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症是怎麼形成的怎麼預防

  嗜睡症是一種神經功能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發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為什麼會嗜睡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嗜睡症的原因

  一、最常見的原因

  夜間睡眠差,或睡眠時間過短,或有睡眠呼吸暫停,即睡覺時打呼嚕,並有呼吸間歇現象,影響了睡眠質量;時間長了使生物鐘紊亂。疲乏、嗜睡,伴有頭暈、頭腦不清,可能是早期神經衰弱的一種表現。

  二、營養不足,能量攝入降低。

  營養不足容易導致睏乏愛睡。補充蛋白質,會使嗜睡好轉。另外還有一種是發作性睡病,發作性睡病多在青春期以後起病,主要症就是白天嗜睡,表現為不分時間、地點犯困,如與客人談話、或在工作中,都會有睡眠發作,發作性睡病一般不會引起其他器質性病變。

  三、其他原因

  1、老年嗜睡症並不少見,引發老年嗜睡症的因素較多,環境因素、身體因素、藥物因素、腦部因素等等都是常見原因。

  2、青少年或中青年肥胖、體重超重也會引起白天過度睏倦;

  3.抑鬱症,可能是白天過度睏倦的主要誘因,抑鬱症患者,白天感到過於睏倦的機率是正常水平的3倍。

  4.糖尿病,白天過度睏倦與糖尿病關係密切。糖尿病出現日間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近2倍。甲狀腺機能減退,甲狀腺患者由於基礎代謝低,常有嗜睡的表現。

  5.最新統計,世衛組織:12國兒童接種甲流疫苗後患上嗜睡症。當地兒童在接受了甲型流感疫苗注射後患上嗜睡症,患者突然昏睡的概率比未接受注射者高出9倍。

  嗜睡症的表現

  白天睡意過多:這種症狀是嗜睡症最為明顯的症狀。

  猝倒:這種症狀是指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突然失去肌肉張力,從而引起了頭部或身體在沒有喪失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癱瘓,它可以持續幾秒鐘或幾分鐘。輕微症狀表現為說話含糊不清、口吃、眼皮下垂或手指無力拿不住東西。嚴重的猝倒會引起膝蓋彎折,使人虛脫。大笑、興奮或生氣是引起猝倒的典型性原因,肌肉品質的突然放鬆可能是大腦突然進入REM睡眠的結果。猝倒並不十分常見,有嗜睡病的患者中有猝倒現象的不到一半。

  睡眠癱瘓:這種症狀當人入睡或要醒來時暫時不能運動。它只持續幾分鐘。和猝倒類似,睡眠癱瘓可能也與REM睡眠和清醒狀態之間的過渡不充分有關。

  催眠性幻覺:是指精神、夢境般的影像,通常很恐怖,常見於入睡時或發生睡眠癱瘓前。

  對於青少年或剛成年的人來說,這些症狀在此之前並無病例,通常是突然發生的。患有嗜睡的人會抱怨容易感到疲勞以及工作、學習和社交關係的表現不佳。白天過度的睡意會使人喪失應有的能力,記憶力下降,因此大大降低生活質量,而且嗜睡引起的視覺障礙可能尤為使人感到不安。

  一半以上患有嗜睡的人都會同時發生記憶力下降或記憶中斷,這是由闖入清醒狀態的"微睡眠"引起的。在這些階段中,嗜睡患者當行走或駕車時會不知所措、胡說或胡寫、放錯東西或撞上東西,代表性的是他們在這些階段中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事後記不清發生的事。

  嗜睡症怎麼辦?

  一、痰溼困脾型:多見於形體肥胖之人,胸悶、納呆、大便不爽,痰多泛嘔、口中粘膩,身重嗜睡舌苔白膩脈孺緩。治療原則:燥溼健脾豁痰開竅。方藥:“醒脾開竅湯”加竹茹、半夏等。

  二、脾氣不足型:多見於病後或高齡之人,神疲乏力、腹脹食少,食後睏倦嗜睡,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等,舌淡苔薄白,脈虛弱。治療原則:益氣健脾。方藥:“醒脾開竅湯”加人蔘 、白朮、黃芪等。

  三、肝鬱脾虛型:長期憂愁思慮,精神萎靡不振頭昏欲睡多夢時有兩脅不適,納呆食少,大便不利或腹痛瀉洩,瀉後痛減,舌苔薄白或稍膩,脈玄細或澀。治療原則:舒肝健脾開竅。方藥:“醒脾開竅湯”加柴胡、黨蔘、枳殼等。

  四、氣血兩虛型:面色萎黃無華或淡白,納呆食少,神疲乏力,心悸多夢、氣短懶言,或有自汗,頭暈目眩,舌淡嫩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治療原則:益氣養血醒脾開竅。處方:“醒脾開竅湯”加黃芪、當歸、人蔘,等。

  五、溼濁矇蔽型:頭重如裹,口乾粘不思飲水,胸悶不飢,二便不利,舌苔厚膩。內經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頭為諸陽之會,若被溼濁矇蔽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睏倦嗜睡。治療原則:芳香化濁醒脾開竅。處方:“醒脾開竅湯” 加佩蘭、蒼朮、白寇等。

  預防嗜睡症的方法

  1、涼毛巾敷面,先用涼水洗臉,然後把涼毛巾敷在額上或脖頸後。

  2、午飯後有條件的小睡半個小時,睡醒後用清水擦把臉,效果最好。

  3、藥物刺激,在太陽穴上抹些清涼油、風油精之類的刺激***物效果也不錯。

  4、喝飲料,像可樂類的飲料本身就有提神的作用,喝一點可以趕走瞌睡蟲。

  5、伸展運動,有時有睏意是因為身體過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而缺氧造成的,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站起來,伸展四肢,下蹲10次驅趕睡意。

  6、閉目養神。午後上班時容易出現睏意無法消除的狀況,這時可以端坐在椅子上,閉上眼睛做深呼吸,然後用雙手按摩太陽穴或做做眼保健操,都能興奮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