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人生活宜忌與飲食調治

  哮喘是很常見的疾病,這類疾病對身體影響很大,那麼,是怎樣的?下面就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方法

  支氣管哮喘患者的飲食宜清淡,少刺激,不宜過飽、過鹹、過甜,忌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過敏性體質者宜少食異性蛋白類食物,一旦發現某種食物確實可誘發患者支氣管哮喘發病,應避免進食,宜多食植物性大豆蛋白,如豆類及豆製品等。

  飲食要保證各種營養素的充足和平衡,特別應增加抗氧化營養素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及微量元素硒等。抗氧化營養素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減少氧自由基對 組織的損傷,減少支氣管微量元素硒的方法預防哮喘,可見到患兒發作次數減少,通氣量增加。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在新鮮蔬菜及水果中含量豐富,微量元素硒在海帶、海蜇、大蒜中含量較豐富。

  防止呼吸道感染,調節免疫功能亦很重要,應注意季節性保暖,嬰兒應以母乳為主,母乳中含分泌型免疫蛋白抗體,能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

  哮喘病的發病機制

  哮喘的發病機制包括:目前還不完全清楚,包括:變態反應、氣道慢性炎症、氣道高反應性、氣道神經調節失常、遺傳機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經訊號轉導機制和氣道重構及其相互作用等。

  哮喘病的疾病症狀

  哮喘患者的常見症狀是發作性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症狀,少數患者還可能以胸痛為主要表現,這些症狀經常在患者接觸煙霧、香水、油漆、灰塵、寵物、花粉等刺激性氣體或變應原之後發作,夜間和***或***清晨症狀也容易發生或加劇。很多患者在哮喘發作時自己可聞及喘鳴音。症狀通常是發作性的,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

  很多哮喘患者在確診之前常常經歷很長時間的誤診過程,被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咽炎等,由於錯誤的診斷導致治療方案的錯誤,不僅延誤治療,給患者造成身體上的痛苦,也給患者帶來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經濟上的付出也白白浪費掉。

  哮喘是怎麼引起的

  吸入物吸入物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前者如塵蟎、花粉、真菌、動物毛屑等;非特異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職業性哮喘的特異性吸入物如甲苯二異氰酸酯、鄰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黴素、蛋白酶、澱粉酶、蠶絲、動物皮屑或排洩物等,此外,非特異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感染哮喘的形成和發作與反覆呼吸道感染有關。在哮喘患者中,可存在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的特異性IgE,如果吸入相應的抗原則可激發哮喘。

  食物由於飲食關係而引起哮喘發作的現象在哮喘病人中常可見到,尤其是嬰幼兒容易對食物過敏,但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引起過敏最常見的食物是魚類、蝦蟹、蛋類、牛奶等。

  氣候改變當氣溫、溫度、氣壓和***或***空氣中離子等改變時可誘發哮喘,故在寒冷季節或秋冬氣候轉變時較多發病。

  精神因素病人情緒激動、緊張不安、怨怒等,都會促使哮喘發作,一般認為它是通過大腦皮層和迷走神經反射或過度換氣所致。

  哮喘病會相互傳染嗎

  哮喘不是傳染病。自古以來醫內不治喘,即:到今天為止無論中醫藥、西醫藥,沒有可以治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效藥物產品問世。 肺不但是代謝器官,同時也是免疫器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雖然低下,但仍然有控制病情繼續發展、或康復的基礎。

  患者用藥,主要應為緩解症狀功能的藥物為主:止咳化痰、養肺理氣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炎、哮喘***達到充分控制、或治癒方法:

  保持生活空間長期潔淨,勤通風換氣***冬天也不例外***,關窗戶關門,致使室內空間汙濁,為呼吸系統感染創造了條件。遠離馬路等任何汙染環境、預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重度和極重度患者天天吸氧很重要——預防心臟因長期供養供血不足導致的併發症——心臟衰竭問題。 經常多做輕輕的深呼吸***喘大氣***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