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魚塘的經營技巧

  垂釣休閒漁業作為一種新的漁業生產方式已經成為現代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下面讓小編來告訴你吧,希望能幫到你。

  

  一、選擇池塘的技巧

  1.池塘條件 用於垂釣的池塘最理想的面積為10~15畝,水深2米以上,排灌要方便。此種面積和水深的池塘不僅好管理,而且也有利於魚類的棲息和遊釣者的垂釣。

  2.地理位置 用來進行垂釣的池塘最好選擇在離市區、城區不太遠的地方,自然環境要良好,並且交通要便捷,這樣有利於吸引垂釣者。但不要離公路太近,附近也不要有噪音源,否則噪聲太大時,不僅影響魚類的正常活動和上鉤率,而且也影響垂釣者的心情。

  二、放魚的技巧

  1.垂釣池塘放魚前的準備工作 用於垂釣的池塘在放魚前要夯實池塘堤岸、清除池底多餘的淤泥,最好是選用石頭等護坡,這樣不僅對維護池塘有好處,給人的感覺也好——整潔、乾淨。平整完池塘後要選擇一個晴朗的天氣,在塘底放水10釐米左右,每畝使用塊狀生石灰約200千克化水後全池均勻潑灑,潑灑後再讓池塘曝晒數天。晒塘消毒10天后開始注水,注水時用80目的篩絹扎住進水口進行過濾,以防止野雜魚等進入,水深要注到2米以上。

  2.放魚的品種和規格 垂釣池塘內的魚類應做到品種、規格多樣

  化,既要考慮容易上鉤,又要考慮充分利用水面,還要考慮不同垂釣者的喜好。品種包括鰱、鱅、青、草、鯉和鯽魚等常規魚類,還要放養一些如黃顙魚、鯰魚、黑魚等肉食性魚,有條件的還可以放養一些如鱖魚、虹鱒等名貴魚類。鰱、鱅魚雖不易上鉤,但可起到利用上層水體、淨化水質的作用,而有些垂釣者也很喜歡釣鰱、鱅魚;肉食性魚和特大規格的魚可以消滅水體中爭食、爭氧的低值小野雜魚,還可提高垂釣者的興趣。規格應該按特大、大、中、小合理搭配,一般黃顙魚要在150克/尾以上,鯽魚在250克/尾以上,其他魚類在1000克/尾以上。

  3.放魚的方法 對於垂釣池塘,每年春季開河後可以先一次性多放些,一方面此時成品魚大批量上市出售,市場價格相對較低,品種規格也齊全,可供挑選的餘地較大;另一方面此時的魚鱗片緊密、病害較少、活動力弱,非常好運輸;還有就是此時垂釣池塘的水質比較穩定,放魚的成活率高。但此時放養要特別注意,因為放養量大,一些垂釣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注意放養時的相關細節,造成所放養的魚類體表鱗片等大量損傷脫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筆者以前接觸過的一些垂釣場就出現過這種情況,春季放魚時野蠻操作,第二天就開始死魚,以後每天都有死魚,斷斷續續半個多月,死的魚均有體表擦傷。死魚不僅造成了直接的損失,而且在放養後的相當長時間內魚類活動不正常,不愛咬鉤,而垂釣者也因看到池內有死魚和釣上的魚有傷而大大影響了垂釣心情。

  4.要及時續放 由於垂釣池每天都要被釣出魚,因此一定要記錄好投放量和出魚量,計算出存塘量,根據存塘量隨時購運補充,以達到一定的密度,保證出魚量和咬鉤率。

  北方地區的垂釣池塘除春季開河後第一次放魚時多在漁場直接

  購買外,其他續塘的魚類多是在水產批發市場上購買。此時購買商品魚要做到選擇無傷病的、活動力強的魚,並且要少放,勤放。筆者接觸的一些垂釣場就是每週五晚上到水產批發市場購魚後放入池塘,周

  六、週日正好是垂釣者最多的時候,因此效果非常好。

  三、投喂的技巧

  筆者接觸到的垂釣魚塘大部分都不喂。其實,正常合理地投喂飼料,不僅可保證魚體不減膘失重,還可使其增重,使垂釣者和飼養者都得益。尤其是可以使購來的魚儘快恢復體力,減少魚病。

  垂釣池塘在投喂時要選擇營養全面的配合餌料,日投喂量較普通魚塘適當減少***佔存塘魚體重的3%~5%***,投餌時間以下午4-5時為好,魚吃到八成飽後再經過一夜的消化,次日早晨便處於半飢餓狀態,不會影響上鉤。逢釣魚者多的日子可以少投,甚至不投。

  四、管理的技巧

  1.水質管理的技巧 用於垂釣的池塘魚類密度較高,為防止浮頭、泛池,並且使魚願意咬鉤,必須抓好水質管理的基礎工作。要求水體透明度30~40釐米,pH值7.0~8.0,溶解氧大於3.5毫克/升。可通過添換新水或每天中午***避開垂釣時間***開啟增氧機2~3小時來調節水質,也可以使用光合細菌等調節水質,還可以在魚塘中移植一些水花生、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來調節水質。

