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

  初中歷史,是中學生開始瞭解我國從古代到現代的歷史長河中一系列事件和任務的基礎課程。作為中學生怎麼學好初中歷史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

  1、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是學習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通過預習,自己可以先對課本內容有個大概瞭解,能夠找出其中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知識點。這樣,在聽老師講課過程中才可以加深印象,並有針對性地重點聽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2、課上做好筆記

  做好筆記,不是一味地照搬老師各種話語、文字。而是有針對性地記錄課文總體框架,填補一些自己不瞭解的知識點,為進一步巨集觀把握歷史事件框架、歷程提供指導。

  3、課後注意對知識點的串聯整理

  課文中的歷史知識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歷史事件的起因、過程、發展和結果等都是遵循一定歷程或規律的,一定要對知識點進行串聯,這樣知識點就會記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遺漏知識點。

  4、獨立及時完成作業

  歷史作業,是對聽課效果的一種檢測方式,也是鞏固知識點的一種方式。所以,課後要獨立、及時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達到及時鞏固學業成果的目的。

  5、不要死記硬背

  歷史知識需要記住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有些學生就開始死記硬背。為了徹底牢固掌握知識,要在充分理解歷史知識框架、關係、大意等基礎上,要理解著知識點去記住這些知識,即儘量在把握知識點意思基礎上,可以將知識內容轉換成自己的語言。

  6、經常性地複習

  可以安排一週複習幾次,長期性地對歷史知識進行多看,這樣記憶效果會更好。不至於每當考試前期猛地學習,一是可能掌握程度不夠;而是容易記錯知識。

  學好初中歷史的建議

  首先說“博學”。今日教育功利化思潮日趨嚴重,許多家長執著於逼迫孩子上各類輔導班、做各種各樣的輔導書和習題,卻時常忽略了要博覽群書、拓寬視野,在初一初二這個價值觀養成的重要時期多多汲取優秀的精神食糧。學歷史的方法並不單一,各類或古或今的歷史普及類書籍、諸多優秀的歷史題材動畫片和電影都是培養學生歷史興趣的重要途徑。我身邊的歷史高分大神們,有人從小熱愛閱讀《史記》、《漢書》、《資治通鑑》這類相對枯燥的史學鉅著,也有人是通過《武則天》、《漢武帝》這類歷史電視劇形成了較好的歷史時空概念;有人偏愛國外史學研究著作,閱讀了許多維克托爾、亨廷頓之類大師的學術論文,也有人歡《世說新語》、《明朝那些事兒》這類趣味性的歷史小記。總之,學習沒有固定的渠道,將初一初二寬裕的課餘時間用在廣博的閱讀和學習上,無論對於語文、歷史的學習還是對於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是意義匪淺的。

  其二是“審問”。擅長曆史的同學大多有一個特性,就是熱愛歷史景點和全國各地的博物館。在這一方面,本人可是算是一個反例:從小不喜歡去博物館,到了歷史展覽類景點時總是走馬觀花不求甚解,很少去認真看解說。當我高考之前做到題目、對一些史料一知半解時,同學會很輕描淡寫地說“我知道啊,我以前去xxx旅遊過,就記住了”,然而我卻只能追悔莫及——曾經有一份嶄新的歷史知識在我面前,我卻從來不問清來龍去脈、從來不好好了解,最後真是追悔莫及。不僅要對生活中接觸到的歷史知識刨根問底,對於課本上不清楚的概念更是要及時追問,歷史是一條線,一寸不清便一尺混亂,一尺混亂便影響全域性,切不可人云亦云一知半解。

  其三是“慎思”。江蘇的歷史教育近年來有突出思辨性的趨勢,尤其是高考歷史,越來越少注重背書能力,而是大力側重考察對歷史的思考和個人見解。歷史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往往習慣於戴著政治的有色眼鏡去考量其他國家、其他時代和歷史人物,放棄了思考、遵從社會大潮的結果往往只能是喪失最重要的思辨能力。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結合當時社會背景考量的思維習慣必須早早養成,這需要我們時常面對歷史事件時多問一個“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只有客觀中立地去了解歷史,思維才靈活通透,眼界才包容寬廣。

  之後是“明辨”。這裡我著重突出兩點,即明辨歷史的時間概念和空間概念。學習歷史,不背時間是斷斷不行的;腦子裡沒有一條多維立體的時間軸,是一定不能弄清楚歷史發展脈絡的。而人們常說“史地不分家”,有了時間,記不住地點,恐怕是要鬧出許許多多笑話來的。以長征為例,約兩年的長征中重要的時間節點、重要的會議地址、行進的路線,都是不能忽視的知識。只有清晰地分辨出中外發展的時間變化和空間變化,才能在相對瑣碎複雜的歷史知識點中游刃有餘——最高的境界從來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理解和推斷。

