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健康保健原則

  隨著人們對保健養生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通過鍛鍊來養生。特別是到了冬天,為了增強抵抗力,很多人都不懼寒風,會堅持鍛鍊。這種保健意識雖然很值得提倡,但是冬季進行鍛鍊還是不能拿健康開玩笑的,很多情況下堅持鍛鍊不但沒好處,甚至對健康有反效果。

  

  別和強風“較真”

  。同樣的溫度下,如果有風,會讓人感覺更冷。風吹在面板上相當於環境溫度降低8攝氏度。嚴寒讓面板乾裂,脂化層蛻變,還讓膝部寒冷,指、趾僵痛。研究發現,膝部面板溫度下降的速度是胸部的20多倍。人在嚴寒酷冷之中,基礎代謝率會增加10-20%。加大運動量,也主要用於禦寒,難於達到健身效果。因此,在嚴寒刺骨的強風中鍛鍊,近似自虐,有悖於健身、娛樂的原則。

  別和霧霾“較真”

  由於大氣汙染嚴重,現在的霧氣早已不是單純的水蒸氣了,空氣中懸浮的煙、塵埃等微粒往往混雜其間,成為凝核,俗稱為霾。霧霾對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會誘發鼻炎、支氣管炎、哮喘等發作。霧霾嚴重時,對呼吸道黏膜會產生損傷,降低屏障和防禦作用,使一些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入,導致肺部疾患。所以,在霧大霾重的天氣裡,在家裡做些室內運動就可以了。

  別和感冒“較真”

  冬天氣候多變,是感冒多發季節。患感冒,身體會感到疲乏無力,如有發燒,更會加重體能損耗。此時運動代謝增強,無助於感冒的痊癒。此外,冬天感冒了,免疫系統處於應激狀態,運動會加重免疫系統的疲憊,降低機體抵抗力。一些本來可以由免疫系統消滅的病原菌,反而會繁衍、生長,引發肺炎、心肌炎、菌血症等嚴重疾病。

  別和過熱食物“較真”

  寒冬時節,人在運動時四肢軀體的面板以及心、肺,甚至消化道黏膜及周圍組織,都處在冷適應狀態。運動後如果馬上吃較熱的食物,消化道黏膜會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招致微血管破裂、出血。特別是中老年人的組織、臟器適應功能減退,應變能力差,血管脆性增加,黏膜損傷、出血的可能性會更大。尤其是冬天是心腦血管病高發時期,無論舊病還是新患,都要格外注意。

  39健康網溫馨提醒,冬天鍛鍊身體,建議大家最好選在傍晚時分最好,因為雖然早晨空氣要新鮮些,但是早晨的霧氣中有很多都帶有雜質和有害物質,此時建議大家避開晨練;晚上找一處空氣新鮮點的地方鍛鍊最好,只要不影響周圍人的作息,對健康好處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