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中的五香是指哪五香

  烹飪五香: 通常指烹調食物所用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種主要香料,即芒香類調味品。它的功能,是把有腥味、臊味、羶味的食品變得無異味,進而使食品清香撲鼻。那你知道這些香料的製作成分是什麼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烹飪五香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茴香

  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調料,是燒魚燉肉、製作滷製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它們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學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種實是調味品,而它的莖葉部分也具有香氣,常被用來作包子、餃子等食品的餡料。它們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積存的氣體,所以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時胃腸蠕動在興奮後又會降低,因而有助於緩解痙攣、減輕疼痛。別名茴香子,小茴,茴香,懷香、香絲菜,小茴香。

  花椒

  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7米;莖幹上的刺,枝有短刺,當年生枝被短柔毛。葉軸常有甚狹窄的葉翼;小葉對生,卵形,橢圓形,稀披針形,葉緣有細裂齒,齒縫有油點。葉背被柔毛,葉背幹有紅褐色斑紋。花序頂生或生於側枝之頂,花被片黃綠色,形狀及大小大致相同;花柱斜向背彎。果紫紅色,散生微凸起的油點,花期4-5月,果期8-9月或10月。

  分佈北起東北南部,南至五嶺北坡,東南至江蘇、浙江沿海地帶,西南至西藏東南部;臺灣、海南及廣東不產。見於平原至海拔較高的山地,在青海,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種。耐旱,喜陽光,各地多栽種。花椒的木材為典型的淡黃色,露於空氣中顏色稍變深黃,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木質部結構密緻,均勻,縱切面有絹質光澤,大材有美術工藝價值。孤植又可作防護刺籬。其果皮可作為調味料,並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藥,種子可食用,也可加工製作肥皂。花椒用作中藥,有溫中行氣、逐寒、止痛、殺蟲等功效。治胃腹冷痛、嘔吐、洩瀉、血吸蟲、蛔蟲等症。又作表皮麻醉劑。

  大料

  大料別名八角***大料***,是八角樹的果實,因其果多有八個角而得名。也叫八角茴香、大茴香,是一種調味香料。 瓣角整齊,一般為8個角,瓣純厚,尖角平直,蒂柄向上彎曲。味甘甜,內含有揮發油,有強烈而特殊的香氣。是我國的特產,而廣西則是我國八角的主要產地,其產量佔全國八角總產量的85%以上。

  桂皮

  桂皮,學名:柴桂 ,又稱:香桂,為樟科、樟屬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複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裡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丁香

  調料用和藥用的丁香是熱帶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群島及其周圍島嶼。丁香本身是兩性花,人們說的公丁香和母丁香,不是學術概念,也沒有性別之分,而是在香料的乾貨市場上根據外形特徵,而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而已,

  在植物學上的解釋如下:公丁香,指的是沒有開花的丁香花蕾晒乾後作為香料。母丁香,指的是丁香的成熟果實,也是晒乾後作為香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