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的主體是指哪一些
財政政策主體是指財政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財政政策的主體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財政政策的主體
財政政策主體包括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職責不同,中央政府承擔提供全國性資源。配置職能、全國性收入分配職能、經濟穩定職能以及對下級政府的轉移支付職能;地方政府承擔資源配置職能、收入再分配職能、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職能和穩定職能。
作用
財政政策主體是政府,在財政政策調控市場化實現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應限於在政策的選擇、制定頒佈和對執行予以監督,而不能通過上級對下級的行政命令和下級對上級絕對的行政性服從,來參與政策的具體執行和實現。
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2014年3月7日***週五***下午15時,財政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戴柏華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解讀2014年財政預算報告,並與網友線上交流。
[網友都教授]:今年還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具體內容有什麼新的變化嗎?
[戴柏華]:這個問題很重要。在去年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立足可持續發展,創新調控方式,明確只要經濟執行處於合理空間,就不採取短期刺激政策對經濟執行進行干預,而是穩定市場預期,適度預調微調。中央財政比較好地貫徹了這一要求,在去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增幅明顯下降的情況下,沉著應對,保持定力,堅持不擴大財政赤字,同時壓減一般性支出,實施促進企業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優化投資結構,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今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貫徹落實好有關要求,改善和加強財政巨集觀調控,將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控“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據實安排重點支出。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清理、整合、規範專項轉移支付,嚴格控制新增專案和資金規模,建立健全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騰出資金重點用於民生保障等領域的支出。
第二,完善有利於結構調整的稅收政策。進一步擴充套件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完善促進養老、健康、資訊、文化等服務消費發展和企業創新的財稅政策。
第三,切實防控財政風險。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實行分類管理和限額控制。進一步加強地方融資平臺公司舉債管理,規範融資平臺公司融資行為,建立債務風險預警及化解機制。
財政經濟穩定職能
財政經濟穩定職能是指財政具有的、協調和保證經濟穩定的職能。具體含義是指通過稅收和公共支出手段,去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以保證巨集觀經濟的穩定增長。
財政經濟穩定職能的含義主要包括:
***1***充分就業。指的是全社會有能力工作、願意工作且又在尋找工作的人的就業狀況。西方經濟學通常以失業率高低作為衡量就業是否充分的尺度。失業率是指失業人數佔勞動力人數的比例。勞動力是指一定年齡範圍內有勞動能力且願意工作的人,失業者是勞動力中那些想找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存在4%~6%的失業率是正常的,此時社會經濟處於充分就業狀態。
***2***物價穩定。物價穩定是指商品和勞務價格總水平的大體穩定,即短期內貨幣幣值不發生過度的上升或下跌,一般用價格指數來表達物價水平的變化。一定時期內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稱之為通貨膨脹,經濟學家一般認為,年度通貨膨脹率在3%~5%內可以視為物價穩定。與通貨膨脹相反的現象是通貨緊縮,即一定時期內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下降。通貨緊縮對國民經濟的危害並不亞於通貨膨脹,因此防止和治理通貨緊縮也是保持物價穩定的應有之意。***3***經濟持續均衡增長。經濟增長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商品和勞務產出在數量上的增加,通常由GNP或者GDP及其人均水平來衡量。而經濟發展不僅僅是產出數量的增加,還表現為隨產出增長而帶來的經濟執行質量的提高,產出與收入結構的變化以及經濟、政治和文化條件的變化,表現為第一產業比重的下降,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的相應上升,意味著人們基本需要的滿足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經濟增長的結果。
***4***國際收支平衡。即一國在國際經濟往來中維持經常專案與資本專案的收支合計大體平衡,不出現大的順差或逆差。隨著國際問經濟交往的密切,一國國際收支平衡狀態反映著該國國內經濟的穩定程度。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就意味著該國國內收支的不平衡,或說國內經濟處於失衡狀態。
財政的經濟穩定職能就是財政通過巨集觀領域內的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影響和調節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之間的關係,解決市場不能自發解決的巨集觀經濟問題,以達到充分就業、適度通貨穩定、平衡國際收支以及經濟穩定增長的職責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