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什麼季節吃最好

  西洋參性涼味甘,偏於養陰,是養生的最佳飲品,而西洋參最適合在什麼季節吃呢?冬季又適合吃西洋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西洋參最適合在夏季服用

  春吃人蔘 夏吃西洋參

  春季大地生機勃勃,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活躍,需要大量營養物質供給機體活動及生長髮育的需要。因此,選用扶助正氣的人蔘最為合適。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消耗較大,睡眠又少,故宜選用養陰清補之品,這時服用西洋參最合適。而在秋冬季節,人容易出現溼病,就不適宜服用西洋參。

  人蔘與西洋參,皆系名貴藥材,因補虛治病效果顯著,從而蜚聲世界。西洋參原產美國和加拿大,人蔘產於中國,近年來,西洋參在國內引種成功之後,臨床應用日趨廣泛,但兩者在應用時還應有所區別。人蔘補氣,偏於助陽;西洋參補氣,偏於養陰。人蔘補氣之力勝於西洋參,而西洋參清熱生津之力又勝於人蔘。

  中醫認為,人蔘性溫味甘。大補元氣、固脫、生津、益智、安神,是人蔘的功效,臨床上多用來治療脾氣虛弱所致神疲食少、腹脹便溏;肺氣虛弱引起的短氣喘促;心氣虛弱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及氣虛欲脫所致的汗出肢冷、脈微欲絕等危重症候。

  西洋參性涼味甘,涼能清熱,甘涼相合,既能清熱養陰,又能生津止渴,臨床上用來治療氣虛津虧伴有陰虛內熱的諸種症候,如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等患者,尤其是心臟病引起的煩躁、悶熱、口渴等症狀突出者;肺內虛熱引起的久咳短氣;肺腎虛熱所致的咽乾口燥,咳嗽氣短,短氣不足以息;心陰虧虛引起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脾胃津虧引起的口乾口渴,大便微結,舌紅苔少等。另外,西洋參能輔助治療癌症患者因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所致的不良反應。

  西洋參雖說適應人群很廣,但也存在藥不對症,起反作用的問題。西洋參是一味藥,而不是保健品。可是一些廣告將其渲染為神物,無所不能。不少人也以為西洋參老少皆宜、四季可服、百無禁忌,實屬誤導的結果。

  需要注意的是,有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溼、脾陰虛弱、舌苔膩濁等病人,忌用西洋參。

  冬季能不能吃西洋參

  1、冬季吃西洋參是可以的

  西洋參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治肺虛久嗽,失血,咽乾口渴,虛熱煩倦。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冬天可以吃西洋參,其實吃西洋參沒有太多季節上的限制,主要是根據你的身體情況去決定,如果你的身體不允許而去食用的話,自然不利於健康,所以大家在食用西洋參之前都應該,注意瞭解這些常識問題,正確吃西洋參才更利於我們的健康。

  2、冬季吃西洋參能保護心血管系統和提高免疫力

  常服西洋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強化心肌收縮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狀表現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可長期服用西洋參,療效顯著。西洋參的功效還在於可以調節血壓,可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永續性血壓,有助於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恢復。西洋參作為補氣保健首選藥材,可以促進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效抵抗癌症。

  3、冬季吃西洋參能促進血液活力和治療糖尿病

  長服西洋參泡水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動脈粥樣硬化並促進紅血球生長, 增加血色素。西洋參泡水可以降低血糖、調節胰島素分泌、促進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

  西洋參最好的食用方法

  1、西洋參可以選擇含化法和衝粉法

  一般是在早飯前和晚飯後服用,每天用量為2到4克,最好在含服前,先將西洋參片在鍋中蒸軟後再服用,比較好咀嚼。取西洋參粉5克,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用紗布或者是濾紙包好,再倒入沸水服用,這樣可以使飲用時,不用擔心未溶解的粉末進***中。

  2、西洋參可以選擇燉服法和蒸服法

  需要在早飯前服用,取西洋參片2到5克,先用水浸泡,然後就碗口密封好後,放進鍋中隔水蒸燉20到30分鐘後就可以取出冷卻食用。也可以適量地加入一些枸杞子,效果會更好。需要一個雞蛋與5克的西洋參粉,加適量水後,保持些許粘稠,不要太稀,然後攪拌均勻,放進鍋裡一起蒸,熟後服用。

  3、西洋參可以選擇做湯法

  取5克西洋蔘,這個很簡單,就是在煮湯時一同放入共煮,每日服用一次。其實西洋參還有不少的吃法,利用其食補的功效,同樣能夠對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在服用西洋參時,一定要按照注意是想來,讓西洋參發揮最大的藥效,也讓你自己的錢花的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