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泥紫砂壺的鑑別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豈如陽羨一丸泥”。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方法。
紫泥紫砂壺鑑別選購
一看,真紫砂壺的紋理清新、圓潤,視覺有亞光的效果,有眾多分佈均勻的細小類似金屬光澤的顆粒。有的手工壺內壁,有從中心圓點向四周的放射狀線,屬於加工工藝過程中形成的。
二摸,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澀。這是由於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
三轉,轉動壺蓋,真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併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壺”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
四聽,用蓋子輕敲壺體,儘管有人不贊成這麼做,但是這點非常有效。真紫砂壺敲擊的聲音清脆悅耳,聲音短暫,敲擊結束聲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壺,敲擊聲音沉悶渾厚短暫;瓷器敲擊的聲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點像金屬撞擊的聲音,一般人不好區分。但是有一點非常明顯的區別就是,瓷器的聲音波長明顯,敲擊結束後,聲音仍然持續數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證書,一般正品的紫砂壺都有製作者的手寫證書,證書通常為宣紙,毛筆書寫,書法俊秀,這是因為,書法是一個好的工藝師的必修課,好紫砂壺的增值更多體現在書法和繪畫的技藝上,加蓋印章。印章的落款與紫砂壺底的落款一致。
六試水,水澆在真紫砂壺上面,不會形成明顯的水珠,水是比較均勻的一片,然後沒多久就逐漸被紫砂吸收。
紫泥古壺鑑別
第一,要注意觀察器型。紫砂壺各個時期的特徵以這一時期的名家代表作品為主脈。大名家制壺,都有其拿手的幾種,器型都 比較典型。真正想牟大利的制偽者,必然要搞高仿品,而且要仿那些器型比較典型的大名家的代表作品。所以購藏者在觀察器型,特別是名家作品的時候,不能被表 面上的東西所迷惑,要善於觀察壺的外形上那些微妙的地方,尤其是在壺體與附件的交接處和過渡處體會制壺者的匠心。越是名家的代表作品,它所體現的藝術內涵 就越應該深刻。如果一把壺僅僅在形式上像某位名家的代表作品,而無法使人在深層次上把握其精髓,那麼這把壺肯定是不能過真品關的。
了 解器型的基本知識,對初入紫砂壺收藏之門的人來說,在鑑別上還是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以紫砂壺通向壺嘴的出水孔為例,它在民國以前一直是獨孔,此後才出 現了多眼網孔,而向壺內凸起的半球形網孔則是二十世紀70年代從日本傳來的。假如遇到一把壺,其印章為陳鳴遠,而出水孔呈網眼狀,則不必分辨印章真偽,僅 憑出水孔形狀便可斷定此壺之偽。
第二,要注意觀察質地。紫砂壺名家成名後的作品一般來說選料比較講究,其代表作品的材質則更為精良。 這種精良具體表現 為壺的顏色正,顆粒勻,光澤潤,胎骨堅,手頭沉。還可以從泥料的品種上加以辨別,如“天青泥”是清代後期出現的,與歷代泥料有明顯區別,如果出現一把號稱 清代中期以前的“天青泥”壺,那肯定有問題。
第三,要注意觀察包漿。長期使用過的舊壺,外表會很自然地產生一層光澤,是久經茶汁滋養而慢慢滲透出來的,被稱為“精光內蘊”。有包漿的壺,無論其外表是否有茶漬或塵土,只要用乾淨的布輕輕擦拭,都會出現一種光澤,而且越擦越亮,行里人稱之為“包漿亮”。
新壺造舊後,外表多少有些不自然,光澤發賊、發浮、發愣。如果置於放大鏡下仔細觀察壺身,還能找到打磨的刮痕。這樣的壺還往往有一種黴餿味,細細嗅辨即可識破。此外,速成的包漿一刷就掉,而真正的老包漿已與壺身融合成一體,附著性極強,用清潔劑反覆清洗也難以擦掉。
第四,要注意觀察題款與用印。利用款識冒仿名家作品的方法有3種:第一種是新壺舊款,即在新壺上直接刻上名家的款 識。這種情況包括名家為了應酬或在市場供不應求時,由學徒或他人代制,蓋上自己的印章。再有就是前代名家的印章流傳下來,後人繼續使用,藉以仿製冒真。第
二種是舊壺新款,即用沒有款識的舊壺冒刻前代名家的款識。從文字上看,舊壺的款大多用陽文,字型工整。新壺如果用陽文,字型因為模仿或顯呆板,或筆畫長短 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第三種是新壺新款,此類作偽手法頗多。現代偽造者多是仿製假的印章或鐫刻假的款識,如採用照相製版技 術,用銅鋅版製出印章。也有一些印章和款識是仿製者憑空臆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