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種植的技術有什麼

  魔芋具消腫散結、解毒止痛之功效。主產四川、貴州、陝西、甘肅、福建等省,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均可栽培。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魔芋種植的技術,一起來看看。

  魔芋種植的技術

  一、嚴格選地,土壤消毒,合理輪作

  ***一***選地:魔芋宜選擇半陰、溫暖、溼潤的地塊栽培,魔芋喜溫耐蔭,喜涼怕熱,不耐強光和雨澇,應選擇背風向陽,易排水,光照條件較好但又無強光照的半陰半陽的緩坡,山間谷地為宜,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和腐殖質的中性偏酸的沙壤土種植。

  ***二***土壤消毒:冬季深耕時,每畝用50公斤生石灰,甲敵粉或硫酸銅1公斤消毒土壤,敵百蟲1公斤殺滅地下害蟲。

  ***三***合理輪作:在魔芋種植中要採用合理輪作,一般輪作的間隔期3-4年,同時,在種植中還要注意不要與薯芋類、茄果類作物連作,減輕病蟲危害。

  二、選用良種,浸種消毒

  ***一***選種:選用高產優質、抗病、適應性強,富含葡萄甘露聚糖的魔芋品種,在種芋選擇上,應選擇球莖上埠平,芽窩小、芋頭形、色澤正常,形體飽滿、頂芽呈錐形、無損傷和病蟲害的種球作種芋。

  ***二***藥劑浸種:播種前選擇晴好天氣,晒種1—2天,然後用72%1000萬單位農用鏈黴素800倍液、40%福爾馬林5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浸種消毒30分鐘,晾乾後播種。

  三、適時栽種,規格種植,分類種植

  ***一***種植時間:選擇晴好天氣,魔芋在日均氣溫穩定在15℃後取出即可種植,一般是春分尾,清明下種,保證全生育期200天左右,海拔低的地方播種期適當提早,海拔高的地方播期適當延遲。切忌在陰雨種植,陰雨天種植土壤粘重,含水量高,土壤通透性差,種植後魔芋極易發病。

  ***二***種植規格:按照不同種芋大小進行分類分塊種植,50克和100克以上的種芋以林下拋坑和玉米地起壟套種為主,20-30克和10克以下的種芋以玉米地套種為主。

  1、種芋100g以上:種植規格根據地形以50×60cm,畝2200株為宜;也可採用玉米套種起壟栽培模式,魔芋種植規格為行距40cm,株距60cm。

  2、種芋50g以上:以玉米套種起壟栽培模式為主,魔芋種植規格為行距30cm,株距45cm。

  3、種芋20-30g:以玉米套種理墒栽培模式為主,4-5行魔芋2行玉米,魔芋種植規格為行距20cm,株距25-30cm。

  4、種芋10g以下:以玉米套種理墒栽培模式為主,5-6行魔芋2行玉米,魔芋種植規格為 行距15cm,株距20cm。魔芋種植行距不能少於種芋直徑×6,株距不能少於種芋直徑×4,下種時種芋略傾斜,以免芽窩積水引起爛種。

  ***三***種植方法。在魔芋的種植中,種植方法是影響魔芋產量關鍵因素之一,在種植過程中,用稻草或其它作物秸稈墊底、蓋種、覆蓋墒面十分重要。

  ***四***芽前除草:魔芋種植後出苗前,施用芽前除草劑如撲草淨、草甘磷、乙草胺等芽前除草劑可有效防除墒面雜草。

  四、科學施肥。

  魔芋是喜肥怕瘠,需肥力強的塊莖作物,在施肥中應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施足底肥,早施追肥。肥足,肥優才能滿足魔芋生育期營養的需要,魔芋在生長期缺肥,會導致病害和減產。魔芋吸收鉀的量最多,大約為氮素的2倍,施足鉀肥,能有效地促成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運轉,可健壯植株,增強搞病抗旱的能力,提高品質。

