兆,比如情緒低落、“眼前冒金星”等。表現為從一側眼眶後部開始,逐漸加劇並擴充套件到半側甚至整個頭部。疼痛通常是脈搏式跳痛。當情緒波動、喝酒或月經來潮時特別容易誘發。維持時間一般不會超過3天。

  2、緊張性頭痛:通常在情緒焦慮或憂鬱、緊張時發作,頭、頸、肩胛的位置不當也會引發。疼痛位置大多在後枕部和頸部,有時是額頭疼,呈持續性的鈍痛,頭部還可能伴有緊箍感和重壓感,一般在起床後就會開始頭部不適,頭疼逐漸加重或長時間維持疼痛。

  3、三叉神經痛:常在刷牙、洗臉、吹頭髮、說話、打呵欠時突然發生單側頭臉部的劇痛,每次疼痛發作時間比較短,從數秒鐘到數分鐘都有,停止得也很突然,還會引起同側面部肌肉抽筋、眼結膜充血和流淚等症狀。

  引起頭痛的原因

  1、首先要排除某些腦部的器質性疾病,如腦腫瘤、腦炎等,當然只有一少部分人的頭痛是由這些疾病引起的,且症狀比較明顯,容易排查。

  2、這種頭痛通常是由於生活無規律、睡眠不足、工作壓力大、用腦過度造成的。消除這種頭痛的最好辦法就是改掉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做到勞逸結合。

  3、緊張性頭痛屬於複發性頭痛,每次持續數分鐘至數日。典型症狀是壓迫緊繃的感覺,頭痛發生的位置在頭的兩側,疼痛不會因為身體活動而加劇,也不會有噁心的現象,但會有畏光或怕吵的症狀,有時也會有頭暈的症狀。情緒因素能促使緊張性頭痛發生和發展,生活事件如親人死亡、高考落榜、失業、失戀、婚姻關係緊張或破裂、人際關係緊張等,會給人帶來痛苦和煩惱,使人產生焦慮、壓抑等情緒反應。機體在難以適應這種突然變化,或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時,很容易導致此種頭痛。

  4、工作或生活環境中噪音高、光線過強、有異味刺激等都會刺激大腦皮層,使大腦產生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