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養生方法

  立冬節氣後,寒冷的北風開始襲來,養生也要做出適當的調整,那麼立冬時節如何養生呢?下面小編為你介紹。

  一、少鹹增苦

  從立冬開始,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以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立冬時節的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飲食養生還應少食鹹,多吃點苦味食物。減鹹增苦,可補腎固精。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醫學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適合選擇的食物包括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

  多喝水可養陰。一般來說,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須要喝的。但是喝水也是講究方法的。首先不要一次喝過多的水,200ml左右就可以;同時最好能保證一天的飲水量在1800ml以上。剩下的在飲食中攝取就足夠了。同時,在運動過後,也不要喝涼水,以免因為外界天氣寒冷加之涼水刺激,引起應激反應。

  二、早睡遲起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建議每天亥時***21~23時***休息,爭取在子時***23時至次日1時***入睡,因為子時陰氣最盛,過了子時陰氣轉衰,陽氣開始生長。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能獲得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還有,睡前減慢呼吸節奏。睡前可以適當靜坐、散步、看慢節奏的電視、聽低緩的音樂等,使身體逐漸入靜,靜則生陰,陰盛則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幾分鐘靜氣功,做到精神內守。睡前可吃一點養心陰的東西,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水……因為人睡覺後後,心臟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臟中,心臟最辛苦,所以適當地補益心陰將有助於健康。

  失眠的病人別忘了睡前用溫水泡腳,可以促進心腎相交。心腎相交意味著水火相濟,對陰陽相合有促進作用,陰陽合抱,睡眠當然達到最佳境界。睡眠要有一個適合和安靜的環境,臥室要光線柔和、空氣流通,夏季保持涼爽,冬季防風保暖。不宜睡臥當風或床頭放置火爐。床不宜太小、太低,要方便上下床和使睡覺動作舒適。床上用品要與四時氣候相應,冬季則可選用保暖鬆軟的綿被、羽絨被等。

  三、護膚保溼

  冬季護膚,泡澡水溫不能太熱,而且時間不宜過長,在5到10分鐘之間是最好的,否則反而導致面板水分流失。另外,在沐浴乳方面,應選擇無味以及刺激性低的產品,幫助平衡面板水分和油分。浴巾選擇方面,以木棉材料為佳,避免選用尼龍毛巾,以免損傷到冬季面板的角質層。而且泡澡後需儘快擦著面板表面水份,否則水份蒸發過後會誘發面板更加乾燥。

  雖然冬天的紫外線相對較弱,可以防晒措施也不能忽略。注意防晒對於預防冬季面板乾燥具有一定幫助。選擇防晒霜時,SPF值高於30比較合適冬季使用。必要時,可以帶上口罩或者風鏡幫助防晒。另外,不要忘記塗擦潤脣膏,防止嘴脣缺少而乾裂。

  冬季護膚最重要的是保溼。特別在沐浴完畢後,是鎖住肌膚水分的良好時機。但冬季不推薦使用乳霜進行保溼,因為乳霜的保溼效果在冬季使用不理想。

  在家中儘量使用衣物進行保暖,因為發熱類保暖電器會加速面板水分的流失。羊毛或者粗纖維料製作而成的衣物需避免使用,容易刺激到脆弱面板。冬季預防面板乾燥受損,還需注意保持室內溼度。在室內掛上溼毛巾、擺放盆栽或者使用加溼器等,都可以提高室內環境溼度。

  四、穿衣保暖

  入冬後,氣溫低,氣候乾燥,面板處於收斂狀態,血液大部分集中到面板深層;而且面板的皮脂腺與汗腺分泌減少,面板變得乾癟,缺少彈性,受寒冷刺激易發生凍傷和皸裂。因此,冬季防寒保暖,應遵循“無擾乎陽”的養藏原則,做到“恰如其分”。衣著過少過薄,既耗陽氣,又易感冒;衣著過多過厚,則腠理開瀉,陽氣得不到潛藏,寒邪容易入侵。

  此時節,就內衣的衣料而言,應選吸溼效能好、透氣性強、輕盈柔軟的純棉織物為宜。化纖品易刺激面板,引起瘙癢,一般不宜用來做內衣。專家建議,患有氣管炎、哮喘、胃潰瘍的人,最好再增加一件背心;患關節炎、風溼病的人,製作冬衣時在肩胛、膝蓋等關節部位用棉層或皮毛加厚,也可單獨製作棉墊或皮毛墊。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溼效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冬季室內空氣汙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或在室內放一臺負離子發生器,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五、運動鍛鍊

  立冬過後,天氣逐漸轉冷,自然界中的許多動物開始冬眠,不少人也深重腦倦,只想待在家中,根本不想走到戶外,更不用提參加體育鍛煉了。事實上,這樣對健康有害無利。在冬天仍堅持鍛鍊的人很少患病,正如俗話所言:“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氣溫的降低,人在立冬以後新陳代謝的速度會放緩,因此在此時節鍛鍊不宜太激烈,以防止適得其反。健身操、太極拳或跳舞、打球等運動均是立冬鍛鍊的不粗選擇。

  鍛鍊之前充分熱身。由於人的身體在低溫環境中會發僵,鍛鍊前若不充分熱身,極易造成肌肉拉傷或關節損傷。因此應正式鍛鍊前先進行徒手操、輕器械練習等“預熱”運動,熱身的強度以使身體發熱並微微出汗為宜。

  鍛鍊時衣物的薄厚要適當。立冬過後氣溫很低,因此在運動前要穿厚實些的衣服,在熱身後再除去外衣;鍛鍊結束後應儘快回到室內,不要吹到冷風,以及擦去汗水並更換衣服,以防止冷熱交替造成熱量散失而感冒。

  鍛鍊時應適時調整呼吸。由於冬天常有大風沙,因此建議在鍛鍊時最好採用鼻腔呼吸的方式,也可以採用鼻吸氣、口呼氣的呼吸方式,但切記直接用口吸氣。這是因為鼻腔黏膜能對吸進的空氣起到加溫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寒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同時鼻毛亦可有效阻擋細菌,堪稱呼吸道的“保護神”。

  室內鍛鍊時應保持空氣流通。不少人習慣在冬天選擇室內鍛鍊,並把門窗緊閉,以防止寒冷空氣的入侵。但實際上,這樣很容易因缺氧而導致頭暈、噁心等症狀。因此在室內鍛鍊時切記保持空氣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