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舞的基本介紹
巴渝舞是古巴人在同猛獸、部族鬥爭中發展起來的一種集體武舞。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就是由巴人組成的"龍賁"軍,執看挺仗,前歌後舞,"凌殷人倒戈",從而取得勝利。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巴渝舞簡介
巴渝舞是西漢初年從西南地區賨人***板盾蠻***那裡傳來的舞蹈。漢高祖劉邦在平定三秦時,招募了一批賨人作前鋒,賨人勇猛善戰,其風俗又善舞,劉邦便命樂工學習和改編了他們的舞蹈,因為賨人生活於巴郡渝水一帶,所以就稱此種舞蹈為 巴渝舞.巴渝舞傳入宮廷後,成為宮廷舞蹈,用來在宮廷宴會上表演軍旅戰鬥的場面,歌頌帝王功德,是漢代著名雜舞。表演時,舞者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唱賨人古老戰歌,樂舞交作,邊歌邊舞,舞者有36人,是群舞。由於這種舞蹈是武樂舞蹈,漢哀帝罷樂府後,對巴渝鼓員36人仍認為不可罷,交由大樂領屬,將它列入雅樂舞蹈的系統。其伴奏樂器以銅鼓為主,配合擊磬、搖鞀、撫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臺本歌曲》、《行辭本歌曲》等4篇。巴渝舞發展到魏晉,已完全變成廟堂祭祀性質的舞蹈。巴渝舞在我國古代舞蹈藝術中佔有較重要的地位。
巴渝舞歷史淵源
巴渝舞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戰前舞,即武舞。《左傳》載3000年前"周武王伐紂,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故曰:武王伐紂前戈後舞。"這裡對"巴師歌舞"並未命名,直到秦漢相爭時漢王朝再次將此舞用於戰鬥之中,在衝鋒陷陣時"銳氣喜舞,武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舞也,乃令樂人習學之,今所謂巴渝舞也。'"這是"巴渝舞"之名在史書上正式提出。漢高祖為什麼把這種戰前舞命名為"巴渝舞"?有關巴渝舞之源眾說紛紜。董其祥教授在《巴渝舞源流考》中,把"巴渝舞"之源結論為:"重慶北部四川東北部嘉陵江支流渝水***今名流江***一帶居住過一種少數民族 人***巴人的一支***,或稱板木盾蠻,又稱獠人,創造了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它發源於巴郡渝水流域,故名為巴渝舞。"另有胡巨集基先生《解讀巴渝舞》認定"閬中市保寧鎮為巴渝舞之鄉。"晉人郭 註釋"巴渝"一辭說:"巴西閬中有渝水,獠人居其上,皆剛勇好舞,漢高祖之以平三秦,後使樂府習之因名巴渝舞也。"
巴渝舞4篇舞曲
一曰矛渝,二曰安弩,三曰安臺,四曰行辭。巴渝舞的基本形式是"執仗而舞"。"仗",兵器,"執仗"即執干戈;伴奏則是擊鼓。班固《漢書》載:"巴渝鼓員,三十六人"。他講的是宮廷燕樂的巴渝舞,征伐戰場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戰鬥,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陣前拼殺者,執看挺戈,大聲呼呵,後面伴奏者,則擊鼓頓足,以增威勢,這就是史書所為的"前歌後舞"。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這樣描繪巴渝舞的壯觀場面:"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山谷為之蕩波。"為了"耀武觀兵",朝廷接待"四夷使者",便常常表演巴渝舞。
巴渝舞是閬中渝水土著巴族賨人所創造的民間舞蹈。賨人天性勁勇,俗喜歌舞。漢高祖劉邦伐三秦建大漢時,被募為漢軍前鋒。他們那種"巴師勇銳,歌舞以凌"的氣勢和戰鬥力,贏得了漢高祖的喜愛,並將宗人的戰爭武舞取名為"巴渝舞",引進宮廷,歷經魏、晉、南北朝,至唐代,雖曾數易其名,仍盛演不衰。唐以後,"巴渝舞"在宮庭中銷聲匿跡,名不見經傳了。但在民間仍在世代承傳,歷經演變,原始的武舞演變成祭祀性舞蹈和慶典性舞蹈。留傳至今的"八仙鼓"***又名"巴象鼓"***即是歷經演變的"巴渝舞"的一種表現形式。"八仙鼓"為長柄雙面獸皮鼓,鼓面繪有八仙或圖騰圖案,直徑約30--40釐米,鼓柄約120釐米。八仙鼓舞多為10人以上的群舞,適宜廣場表演。表演時,沙鑼一道,鼓手隨後,一面擊鼓,一面吶喊,不斷變換隊形,浩浩蕩蕩,威武雄壯。
1955年,閬中組隊參加四川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獎。1991年,閬中市組織300人的"八仙鼓"表演隊伍,參加南充第二屆絲綢節開幕式表演,引起轟動,獲得獎勵。2001年市群眾藝術館蒲公英少兒藝術團演出的以八仙鼓舞為素材的創作舞蹈《巴鼓新韻》,參加四川省舞蹈大賽,獲得編導和表演兩個一等獎。為了研究"巴渝舞",1997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了由肖善生撰寫的《巴渝舞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