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起源是什麼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泥”。那麼,?

  紫砂壺宋朝就開始流行了,蘇東坡、梅堯臣等大文豪留下了一些詠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就講了用紫砂陶壺烹茶。但宋朝紫砂製作的資料很少留下來,又鮮有實物,究竟如何,還有待考證。紫砂製作的歷史一直到明朝才清晰起來。紫砂壺的出現,主要來源人們的實踐,人們發現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由於紫砂壺能吸收茶葉汁,用的時間愈長,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紫砂壺泡茶就流行開來,紫砂製作家也應運而生。

  有可靠文獻記載,明朝正德、嘉靖時期的龔春***供春***是推廣紫砂壺的重要人物,有人說他是創始人,但紫砂壺宋朝時期就開始出現,自然說龔春是創始人不妥。龔春作為最出名的紫砂製作人,其實他流傳的作品也無法證明其真。龔春把手藝傳給時大彬、李仲芬,這兩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大師。時大彬製作紫砂壺風格高古,造型流暢靈活,不求工巧雕琢,但求樸雅堅緻,妙不可思。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樸渾厚。以上4人可以稱為第一代的紫砂壺大師。

  第二代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陳鳴遠最大的貢獻,是一改紫砂壺的嚴謹風格,把日常所見的核桃、栗子、荸薺、花生等造型入壺,擅長堆花積泥,精工細作,使紫砂壺變得極具生動活潑、形象喜人,開創了一代風氣;同時,他還發明在壺底書款,壺蓋內印的形式,形成固定的工藝程式,影響了之後紫砂壺的發展。***由於陳鳴遠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時,故仿品、贗品大量出現。顧景舟先生說,從少年習藝,直至暮年,半個多世紀中他也只見到幾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別小心以防走眼。***明末天啟、崇禎年間的惠孟臣,長於製作小壺,以小勝大。孟臣壺以竹刀劃款,以器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精品。

  第三代紫砂壺大師誕生在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陳鴻壽、楊彭年是代表人物。陳鴻壽是著名書畫家、篆刻家,他的藝術主張新穎脫俗,認為“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

  現在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製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作的,後人稱“曼生壺”。陳鴻壽使紫砂陶藝更加文人化,製作技術雖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對後世影響很大。楊彭年首創捏嘴新工藝,他不用模子,信手捏來,隨意而成,頗具天趣。乾隆以後,紫砂壺的製作日漸衰氣,高手不多,嘉道年間的邵大亨,他為陳鳴遠以後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蘭、邵友廷、蔣德休、黃玉麟、程壽珍諸人,總體水準不如前人,如同其他工藝一樣,瓷器、漆器、玉器等,皆因循守舊,很少創新。直至現代紫砂大師顧景舟的出現,使得紫砂藝術再次得到了小小的復興。

  紫砂壺泡茶好處

  第一、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無茶具本身所帶的異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

  第二、陳茶不餿,暑天越宿不起膩苔,有利於洗滌及保持茶壺自身的衛生。久置不用,也不會有宿雜氣,只要用時先滿貯沸水,立刻傾出,再浸入冷水中沖洗,元氣即可恢復,泡茶仍得原味。

  據有關專家研究,一般陶瓷茶具,器壁光滑,滲透性差,其凝聚的水珠滴落後,使茶水頻繁攪動,容易促使黴菌繁殖,造成茶水發酵。而紫砂壺的陶質壺蓋有孔,能吸收水蒸汽,不至在蓋上形成水珠,滴在茶水中攪動茶水,加速茶水的發酵。

  第三、紫砂壺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鏽”,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yīnyūn***,這與紫砂壺胎質具有一定的氣孔率有關,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

  第四、冷熱急變效能好,不會因受火而開裂。

  第五、紫砂壺長久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變得越發光潤可愛,所以聞龍在《茶牋jiǎn》中說:“摩掌寶愛,不啻***chì僅僅,只有,常用在表示疑問或否定的字後,組成“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成為奇物。

  可以說紫砂茗壺被人們珍愛,完全是由於其具有優良獨特的實用價值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