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養生艾灸

  立冬,民間有很多的入冬進補的方法,主要是從食療的角度來說的,如果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個時候最適宜用艾灸的方法來保健自己的身體。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立冬養生節氣特點

  每年的11月 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時,為二十四節氣之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習慣上,我國民間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又是人們進補的時期。由於我國南北維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為進入冬季標準。

  立冬三候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這是說,這一節氣中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的“雉”即指野雞一類,“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也是冬季的第一節氣。曆書記載:“鬥指西北維為立冬,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個重要的節氣。隨著立冬節氣的到來,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中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這段經文精闢地論述了精神調養、起居調養和飲食調養的方法,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它告訴我們,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此時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所以,此時艾灸很關鍵。

  在精神調養上要做到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的得以潛藏。起居調養上,應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既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洩,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與溫暖,失去它萬物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辯,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具體穴位:

  1、神闕:該穴為人之生命根蒂,灸之可溫陽散寒、溫經逐痺、行氣活血、祛溼通絡、回陽固脫、扶陽培元,從而起到疏通經絡、調達臟腑、扶正驅邪、調整陰陽、防衰延年的作用。另外,灸神闕在諸多保健療法中也佔有重要地位,正以其簡便易行、成本低廉的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艾灸神闕可預防感冒提高免疫,所有的慢性病患者都可艾灸此穴,具體操作,艾條溫灸兒童20—30分鐘,或艾柱隔姜、成人30—60分鐘。

  2、關元:該穴為生殖、泌尿系統疾患的卓效之穴,古今已作為保健要穴。其主治功能可概括為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灸法藉助火力,溫通經絡,行氣活血,補益陽氣,施之關元,使腎中精氣盛而體日壯。男科、婦科炎症、男性性功能障礙、陽痿早洩、女性陰冷都可艾灸關元穴,具體操作艾條灸60—120分鐘,

  3、命門:在男子能藏生殖之精,在女子則緊密聯絡著胞宮,對兩性生殖功能有重要影響;命門內含有真陽***真火***、真陰***真水***,五臟六腑以及整個人體的生命活動都由它激發和主持。但是,也有人持命門只含真火而不含真水的見解。近代的觀點,多傾向於命門主要是藏“真火”,因而稱之為“命門火”或“命火”。由於腎臟是“先天之本”、“水火之宅”,所以不論從上述哪種觀點來看,命門的功能都與腎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另外腎俞、足三裡、湧泉、膻中也可以跟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