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語言行為的矛盾和處理原則

  現代社會,人際關係佔據重要地位,也是決定人生成功的關鍵之一。言語行為在人際關係中則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好的言語行為會讓你如虎添翼,反之就會陷入失敗的境地。人際關係是在人際交往中建立、鞏固、發展、調整的,而人際關係交往的主要工具是語言。語言是由形式和內容組成的統一體,但語言形式和語言內容充滿著種種矛盾,處理好這種矛盾就能處理好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語言行為存在的矛盾

  ***1***語言形式和語言內容的矛盾。比如:避諱,在漁家吃魚不能說“翻”過來而要說“伐”過來。

  ***2***表達者與語言工具的矛盾***包括表達能力與語言工具的矛盾和表達意圖與語言意義的矛盾***。由於表達者能力限制等因素,表達者可能不會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異或是觀點。

  ***3***接受者與語言工具的矛盾。接受者對語言的接收不是一味的接收,他會選擇性的接收,刪除、省去那些他認為對他沒有的語言資訊,甚至增添一些他認為對他有用的資訊。由此可見,表達者表達語言的好壞關係到個人人際關係的好壞,如何處理語言行為與人際關係的矛盾是現代人們關心的核心問題。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與合作的社會,有的人在競爭中失敗,有的人在合作中成功,這其中奧妙何在?生意場上有“金口玉言”,“利言優先”之說;政治場上有“領導過問了”,“一言定升遷”之說;文化界有“點睛之筆”,“破題之語”,生活中常有生死榮辱繫於一言之說。可見,在現代交際中,能否成功運用語言的影響力,實在影響著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在社會上,人們的能力有高有低,快速瞭解他們,不妨看看他們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其主要表現是說話的藝術。語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人的心靈。通過成功運用的口才這一媒介,不熟的人可以熟起來,長期形成的隔閡可以消失,甚至單位之間,社會集團之間,國家之間的矛盾有時也可以通過它得到解決,若是語言運用不當,也可能交際失敗,甚至損害自身的形象。像良辰美景一樣高深動聽的話語也可以帶給人愉悅和歡暢,幫助你增加知識和修養,激發你的創造力,也可以增進人們感情的融洽。

  人際關係語言行為的處理原則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語言的交流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相互尊重原則、相互瞭解原則、相互關心原則、相互信任原則。在這幾條原則下交流,相信我們一定能建立較好的人際關係。在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平等,得到關心,得到信任。而尊重、平等、關心、信任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平等對待、關心和信任就得先尊重、平等對待、關心和信任他人,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同等對待。

  1.相互性原則。人際關係的基礎是彼此間的相互重視與支援。任何個體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接納他人。喜歡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們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人際交往中的接近與疏遠、喜歡與不喜歡是相互的。

  2.交換性原則。人際交往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交換的原則是:個體期待人際交往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即在交往過程中的得大於失,至少等於失。人際交往是雙方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

  3.自我價值保護原則。自我價值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價;自我價值保護是一種自我支援傾向的心理活動,其目的是防止自我價值受到否定和貶低。由於自我價值是通過他人評價而確立的,個體對他人評價極其敏感。對肯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個體對其認同和接納,並反投以肯定與支援;而對否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則予以疏離;此時可能啟用個體的自我價值保護動機。

  4、平等原則。在人際交往中總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的兩個方面的需要和這種需要的滿足程度必須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前提。人際交往作為人們之間的心理溝通,是主動的、相互的、有來有往的。人都有友愛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平等對待、人的這種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5、相容原則。相容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與人之間的融洽關係,與人相處時的容納、包涵、寬容及忍讓。要做到心理相容,應注意增加交往頻率;尋找共同點;謙虛和寬容。為人處世要心胸開闊,寬以待人。要體諒他人,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即使別人犯了錯誤,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計較,以免因小失大,傷害相互之間的感情。只要幹事業、團結有力,做出一些讓步是值得的。

  6、信用原則。信用即指一個人誠實、不欺騙、遵守諾言,從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人離不開交往,交往離不開信用。要做到說話算數,不輕許諾言.與人交往時要熱情友好,以誠相待,不卑不亢,端莊而不過於矜持,謙遜而不矯飾作偽,要充分顯示自己的自信心。一個有自信心的人,才可能取得別人的信賴.處事果斷、富有主見、精神飽滿、充滿自信的人就容易激發別人的交往動機。博取別人的信任,產生使人樂於與你交往的魅力。上述這些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是處理人際關係不可分割的幾個方面。運用和掌握這些原則,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