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豆腐的吃法及食療作用

  凍豆腐是由新鮮豆腐冷凍而成的食物,具有孔隙多、彈性好、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特點,是製作多種美食的原材料。那麼凍豆腐要怎麼吃?吃凍豆腐要注意什麼問題?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凍豆腐的吃法

  凍豆腐燉鰱魚

  主料:凍豆腐、鰱魚頭

  輔料:筍乾、薏米、蔥、姜

  調料:鹽、白糖、胡椒粉、料酒

  烹製方法:

  1、將凍豆腐切塊,蔥切段、薑切片,魚頭洗淨,鍋中放少許油,下蔥姜煸出香味後放入魚頭煎成兩面金黃,烹少許料酒,放入筍乾和薏米;

  2、鍋中加適量開水,放入豆腐,大火燉20-30分鐘,加鹽、胡椒粉、白糖調味,出鍋時淋少許熟豬油、撒上蔥花或青蒜葉末即可。

  特點:凍豆腐軟韌,富有彈性,湯鮮清澈,開胃爽口。

  膠東菜系列——凍豆腐

  原料:凍豆腐半斤***切成2立方厘米左右小塊。***,香菜2棵切段***帶少量葉***,肥肉一兩。味精、鹽、高湯、蔥段、姜塊、蒜片、味精、香油、食醋。

  做法:

  1、肉切小片入鍋,加醋和高湯,沒過肉即可,大火醋沸後停火,把醋倒出,將豆腐放入鍋中。

  2、加水,如豆腐是剛取出,250ml左右,如已灕水,加500ml左右。

  3、放入蔥段、姜塊、蒜片放入鍋中加熱至開鍋。

  4、開鍋後關火加味精和香菜,淋上香油即成。

  西蘭花凍豆腐

  主料:凍豆腐、西蘭花、胡蘿蔔

  輔料:油、鹽、香油

  製作步驟:

  1、北豆腐切成小塊,裝入保鮮盒,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一天以上。

  2、用時提前半天取出化凍後,把水分擠幹。

  3、西蘭花掰成小朵,用鹽水浸泡、徹底洗淨。

  4、燒一鍋開水,放入西蘭花焯一分鐘,撈出過涼水,可使西蘭花口感脆嫩。

  5、胡蘿蔔洗淨切片。

  6、鍋熱倒油,先下胡蘿蔔炒一會,再倒入凍豆腐翻炒;鍋中倒少許水,煮一下豆腐。

  7、最後倒入西蘭花,炒熟即可。出鍋前撒鹽,點幾滴香油。

  居家湯凍豆腐金針湯

  原料:凍豆腐1塊,泡好的黃花50克,榨菜絲15克,金針菇80克

  輔料:肉清湯、鹽、胡椒粉各適量,香菜30克

  做法:

  1、凍豆腐解凍,用清水洗淨,瀝乾水分,切小塊;黃花及金針菇去蒂,分別洗淨、瀝乾,金針菇對切兩半;榨菜洗淨;香菜洗淨、切小段。

  2、鍋置火上,倒入肉清湯燒開,加凍豆腐塊煮至入味,依序加入黃花、金針菇、榨菜和鹽煮熟,盛入碗中,撒上香菜段和胡椒粉即可。

  扒凍豆腐

  主料原料:凍豆腐400克,麵粉30克,熟豬油100克,水澱粉30克,花椒水40克,雞油40克,料酒20克,精鹽5克,姜30克,味精2克,蔥30克

  烹製方法:

  1、炒勺內放涼水、凍豆腐浸泡,待冰融化後切4釐米長、1.5釐米寬、0.5釐米厚的長方片,放回勺內,上火燒開撈出控淨水。

  2、勺內加熟豬油,三成熱,放麵粉炒開,加湯、味精、花椒水、蔥姜水、料酒及豆腐,用小火扒制,湯快盡時,用水澱粉勾芡,大火攏汁,淋入雞油,出勺裝盤。

  工藝關鍵:扒制必須用小火,不要亂翻勺,保持豆腐的形狀完整。

  風味特點:

  1、此菜是遼寧傳統名菜。俗語講:“豆腐青菜,越吃越愛。”冬天將其加工成凍豆腐,再進行烹製,有種特殊風味。凍豆腐的製作方法簡單,數九寒天,把豆腐切大塊擺在室外,上面蓋一潔布,待豆腐中的水分結冰膨脹,豆腐出現蜂窩狀即成,也可放在冰箱中冷凍,隨取隨吃。

  2、此菜是將凍豆腐用涼水化出冰渣,切長方片,再加調味品扒制,質地酥軟爽口,味香且厚,深受食者喜愛。

  三鮮凍豆腐

  原料:凍豆腐200克,蔥頭5克,鮮香菇25克,薑片5克,筍片50克,醬油少許,火腿25克,味精、食鹽適量,植物油50克

  製法:

  1、將凍豆腐用冷水解凍,用暖水洗一下,撈出擠淨水分,切成長方厚片。

  2、香菇洗淨,切成0.5釐米厚的片,火腿切成片,蔥頭洗淨切成塊。

  3、將鍋放火上燒熱,放植物油,七成熱時放蔥、姜,稍炒一下放入凍豆腐、香菇等其餘的品料,炒至入味時,即可起鍋。

  凍豆腐的食療作用

  1、豆腐及豆腐製品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

  2、豆腐內含植物雌激素,能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不被氧化破壞,常食可減輕血管系統的破壞,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和前腺癌的發生,是更年期婦女的保護神。

  3、豐富的大豆卵磷脂有益於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

  4、大豆蛋白能恰到好處地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細胞,預防心血管疾病。

  5、此外,豆腐對病後調養、減肥、細膩肌膚亦很有好處。

  6、豆腐是老人、孕、產婦的理想食品,也是兒童生長髮育的重要食物;豆腐也對更年期、病後調養,肥胖、面板粗糙很有好處;腦力工作者、經常加夜班者也非常適合食用。

  7、豆腐味甘、淡,性涼,入脾、胃、大腸經;益氣和中,用於脾胃虛弱之腹脹、吐血以及水土不服所引起的嘔吐;潤燥生津,用於消渴、乳汁不足等症;清熱解毒,用於硫磺、燒酒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