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房地產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對我國國民經 濟發展具有積極和消極作用。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對於樓市限購,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認為,房地產業聯絡著國民經濟體系內六七成的產業,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國內超過半數的就業,承載著全社會近80%的財富,完成了地方財政60%以上的收入,房地產是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因此國家鬆綁限購救市是一定要施行的。

“房地產需求原則上只擴大不縮小。所謂的地產泡沫就像傳說中的鬼,都說有,其實不存在。”董藩表示,未來房屋需求擴大的幾個方面,如城市大拆大建、人口持續增長、城鎮化程序加快、離婚率逐年提升等,都將催生買房群體,這是未來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強大力量。對於未來中國房價走勢,董藩認為,上漲將是常態。近期部分地區出現房價下跌的情況,是因為限購限貸政策的實行造成的。所以,在中國房價上漲將是市場規律。

房地產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房地產拉動了GDP的增長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1953—1978年,我國GDP年均增長6.1%,其中房地產業年均增長5%,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1.83%。1978—2005年,我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平均為4.1%,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2.1個百分點,其間我國GDP年均增長9.6%,房地產業年均增長11.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39%。

2.房地產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與國民經濟其它有關部門有著密切的聯絡。房地產開發建築成本的70%以上是原材料消耗,因此房地產發展能帶動建築、建材、冶金、紡織、化工、機械、儀表等50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家用電器、傢俱、裝修和裝飾等20多個大類、約2000種產品的生產。同時,它還能促進金融、旅遊、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3.房地產開發帶動了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 房地產開發增強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加快了城市化建設的程序。尤其是城市周邊和郊區的開發,使得這些地區的道路交通明顯改觀,供熱、供水情況明顯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

4.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 中國農村經濟的核心問題是人多地少,農村存在著龐大的富餘勞動力。中國農村富餘勞動力由於自身文化素質低,缺乏能夠依賴的技術和資金,他們從事的職業與體力勞動緊密相聯,從事的行業絕大多數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行業是建築業和工業,以及方便居民生活的服務業。

5.房地產業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房地產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壯大,已經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是中央與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對增加稅收、促進財政收入的增長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