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除溼方法實用又有效
夏季很容易引起溼熱,想要養生保健就得先除掉體內的溼氣,夏季雨水比較多,特別是南方地區又經常遇到颱風,甚至出現內澇,人的體內就會很容易有溼氣的,那麼夏季究竟要如何祛除溼氣呢?以下是小編推薦夏季養生除溼方法知識,歡迎閱讀!
夏季養生除溼方法
枸杞薏米茶
材料:枸杞、薏米、紅棗、冰糖。
做法:1、薏米洗淨瀝水,枸杞、紅棗分別洗淨備用;
1、起鍋開小火,鍋熱之後把薏米放進去翻炒,直到薏米炒出香味盛起;
2、把紅棗與枸杞放進杯中,再放進適量薏米;
3、用煮開的沸水沖泡,根據個人口味加進冰糖,蓋上杯蓋燜5分鐘即可。
茯苓陳皮茶
材料:茯苓、陳皮。
做法:1、茯苓、陳皮適量;
2、把2種藥材放進茶杯中,用熱水衝開,等待3-5分鐘即可飲用。
夏季會出現溼氣原因
1、吹太多空調
現代人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是導致溼氣出現的一大原因,中醫認為,人們應該順應天時來養生,夏天就要多出汗,但是由於空調房裡溫度較低,人們不能及時排汗,這些汗水出不了身體會傷到肺部,而肺主水,肺部受傷的時候沒辦法將體內的水分執行出來,所以體內的溼氣就變重了。
2、飲食不當
夏季是吃冷飲的好時節,但是我們在吃冷飲的時候也需要掌握一個度,因為常吃冷飲或者寒涼的食物容易對脾陽造成影響,而陽氣是控制水溼的,若是陽氣受到損傷,水溼不受控制就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另外,不愛運動也不利於水溼的排出。
南方夏季祛溼的方法
1、拔罐療法祛溼
拔罐療法對祛溼有一定效果。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
2、艾灸除溼
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灸能夠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溼及養生保健,對春季除溼邪很有療效。
3、使用蔥、姜、蒜去溼氣
蔥、姜、蒜是三種常見的調味品,但具有非常有效的藥用價值。蔥、姜、蒜的使用方法有很多,老薑熬水就是常見的用法。這樣的薑湯對排出體內的溼氣有幫助,還可以令我們的身體快速發汗,緩解體內溼氣過重的情況。其他的調味品也是可以使用這些方法的,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4、要避開環境的溼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還可以開啟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夏季清熱祛溼食物
1、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迴圈、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新增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2、紅豆
紅小豆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鐵質,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尼克酸等成分,具有清熱利尿、祛溼排毒的作用。而且紅豆外皮中所含的皁角苷也有很強的利尿作用,能很好地改善因腳氣病和腎臟功能衰退而引起的臉部、腳部的浮腫。
3、綠豆
綠豆是最常見的一種用來清熱的食物,除了清熱還有解毒、降脂的作用。綠豆是一種特別適合溼熱體質的患者的食物。我們煮好以後可以放一些海帶進去,冰過以後再喝,特別解渴。
4、白扁豆
扁豆有滋補強壯、補脾益氣、消暑化溼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適合食用。尤其是脾胃虛弱的人,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此外,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白帶過多的女性都可以通過食用白扁豆來進行食療。
5、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除溼、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它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溼作用更強,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來熬粥或做餡。
6、茅根
茅根性味甘寒,歸肺、胃、膀胱經。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的功效。可以用於胃中煩熱不適、噁心、肺熱咳喘、心中煩躁、口苦、口渴、牙齦出血等,其清熱利溼解毒作用較緩和,除溼熱體質之人外,也適合普通人群在夏季桑拿天食用。
7、荷葉
荷葉含有蓮鹼、原荷葉鹼和荷葉鹼等多種生物鹼及維生素C,另外,還含有檸檬酸、蘋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及其它抗有絲分裂作用的鹼性成分,具有清暑利溼、昇陽發散、祛瘀止血等作用,對多種病症均有一定療效。
8、冬瓜
冬瓜具有清熱祛溼的功效,夏季可以用冬瓜來製作一些清湯,特別患有溼疹的人可以吃多一點。冬瓜還有解酒的作用。喝太多酒的人可以選擇喝一些冬瓜湯,用來醒酒的同時,也可以滋養脾胃。
猜你感興趣:
1.夏季養生排毒應該怎樣做
2.夏季養生的祕訣 夏季要怎樣養生
3.夏季祛溼吃的食物及調理方法
4.夏季養生的黃帝內經有哪些
5.夏季養生穴位按摩的技巧
6.夏季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
7.夏季養生豆漿的做法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