  ***一***種肥:畝施充分腐熟農家肥3000-4000千克,畝施鈣鎂磷肥或普鈣30千克,鉀肥10千克,三元複合肥20-30千克,一半作為溝***塘***的底肥一半作為蓋種肥。

  ***二***追肥:魔芋展葉封行前畝施三元複合肥20-30千克,鉀肥10千克,兌水澆施或撒施在距離魔芋莖基部10cm左右的地方,提溝土蓋嚴。在底肥施用不足的情況下,尿素作追肥每畝不得超過10公斤,?尿素施用過多地上部生長過旺葉色過綠披軟容易引發軟腐病,而且魔芋膨大倍數小,因此在魔芋的施肥中,尿素儘量不施或少施。

  五、適時採收、安全貯藏

  在70﹪的植株倒苗後15天收挖較好***一般在霜降節令至11月底***,500克以上***花魔芋***可作為商品芋銷售,500克以下的花魔芋塊莖可作為種芋存放。 種芋安全貯藏的方法是:先在乾燥之處貯藏芋種3-4天,然後用2:1的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物拌種,將種芋大小分級後,再用幹沙分層貯藏。或將種芋的芽眼向下,置於架空的籬笆或竹蓆上,對於繁殖田塊,可在羿年3月時再收挖魔芋,以降低種芋的感病機率。

  魔芋栽培技術要點

  1.種芋必須做防病處理。對種芋要求、把關不嚴,種芋帶菌不做防病處理就直接種入大田,也是一些農戶種植魔芋失敗的重要原因。

  預備做種的魔芋,一定要認真挑選,剔除畸形、感病的魔芋,選擇表皮光滑、皮色嫩黃、外形周正、芽眼飽滿、頂芽短壯、無破損、無病斑、無腐爛的魔芋作種。

  搞好播前處理,是防範魔芋種植後發病簡單有效的措施。具體處理方法有多種,一是選晴朗天氣,將魔芋種置於陽光下照射2~3天,利用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種芋表皮病菌;二是有草木灰的地方,可以將種芋裹稀泥漿後,用草木灰拌種;三是用含有叢枝泡囊菌根的營養強化平衡劑“恩益碧”浸種,通過促進根際有益微生物群落大量繁殖,改善魔芋根際微生態環境,增強魔芋的抗病、防病能力;四是將種芋用農用鏈黴素、多菌靈、福爾馬林、移栽靈等藥劑浸種消毒,殺死種芋所帶病菌。

  處理過的種芋,大小分級後,先在消毒過的苗床集中催芽育苗,再移栽到大田,可以確保苗齊、苗全、苗壯,減輕病害,提高產量。

  2.通過間作套種為魔芋創造適生環境。魔芋喜陰涼溼潤環境,不耐高溫強光。低山種植魔芋,夏季高溫強光是導致魔芋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種植魔芋除選擇適宜環境外,還可通過科學合理的間作套種,為魔芋生長創造良好的適生環境。一是可以在稀疏的闊葉林下套種,通過樹木為魔芋夏季提供遮陰降溫;二是可以與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間作套種,但要注意選擇抗倒品種,控制好種植密度,防止因作物倒伏給魔芋莖葉帶來損傷,或因田間通風透光不良、農事操作過於頻繁引發魔芋病害;三是可以與向日葵間作套種,其優點是既能在夏季為魔芋提供遮陰,又可通過打掉中下部葉片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打掉的葉片還可覆蓋在種植魔芋的地表,降低夏季土壤溫度;四是可以與紅薯套種,將薯蔓引至魔芋地表,利用匍匐地面的薯蔓降低土壤溫度,平衡土壤墒情。

  另外,在種植魔芋的地表覆蓋一層麥秸、稻草或其他秸稈,夏季可以起到降溫、保墒、抑制雜草等作用,對魔芋病害也可起到一定防治效果。

  3.儘量減少農事操作。魔芋根系分佈較淺,莖葉相對柔弱,過於頻繁的農事操作,容易給魔芋植株造成損傷,進而給病菌侵染和傳播帶來可乘之機,這一點與種植其他作物有很大差別。因此,種植魔芋管理不能過勤、過細,要在選擇適宜地塊、保證種芋質量基礎上,儘量施足底肥,多施有機肥,不斷培肥地力,同時深耕改良土壤,增強土壤通透性與保水保肥能力,降低病蟲雜草數量。魔芋種植後,要儘量減少追肥、中耕、除草、施藥等農事操作,以防範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