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跟女性健康有什麼關係

  就像愛衣服一樣,女性對鞋子也是偏愛,看到漂亮的可以隨意搭配衣服的鞋子總是不顧其他買下就穿。那麼不同鞋子與女性健康有什麼關係?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鞋子與女性健康的關係

  1、高跟鞋

  高跟鞋穿上後會使人體腳趾用力加大,並受到擠壓,使踝﹑膝承受的力量相應增大,腰﹑腹必須前挺才能保持平衡,這樣容易導致腰﹑臀部肌肉﹑韌帶勞損;而過高的鞋跟還使人體重心前移,著力點主要在前腳掌上,長時間穿會加速關節退化,甚至導致拇指外翻、拇囊炎等。建議:2—3釐米的鞋跟足以讓人看上去挺拔而有活力。

  2、鬆糕鞋

  人在行走時,腳後跟、大腳趾、小腿會形成三個支點,使人走起路來輕鬆平穩。而穿上厚底的“鬆糕鞋”,改變了人體正常的重心,使足弓喪失了穩定行走的平穩功能,容易崴腳,還會影響年輕女孩骨關節的發育,造成足弓畸形,引起骨膜的慢性勞損和鈣的流失,導致骨折。建議:鞋底厚度控制在6釐米內;走路要平穩,不宜進行爬山、跑步等劇烈活動。

  3、尖頭鞋

  尖頭鞋的鞋頭又窄又扁,在設計上存在缺陷,長期穿容易磨損腳部。而腳趾的互相擠壓,又可能導致足部“橫弓”、“中弓”部塌陷、陷肌,甚至導致腳趾變形、拇趾外翻、腳趾重疊等;長期穿還會引起足底纖維、脂肪增厚而長出“雞眼”,嚴重的還會引致腳骨變形,損傷膝關節和脊椎骨,尤其是23歲以下的女性。

  4、超薄平底鞋

  偶爾穿平底鞋有助於肌肉放鬆,但底子太薄的鞋,走路時會使重心過於靠後,有腳後跟砸地之感,震動還可傳到腦部;沒有鞋後跟的支撐力,也會增大患足底脛膜炎的風險,這種疾病會令腳後跟疼痛。建議:不要長時間穿,尤其不要連續數日穿同一雙鞋。

  選擇一雙舒適健康的鞋,可按照以下4個標準:鞋頭部分高一點,腳趾在鞋頭可以微微彎曲,有適度的空間活動;鞋前身及鞋腰部分堅固一點,避免左右晃動;鞋的寬度應有0.5釐米的活動空間;鞋後身皮質要軟,鞋後跟部分要硬,這樣才能保護雙腳。

  5、夾腳涼拖

  夏天時候市面上也出現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夾腳拖鞋了。但是夾腳趾的涼拖鞋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因為穿鞋的人在行走時腳前部因為缺少 力的支撐,腳趾自然而然地要在行進中夾住鞋,慢慢蜷縮成爪形。同時,由於身體重心傾斜到前腳掌,足弓關節過度受力,這樣會導致腳部疼痛併發炎,嚴重者形成 拇指外翻。另外,人們在穿夾腳涼拖時,為了平衡前傾的身軀,腰部自然後仰,久而久之,損傷脊椎。

  6、綁腿高跟涼鞋

  夏天還沒來,很多女性已經開始盤算著買長裙啦,可是長裙要配什麼鞋子?綁帶涼鞋夠優雅吧?可是綁帶涼鞋確是一種最中看不中穿的鞋子了。 不是小編騙你,你知道想想在繫帶子時,為了不讓帶子下滑,很可能會將小腿緊緊綁住,行進過程中血液流通不暢。結果把小腿勒出一節一節地你就知道為什麼啦。

  健康的鞋子要素

  1、鞋的後跟高度要合適

  女性們要選擇2-3cm的鞋跟來穿,因為這樣恰巧讓足弓處於一個舒適的狀態,可以讓人挺胸、收腹、提臀,使人看上去挺拔有精神。

  平底鞋卻令人走路的重心過於靠後,步行的時候腳後跟嚴重砸地,產生震動,而這種震動可以傳送到腦部,影響腦部。

  過高的鞋跟就會讓前腳掌上的腳趾、跖骨嚴重受力,並且人的重心易於向前傾斜。而又要保持身體的平衡,就很容易導致腰部、臀部的肌肉,韌帶受損。久而久之,腳趾就會變形。

  現實生活中,矮個子多穿以提高高度。實際上鞋跟的高度應與身高成正比,個矮的穿高跟鞋危害更大。

  2、鞋的鬆緊要恰當

  過緊的鞋會把腳擠壞,形成拇外翻。過鬆的鞋,鞋不跟腳,腳跟會過於用力﹑磨損而疼痛。由於四季穿的襪子厚薄不同,鞋子穿久了會變鬆﹑變大,甚至一天中腳的大小早晚都不同,因此用鞋帶來調節較為適宜。

  彎腰困難的老年人,可穿一拉就開的鞋。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千萬不可讓小孩穿過緊的鞋,否則會讓孩子的腳長成畸形。買鞋時要留出一點空間,腳長大後要及時更換鞋子。

  3、鞋的用料要講究透氣

  透氣的材料不僅不捂腳﹑舒適,而且還不易得腳癬。有的鞋透氣性較差,尤其是鞋底,儘管很結實,腳在裡面卻如同蒸桑拿。布鞋透氣最好,但不入大雅之堂,也不像皮鞋那樣結實。一雙好鞋遠比一匹寶馬之於騎士重要。對於一天要站9個小時以上的人來說,腳是最辛苦的了,配置一雙舒適的鞋再應該不過的了。

  既然鞋子是天天要穿的,那無論如何,保證舒服是最重要的哦。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