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習俗

  處暑到了,大家知道處暑時節有什麼習俗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至今,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處暑飲食習俗

  哈密瓜

  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稱,含糖量高,形態各異,風味獨特,有的帶奶油味,有的含檸檬香,但都味甘如蜜,奇香襲人,飲譽國內外。在諸多哈密瓜品種中,以“紅心脆”、“黃金龍”品質最佳。哈密瓜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

  桃

  桃肉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以及有機酸***主要是蘋果酸和檸檬酸***、糖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和揮發油。每100克鮮桃中所含水分佔比88%,蛋白質約有0.7克,碳水化合物11克,熱量只有180.0千焦。桃子適宜低血鉀和缺鐵性貧血患者食用。

  李子

  李子飽滿圓潤,玲瓏剔透,形態美豔,口味甘甜,是人們最喜歡的水果之一。李子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有養顏美容、潤滑肌膚的作用,李子中抗氧化劑含量高的驚人,堪稱是抗衰老、防疾病的“超級水果”。

  葡萄

  楊桃可以做成楊桃汁,飲用後生津止渴又潤喉,對於酒後口乾舌燥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它也是養顏美容的聖品,有潤膚的作用。楊桃是含鉀量高的水果之一,利尿的效果非常好,可以幫助酒精排出體外,因此解酒的效果非常好。

  菠蘿蜜

  菠蘿蜜清甜可口,香味濃郁,故被譽為“熱帶水果皇后”。菠蘿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澱粉、維生素、氨基酸以及對人體有用的各種礦物質。與此同時,菠蘿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中記載能止渴解煩,醒脾益氣,還有健體益壽的作用。

  蘋果

  十一月大部分蘋果都上市。蘋果又被稱為萍婆,其性味甘涼,具有補脾氣、養胃陰、生津解渴、潤肺悅心的功效,被稱為心血管的健康保護神。多食用可以改善呼吸系統及肺的功能。工作緊張之餘聞聞蘋果的清香,還能提神醒腦、緩解緊張的情緒。

  火龍果

  火龍果是一種低能量的水果,屬於涼性水果,味甜多汁,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減肥、降低膽固醇、預防便祕、大腸癌等功效,還有豐富的纖維,能夠預防便祕。

  石榴

  石榴的上市時間從8月持續到12月。石榴性味溫甘酸澀,有生津止渴、殺蟲止痢的作用。石榴可直接食用,也可榨汁飲用。酸石榴對防治腹瀉很有效,甜石榴可防治咽燥口渴,並可殺蟲抑菌。患口腔炎及口腔黏膜潰瘍者可每日用石榴汁含漱幾次,能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