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紫砂壺的知識有什麼

  剛出爐的紫砂壺是沒有光澤的,不能用來泡茶喝,必須對新紫砂壺進行一系列的處理才能夠使用,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紫砂壺的知識,一起來看看。

  紫砂壺開壺方法

  紫砂壺開壺之水煮法

  水煮法運用於泥土味重的紫砂壺,水煮法的步驟比較複雜。但是效果很好,一般好的紫砂壺都會用這個方法開壺。

  1、熱身:清水煮壺

  首先徹底清理紫砂壺的汙漬***包括遺留的金沙、沙粉等***,用沸水內外沖洗一次,然後乾淨的壺巾沾清水細細擦淨,然後待壺自然風乾。然後將茶壺放進沒有油漬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清水的量以淹過壺1寸許即可***煮兩小時,這樣茶壺的泥土味及火氣都會去掉。

  2、降火:豆腐煮壺

  將壺撈出來後,待壺體及茶配件自然冷卻至常溫之後,將豆腐放進茶壺內***建議用老豆腐因為吸附性強***,填裝時稍微壓緊,避免豆腐在水煮沸之後跑出壺體。填裝完畢後,放入冷水內,加熱至沸騰,大概煮1小時直至廚房內充滿豆腐香氣後,再等待約5~10分鐘即可。

  因為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此步驟目的就是去紫砂壺的火氣***因為窯燒的關係,有人認為壺的“火氣”很大,在正常使用之前,應該給紫砂壺降火清火***,而且可以將茶壺殘餘的物質分解。

  3、滋潤:甘蔗煮壺

  將豆腐煮好的紫砂壺撈出來,用清水洗淨,自然冷卻到常溫。將甘蔗切開後,放在煲內***沒有甘蔗,可以放些糖***,然後再煮1小時,直至空氣瀰漫甘蔗香味5~10分鐘即可。甘蔗的天然糖分,能夠讓茶壺得到前所未有的滋潤。

  4、重生:茶葉定味

  確定你以後要用此茶壺泡的茶,一把壺只泡一種茶葉***原因下面會註釋***,重新在鍋內加入冷水一同放上選定的茶葉和壺,再次煮沸,等空氣瀰漫茶葉香味後約10分鐘,將壺撈出,用鍋內的茶葉稍稍用力去摩擦壺體和壺蓋數分鐘,最後用溫水把壺洗乾淨即可。

  此步驟的目的就是“定味”,確定今後該壺所泡的茶種類。這樣茶壺便不再是“了無生氣”的死物,脫胎換骨後,吸收了茶葉精華,第一泡茶已經能夠令茶人齒頰留香。

  紫砂壺開壺之澆淋法

  1、清理汙漬:將壺裡壺外、壺配件清理乾淨,後衝淋熱水,可兼具去黴、消毒與暖壺三種功效。

  2、開始泡茶:趁熱擦拭壺身泡茶時,因水溫極高,茶壺本身的細孔會略微擴張,水氣會呈現在茶壺表面。此時,可用一條幹淨的細棉巾,分別在前面幾泡的浸泡時間內,分幾次把整個壺身拭遍或者持軟毛牙刷沾上牙膏,將全壺內外徹底刷上幾遍後,以熱水衝去泡沫,即可去除土味及蠟質。這種方法可利用熱水的溫度,使壺身變得更加亮潤。

  3、反覆沖泡:前幾泡衝倒掉,不宜飲用。衝倒數泡後紫砂壺的火氣都幾乎除盡***雖然沒辦法像第一種方法那麼徹底***,接下來就是日常保養啦!

  澆淋法的優點是簡單方便,在茶桌上即可操作,不必“動鼎動灶”,缺點是效果不如水煮法徹底。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時間和把握度,不要輕易的使用第一種方法,而應該選擇澆淋發。

  但對待十分貴重的紫砂壺,在開壺的時候更是應該格外的謹慎對待,建議選擇第一種水煮法。

  解釋:一把壺只泡一種茶葉

  所謂“一壺不事二茶”即一把壺只泡一種茶。因為紫砂壺具有特殊的雙氣孔結構,善於吸收茶湯,所以一把久經使用的紫砂壺,即使不加茶葉,單用沸水亦能衝出淡淡茶來。因此,一把只泡一種茶葉的紫砂茶壺沖泡出的茶才能保持原味的鮮度與純度,否則今天龍井,明天普洱,那麼茶味就會混沌。

  紫砂壺鑑別方法

  一是斷代。紫砂壺的形狀、款識、泥質和技藝等,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特點,可以從一些重要特徵入手進行鑑別。如民國以前的壺,在泥料中一般不會新增氧化劑,因此壺色都是自然形成的。如果看到壺色是墨綠色等別樣顏色,但賣家又號稱是明、清時代的老壺就基本不可信了。因為墨綠色是在紫泥中加入氧化鈷燒製而成,而這種技術在明清時期是不可能達到的。

  二是識別製作者。主要通過製作者標示的署款來識別,其署名特點至關重要。

  三是辨偽。這方面的專業要求非常高,不僅要知道斷代和分辨作者,還要掌握各個名家的製作特點、款識格式和擅長技藝,尤其對早期紫砂壺,其辨別難度更高,稍不留神或行道不深,就極容易看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