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的禮儀介紹

  中國茶文化是具體的茶事實踐過程,同時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認識的過程。那中國茶文化的禮儀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茶藝。“茶藝”一詞最早出現於七十年代的臺灣。通俗地說,茶藝就是泡茶的技藝和品茶的藝術。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藝為主體,因為只有泡好茶之後才談得上品茶。而泡茶又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正如丁文先生所說,技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便成為一門藝術。

  因此,我們不但要科學地泡好一壺茶,還要藝術地泡好一壺茶。也就是說,不但要掌握茶葉鑑別、火候、水溫、沖泡時間,動作規範等等技術問題,還要注意沖泡者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的藝術美感問題,“欣賞茶藝的沏泡技藝,應該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藝美。”“茶的沏泡藝術之美表現為儀表的美與心靈的美。

  儀表的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態、風度等;心靈是指沏泡者的內心、精神、思想等,通過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態、風度等;心靈是指沏泡者的內心、精神、思想等,通過沏泡者的設計、動作和眼神表達出來。”誠如蔡榮章先生所說,茶葉沖泡過程“本身也是一促發展表演藝術。”如果茶藝館的從業人員瞭解這一點,就不會將自己等同於一般飲食服務員,而是自覺在從事一項普及茶文化知識、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活動,是項很有意義的社會工作。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在漢代以後,因為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加強了,這種飲茶風氣慢慢向由巴蜀向東部及南部擴散,使得華中地區的飲茶變得如日常般正常。

  在西晉時期的上流社會對於茶到了崇尚的地步,如此也加強了長江中下游及東南沿海地區茶的發展,併成為了新的待客之道。

  在唐代盛世時期,茶文化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並開始了人工種植茶樹的技術,在飲茶方式上更是有了專門煮茶的方法;對於茶具也進行了系列化的分類。同時唐代有大量的關於茶詩佳作面世,所以關於飲茶也有了茶規。

  後來茶文化再經過了宋代、元代、明清代等發展和傳播,在我國已經慢慢形成了精髓的茶葉文化,並且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茶文化,也把茶帶出了中國。

  中國茶道溯源!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中國茶道文化與茶道禮儀中國茶道文化與茶道禮儀。毋庸置疑要,中國茶已是華夏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已成為流淌在這個古老民族軀體裡的悠久而青春的血液。中國茶道,就是中國人的良心和普遍人性。

  一份人類文化的形成,取決於生命意志的積澱和歷史時空的傳承。一部中國茶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茶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國人觀感世界與佛道儒一起頓悟的歷史。從神農氏開始的咀嚼,到陸羽的形神發展,我國就一直生活在茶香氤氳、茶道悠揚之中……

  《茶經》是一條漂滿色、香、味和氣的河,“茶聖”陸羽所用惟一原料就是茶,他讓《茶經》“千古流芳”,突破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的茶道境界,陸羽用他的生命寫成,中國茶文化從此更加鮮活起來。

  《茶經》是一部茶學百科全書,因為它囊括了有關茶的基本思想和知識;《茶經》是中國茶道美學的開始,因為它奠定了有關茶的科學和藝術的基礎。三卷《茶經》,三棵長盛不衰的中國茶樹,三杯溢滿中國思想和文化的清靈香茶,三軸透視中國人性和民族意志的巨集偉畫卷。

  中國茶的歷史,也是中國詩的歷史,詞的歷史。茶葉裡浸潤著唐詩的典麗浪漫,茶香就是宋詞的靈潤纏綿。如果說讀《詩經》是品茶,那麼欣賞《茶經》就是讀詩了。“琴棋書畫詩酒茶”,茶是自古以來文人學者的生命屬性。

  中國茶文化的社會功能

  當我們文化的各個層次及其核心部分之後,我們就可以明白茶文化與一般的飲食文化有著很大的區別,即它除了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茶道精神是在茶藝操作過程中體現的,是人們在品茗活動中一種高品位的精神追求。人們走進現代的茶藝館,並不是為了解渴,也不僅僅是為了保健的需要,更多是的一種文化上滿足,是高品位的文化休閒,可以說是一種高檔次的文化消費。經營茶藝館都,當然講究經濟效益,但同時也非常重視茶文化知識的普及和推廣,經常舉行茶藝表演,開辦茶藝知識講座和培訓,積極參與茶文化活動,顯示出自覺的文化積極性,這是其他餐飲業所不能比擬的。對在茶藝館從事茶藝工作的人員,在文化素質上的要求也要比餐廳服務員更高一些,她們除了服務顧客之外,還肩負著普及茶藝知識、推廣茶文化的高尚任務,應該具有一種使命感和榮譽感。

  那麼,茶文化到底具有哪些社會功能呢?前述的眾多有關茶道、茶德的論述,已包括這方面內容,也就是說,那些茶德所要求做到的,就是茶文化的社會功能,就是茶文化對社會的貢獻。

  唐代劉貞亮在《茶十德》中曾將飲茶的功德歸納為十項:以茶散悶氣,以茶驅腥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癘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禮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就是屬於茶道範圍。因此,除了增進人們健康、促進茶業經濟發展、弘揚傳統文化之外,還可以將茶文化的社會功能簡化歸納為下列三個方面:

  1. 以茶雅心——陶冶個人情操。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靜”、“儉”、“潔”、“性”等,側重個人的修身養性,通過茶藝活動來提高個人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

  2. 以茶敬客——協調人際關係。茶道中的“和”、“敬”、“融”、“理”、“倫”等,側重於人際關係的調整,要求和誠處世,敬人愛民,化解矛盾,增進團結,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

  3. 以茶行道——淨化社會風氣。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商品大潮洶湧,物慾膨脹,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於失衡,人際關係趨於緊張。而茶文化是各雅靜、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們繃緊的心靈之弦得以鬆弛,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以“和”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誠處世,以禮待人,對人多奉獻一點愛心,一份理解,建立和睦相處、相互尊重、互相關心的新型人際關係。因此,必然有利於社會風氣的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