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什麼排溼氣有哪些誤區

  脾胃不好的人在夏季更容易堆積溼氣,溼氣重對於人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夏天吃什麼排溼氣?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揭曉。

  夏天吃的排溼氣食物

  夏季祛除要喝對湯。並不是所有的湯都有利尿排腫、排毒養顏、祛溼解毒的作用,像紅棗紅水、茶樹菇老鴨湯等側重於補血益氣,而銀耳冰糖水、冰糖雪梨側重於祛火排毒等等,夏季祛溼湯需選擇具有祛溼的食材,例如:赤小豆、薏米仁、綠豆、海帶、雞肉、蘑菇、白果、板栗等等,大家可自制赤小豆薏米仁湯、白果板栗豬肚湯、海帶排骨湯等等。

  夏季祛溼吃雞蛋。大家對雞蛋都不陌生,是常見的滋補食物之一,而祛溼雞蛋卻不是簡單地食用蒸雞蛋或者煎雞蛋,而是雞蛋花生湯。通常是將花生熬成湯汁,煮沸,在打入整個雞蛋攪成花即可,雞蛋花生湯在南方比較常見,南方溼氣重,飲食需起到祛溼祛熱的效果,雞蛋花生湯具有祛溼體內溼熱、緩解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身乏無力等症狀,女性食用可適量加點紅糖,更起到補血補氣、滋陰養腎的功效。

  夏季祛溼吃玉米鬚。也許大家覺得吃玉米鬚不可思議,一般玉米鬚都是扔掉,無人食用的,但是大家也把其營養和功效給扔掉了,玉米鬚具有利尿排腫、利水滲溼、養腎養肝的作用,大家可收集新鮮的玉米鬚,煮水或者炒菜食用,祛除體內的溼熱、溼氣。

  夏季祛溼吃西瓜皮。很少有人注意到西瓜皮的營養價值,西瓜皮含有豐富的水分和礦物質,有利水滲溼、清熱解火的功效,夏季我們可以做涼拌西瓜皮、清炒西瓜皮、排骨燉西瓜皮食用,祛除體內的溼氣,給自己一個健康的體質。

  排溼粥

  西瓜皮粥

  在夏季的時候,西瓜可謂說是解暑的第一水果。只是,西瓜除了西瓜瓤是寶之外,西瓜皮也是很好的東西。用西瓜皮做成的西瓜皮粥,營養價值更是高。夏季的時候,適當的食用西瓜皮粥,不僅可以強心補腦,養胃活血,還可以很好的利尿排溼,清火降暑。所以說,夏季的時候,不妨適當的食用一些西瓜皮粥。

  所需食材:西瓜皮、粳米、白糖。

  製作方法:首先,要先將西瓜皮的外皮去掉,然後將去皮之後的西瓜皮切成丁,之後把粳米清洗乾淨,放入粥鍋當中。然後,在粥鍋當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把切好的西瓜皮也放入到粥鍋當中,用大火煮沸。煮沸之後,再加入適量的白糖,攪拌均勻,再用小火慢燉,將西瓜皮和粳米燉爛之後,就可以直接出鍋食用了。

  糯米紅糖粥

  糯米紅糖粥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款甜粥,在夏季的時候,食用糯米紅糖粥,不僅可以養胃健脾,還可以很好的補血補氣。最主要的是,夏季溼氣重,適當的食用糯米紅糖粥還可以很好的排出溼氣,補充元氣,祛風散寒。

  所需食材:糯米、小米、紅糖。

  製作方法:首先,要先將糯米和小米清洗乾淨,然後在粥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把洗好的糯米和小米一同放入粥鍋當中。然後用大火來煮,等到水徹底沸騰之後,再轉小火來煮,待到糯米和小米都煮爛之後,再加入適量的紅糖,攪拌均勻之後,就可以關火食用了。

  薏米紅豆粥

  一直以來,薏米紅豆粥可謂說是養生愛好者的最愛。因為除了可以減肥之外,薏米紅豆粥還有很好的健脾養胃,利尿消腫的功效。除此之外,對於體虛和氣虛的女性來說,薏米紅豆粥還可以很好的補氣養血,排出體內的毒素;對於因為體寒引起的疾病,薏米紅豆粥還有很不錯的驅寒調理功效。

  所需食材:薏米、紅豆、冰糖。

  製作方法:首先,要先將紅豆清洗乾淨,然後在清水當中浸泡2個小時左右。之後,在粥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把浸泡好的紅豆和清洗好的薏米倒入到鍋中,用大火煮沸。煮沸之後,再加入適量的冰糖來調味,然後用小火煮到粘稠之後,就可以直接出鍋食用了。

  祛溼誤區

  誤區一

  中醫所謂的“溼”,即通常所說溼邪,不但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而且在不同的身體狀態下、不同的體質裡,溼邪兼夾其他邪氣的配對也不同,其臨床表現更是千差萬別,如惡寒發熱、四肢困重,或面色萎黃、精神睏倦、食慾不振、便溏洩瀉,或尿少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等都是“溼”的症狀。

  不同的病機,不同的症狀,決定了不同的用藥。如清熱燥溼常見的藥物有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等,利水滲溼常見的藥物有豬苓、澤瀉、冬瓜皮、玉米鬚等。而薏米、赤小豆也僅僅是利水滲溼藥物其中的一員,其功效顯然不能覆蓋所有的“溼”。

  誤區二

  專家稱,薏米、赤小豆都有“利溼”或者“利水”的功效,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薏米加上赤小豆有一定祛溼的作用,對溼熱程度較輕的人有一定的作用,但不等於對溼熱程度重的人也有效果。中醫認為,薏米和紅豆***即赤小豆***都屬於“微寒”,長期大量地吃,顯然對身體不好。

  網上所說薏米和赤小豆煮時“無需按什麼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這種說法是不妥的。薏米的功效主要是“利溼健脾、舒筋除痺、清熱排膿”;赤小豆的功效主要是“利水消腫退黃,清熱解毒消癰”。因此,兩藥合用,對於溼熱伴有關節痺痛或者合併膿腫破潰的,應該薏米量大;而對於溼熱伴有尿黃或者癰毒結聚的,應該赤小豆用量大。“症狀不同,藥量應該有所變化”,而不是隨意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