  最後是“篤行”。學好歷史的方法成千上萬,可以利用的資源數不勝數,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年如一日的毅力,保持著每天認真聽課、完成作業、複習回顧、課外閱讀的好習慣。歷史是能夠影響人一生的學科,有人說“文史哲無用”,只不過是被功利主義矇蔽了雙眼——試想一位功成名就腰纏萬貫的成功企業家,倘若開口閉口都是偏激錯誤的歷史觀、對美國英國日本等等的認識都片面狹隘,他真的能夠算作社會精英、真的能夠贏得社會的尊重嗎?學好歷史,造福的不僅是中考高考,更是一個人的眼界和胸襟。

  學好初中歷史的好習慣

  一、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個環節是老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環節。認真聽講就是聽老師講課的思路,分析教材的方法,聽一些重點、難點和疑點的解釋。老師講課的方法換一個角度就是學生學習的方法。

  二、閱讀歷史教材的習慣

  要全讀就是閱讀教科書中所有的內容,如課題、子目標題、正文、註釋、插圖、思考題、練習題大事年表等。這是對學習歷史知識的總要求。要通讀就是將教材中零碎、區域性的歷史通過閱讀融會貫通起來。這就要求在讀書時要前後聯絡,因小而大,把區域性的知識投入到某章、某單元的大範圍內聯想和梳理。

  要略讀就是在全讀之後,在籠統地遊覽一遍教材內容,並在頭腦中初步形成一個粗線條的知識體系。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讀和記教材中的目錄、章題、節題和子目。要精讀就是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要進行字斟句酌地推敲和理解,明確教材中所含的主要觀點以及說明這些觀點的失事,瞭解知識在教材中的地位。要異讀就是在閱讀時要把相近、相似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進行比較、鑑別,找出差異,並分析原因,從而達到準確歷史知識的目的。要做記就是在閱讀教材時,要做好讀書筆記,把動口、動腦、動手結合起來,調動各種器官的能動性,使大腦處於接受知識的最佳狀態。

  三、勤查工具書的習慣

  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不少的是通過查工具書來解決的。中學生應查閱《歷史詞典》《歷史成語詞典》等。勤查工具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擴大知識面和視野,不斷積累歷史知識,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四、思索感悟的習慣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學與思、學與悟是不能分開的。學與思好比車的兩隻輪子,只有兩個輪子都有了鏈子,才能共同發生作用,車才會不停地前進。學與思只有緊密結合起來,才會學有所成。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養成思索感悟的習慣,把這項工作放在預習、學習、複習的全過程中去完成,從而使思維敏捷、視野開闊,逐步掌握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讓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革命老人徐特立非常推崇這種學習習慣。"動筆墨"在這裡或指做筆記,或對歷史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畫點勾畫,或是讀而有感、感而有記、隨時記錄下點滴感受、思想,或是進行摘錄,記下自己喜歡的名人睿語、新穎的觀點。這種習慣對於提升篩選能力、分析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六、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

  先複習後做作業,先仔細審題後作解答。獨立思考,按時完成,作業完成後認真檢查,改正錯誤,書寫要工整規範。

  七、養成自覺複習的習慣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顯示:人的遺忘有先快後慢的特點。識記後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後逐漸緩慢下來。因此,要求學生對剛學過的知識,要及時"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為及時。忌在學習之後很久才去複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就等於重新學習。及時複習的優點在於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學習後發生的急速遺忘。在複習是要注意:

  1.趁熱打鐵,要求學生養成當天課程當天複習的習慣。在複習時讓學生先儘量回憶課堂上所學的內容,當一時不能全部想起來也沒有關係,這正是發現了自己的薄落環節。整個複習過程都要提倡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回憶後再去看書,記住了的知識會被再次強化,想不起來的知識,會成為看書的重點。

  2.重視階段複習習慣的養成。階段複習可以解決各部分知識的之間的聯絡,對所學的知識形成系統化。知識的系統化,是指對知識的掌握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也就是從整體、全域性或聯絡中去掌握具體的歷史事件、概念、原理,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等。

  八、寫考後記的習慣

  考卷拿到手後,常常見到一些同學,只注重考卷上的分數,得了高分就興高采烈,得了低分則悶悶不樂,有的竟把考卷扯得粉碎或揉成紙團。後來,他們發現,很多考題是以前考過的題,或者略作引申,相差無幾看起來似曾相識,做起來照樣出錯。學生應對每次考試進行認真總結,注意作好考後記,

1.初中生如何學習歷史

2.初中歷史該怎麼學好歷史

3.如何才能有效的學習好初中歷史

4.初中歷史應該怎麼學

5.如何學歷史的方法總結及複習指導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