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苦蕎如何種植

  苦蕎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藥食兩用作物,雁門是種植苦蕎的一大基地。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雁門苦蕎的種植方法。

  雁門苦蕎種植前期準備

  苦蕎整地,一般都是前茬作物收穫後進行深耕。耕深以20—25cm為宜。第二次整地應在播種前10—15天的春季進行。耕後一般不進行耙、耱,通過冬季晒垡,待第二年春天再進行1—2次耕翻地,即可播種。

  1.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是苦蕎栽培中的重要技術措施,有利於提高苦蕎種子質量、保證全苗壯苗。苦蕎種子處理主要有晒種、選種、浸種和拌種幾種方法。這樣是保證長出優質苦蕎的前提,才能更好的保證苦蕎茶的功效。

  2.合理密植

  一般苦蕎每0.5kg種子出苗1.5萬株左右。因此,苦蕎每公頃播種量控制在4.5—5kg為宜。

  3.播種期

  在終霜期前後4—5天,即冷尾暖頭播種,早霜到來之前收穫,春蕎麥適宜的播種期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而秋蕎麥適宜的播種期則為8月上、中旬。

  雁門苦蕎麥的種植管理

  適時播種、春蕎適宜播期在3月15~25日,秋蕎最佳播期,從處暑後開始播種,至遲播到8月底,9月初齊苗,能吃到白露水為佳。

  播種量及方法、每畝播種量為4公斤 左右,播種方法有撒播和闊幅條播,也可穴點播。以條播為好,施肥管理較方便,播後蓋上焦泥灰,覆土不宜過厚,宜淺覆蓋。

  施肥、播種時要求畝用農家土肥1000kg和磷肥30kg作底肥。

  中期管理、在苦蕎生長過程中要及時中耕除草和病蟲草鼠害防治。

  雁門苦蕎麥的收穫

  成熟的種子由於風雨及機械振動極易脫落,導致苦蕎減產。因此及時和正確的收穫,是苦蕎高產的關鍵。最適宜的收穫時期是當苦蕎全株2/3籽粒成熟,即籽粒變為褐、淺灰色,呈現本品種固有顏色時收穫。過早收穫,大部分籽粒尚未成熟,過晚收穫,籽粒將大量脫落。從而影響產量。

  苦蕎麥比一般禾穀類作物含有較高脂肪和蛋白質,對高溫的抗性較弱,遇高溫會造成蛋白質變性,品質變劣,生活力、發芽力下降,故苦蕎不宜長時間貯存。苦蕎在貯存時,對倉房的要求較高,既要求倉房具有良好的防潮、隔熱效能,又要求倉房具有良好的通風效能和良好的密閉效能。此外苦蕎收穫後要及時脫粒晾晒、降低籽粒含水量,一般苦蕎籽粒的含水量降至13%以下才可入庫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