  2.經營管理的技巧 垂釣池塘在垂釣期間要注意搞好池塘的清潔衛生和池水的消毒工作,堅持早、中、晚巡塘,發現異常情況隨時妥善處理。要及時撈除垂釣者丟棄的廢棄物和被鉤傷而死亡的魚類等,以免汙染池水。還可以給垂釣者一個清新、乾淨的水體環境,以提高垂釣者的興趣。

  用於發展垂釣的池塘要有良好的環境條件,要突出野外休閒垂釣

  的樂趣。經營者在四周要搞好綠化,栽植好花草樹木,還可在池塘邊搭建一些小草棚、走廊或亭臺,作為垂釣者的遮陽避雨處,池塘四周種植一些無公害蔬菜、水果,養殖一些禽類、鳥類,營造出一種迴歸自然的氣氛,讓垂釣者有一種流連忘返的感覺,以此來吸引更多的垂釣者。

  為了給垂釣者提供更多的服務,可在池塘周圍建一個自助餐廳,讓遊客親自殺魚、烹魚、品魚,也可開一個簡易飯店,還可建設一些娛樂場所,供垂釣者休息時娛樂之用。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垂釣者,還可以提高垂釣漁業的整體效益。

  五、魚病防治的技巧

  垂釣池塘作為一個特殊的水域,與一般養殖水體相比具有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垂釣的魚來源複雜,攜帶的病原體種類多;魚體在長途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傷,最易感染病害;部分魚會因脫鉤而受傷,進食和抗病能力減弱;環境不安定;營養不良等。這些原因都容易使魚體患病。垂釣池塘容易發生的病害主要有水黴病、體表潰瘍、魚鯴、錨頭蚤等。水黴病和體表潰瘍多是由於購魚時操作不當、魚類體表受傷引起,魚鯴、錨頭蚤等多是由於魚類流動頻繁,魚體營養不良,環境不安靜引起。染病的魚不願意咬鉤,釣上的魚體表潰爛、有寄生蟲,不好看,影響釣魚者的情緒。因此,垂釣池塘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抓好魚病的防治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1.垂釣池塘魚病應做到以防為主。主要措施如下:

  ***1***清塘消毒:垂釣池塘最好在每年冬季徹底幹塘一次,清除過多的底泥,並曝晒。在投放魚類前用生石灰消毒,徹底殺滅病原體。

  ***2***減少魚體受傷:在捕撈、運輸、下塘等操作上要規範、細緻,減少魚體受傷。擦傷、鉤傷及其引起的併發症是垂釣池塘的主要病害,

  對損傷嚴重的魚要及時撈出。

  ***3***投放健康的魚類:採購時對魚的來源要做一定的瞭解,經過多次拉網而受傷嚴重的魚及發病池塘的魚類不能購買,防止病魚進入池塘。魚類的來源越近越好,一方面便於瞭解情況,另一方面減少長途運輸的風險。

  ***4***保持池塘較適宜的魚類負載量:條件較好的垂釣池塘,每畝最大魚類負載量可控制在800千克左右;條件一般的應控制在400千克左右。應注意的是,池塘的負載量增加,風險性也會增大,如果塘內魚多,魚類經常缺氧浮頭,上鉤率反而會降低。

  ***5***做好魚類投放時的消毒工作:在魚類入塘前要堅持消毒。一般都用5%的食鹽水或者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對魚體消毒5~10分鐘,投放後及時用二氧化氯等製劑對水體消毒。

  ***6***定期使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劑進行水體消毒,定期使用殺蟲劑殺滅寄生蟲。

  ***7***加強對疾病的監控,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平時早、中、晚巡塘時要仔細觀察池魚的活動情況,一旦發現病、死魚要及時撈除,並對症治療,防止病情蔓延。

  2.垂釣池塘容易發生的病害及治療方法

  ***1***水黴病:多發生在早春池塘第一次大量放魚的時候。可按每畝1米水深時用水黴淨300~400克的用量進行全池潑灑。

  ***2***潰爛病:多因魚體受傷,魚類營養不良所致。可外用溴氯海因***或用強氯精***全池潑灑,內服抗菌消炎藥物或大蒜素等治療。

  ***3***錨頭蚤、魚鯴等:多因垂釣池的水體清澈、魚類進出頻繁、魚類營養不良所致。可用專用殺蟲藥物***如敵百蟲、殺蟲王等***全池潑灑1~2次,內服大蒜素等消炎藥物。

  垂釣期間發現魚病用藥時,應用綠色環保漁藥,如生物製劑、中草藥、食鹽、大蒜素等進行防治,切勿使用毒性強、藥效長、殘留量大的漁藥,以免釣魚者誤食而造成中毒。此外,還要特別注意魚藥的休藥期,用藥之後,要停止一段時間垂釣,以保證消費者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