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養百合花怎麼養土養百合花的方法

  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養植百合,但是卻不知道正確土養的養殖方法,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土養百合花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土養百合花的方法

  第一:5個球的準備分2個花盆種的,先查球種的顏色西伯利亞有2個***這是因為原先另外一個品種海關扣押了替代的***白色,馬龍是粉色的。耶羅琳是黃色的、替伯也是粉色的。我準備西伯利亞和馬龍用白色花盆種,其他三種種用2+盆種,開花的時候能出彩。

  第二:先把花盆清理乾淨,最低鋪透氣的粗煤渣,上面覆土。

  第三:在土上面撒一些磷肥***也可以用骨粉替代***沒有骨粉的也可以用雞糞替代,確保開花營養。

  第四:再覆土他,覆土後撒多菌靈***我仔細檢查了根球,發現沒有黴菌,拿到有病變根球的花友可以用多菌靈浸泡根球后再種植。

  第五:再覆土放入根球,大家可以用剪刀剪掉已經幹掉的根系,在覆蓋土,一般可以和根球的上芽齊平,土面距離盆沿要留一段距離,以便以後填土,這樣的深度是不夠的。

  第六:澆透水,放露天陰涼處就可以了

  百合花的繁殖方式

  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均可。

  無性繁殖

  生產上主要有鱗片繁殖、籽球繁殖和珠芽繁殖3種。

  鱗片繁殖

  秋季,選健壯無病、肥大的鱗片在1∶500的苯菌靈或克菌丹水溶液中浸30分鐘,取出後陰乾,基部向下,將 1/3~2/3鱗片插入有肥沃砂壤土的苗床中,密度3~4x15釐米,蓋草遮蔭保溼。約20天后,鱗片下端切口處便會形成1~2個小鱗莖。培育2~3年鱗莖可重達50克,每畝約需種鱗片100公斤,能種植大田15畝左右。

  小鱗莖繁殖

  百合老鱗莖的莖軸上能長出多個新生的小鱗莖,收集無病植株上的小鱗莖,消毒後按行株距25釐米×6釐米播種。經一年的培養,一部分可達種球標準***50克***,較小者,繼續培養一年再作種用。

  珠芽繁殖

  珠芽於夏季成熟後採收,收後與溼潤細紗混合,貯藏在陰涼通風處。當年9~10月,在苗床上按12~15釐米行距、深3~4釐米播珠芽,覆3釐米細土,蓋草。

  有性繁殖

  秋季將成熟的種籽採下。在苗床內播種,第二年秋季可產生小鱗莖。此法時間長,種性易變,生產上少用。

  百合花的生長環境

  喜涼爽,較耐寒。高溫地區生長不良。喜乾燥,怕水澇。

  土壤溼度過高則引起鱗莖腐爛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鱗莖色澤潔白、肉質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壯發達,耐肥。

  春季出土後要求充足的氮素營養及足夠的磷鉀肥料,N:P:K=1:0.8:1,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忌連作,3~4年輪作一次,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

土養百合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