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棚種植蔬菜用什麼肥料

  大棚蔬菜有著很高的效益,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現在大棚種植蔬菜用的肥料,一起來看看。

  現在大棚種植蔬菜用的肥料

  當前肥料種類繁多,大棚蔬菜常用的有糞肥、土雜肥、生物有機肥、化肥、水溶性肥料、調理劑等。

  ①糞肥。雞、豬糞肥是大棚蔬菜生產中較常用且用量較大的有機肥種類,養分含量較高,可補充土壤的氮、磷、鉀和有機質以及一些中微量元素等,使用時要適當減少無機肥料的用量,不過連續大量不科學施用會加速出現各種土壤障礙。未經腐熟的雞糞易燒苗或釋放有害氣體,不宜在大棚施用,特別是深冬季節做底肥更要注意。

  ②土雜肥。對保持土壤肥力和優良性狀具有重要作用。有條件的菜農在蔬菜生產中應多施秸稈類堆肥,調節土壤碳氮比,土雜肥須經完全腐熟後才能在大棚中使用。

  ③大量元素***氮、磷、鉀***肥料。主要指氮、磷、鉀肥,是大棚蔬菜高產的支柱。蔬菜對鉀具有奢侈吸收性,適宜的氮、鉀比為1∶1~2,鉀過多影響鎂、鈣、銨態氮等的吸收利用。要根據大棚蔬菜需肥特性合理使用,避免一次使用過多。

  ④中、微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性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使用時要考慮銨態氮和鈣、鉀和鎂、磷和鋅的頡頏作用,以及微量元素和氮影響鉀肥外滲等。中微量元素肥料要根據土壤及蔬菜缺素診斷情況進行補充,避免盲目使用,以免出現中毒現象影響蔬菜正常生長。微量元素儘量通過葉面施肥補充。

  ⑤生物有機肥。此類肥料多含功能性生物菌,是大棚蔬菜的首選肥料。生物有機肥料並不能代替化肥的作用,大棚蔬菜持續高產也不能過分依賴生物有機肥。在選用商品有機肥時,需注意其原料來源和重金屬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含量的問題;此外,還要考慮土壤型別和施肥目的。

  ⑥水溶性肥料。包括大量元素水溶肥***以提供氮磷鉀為主***,含腐殖酸***或海藻酸或氨基酸***水溶肥,具有速效和對土壤破壞小及次生鹽漬化輕的特點,是在大棚蔬菜生產中具有較大應用前景的肥料。水溶肥料要以氮鉀為主,少施磷,儘量不用含氯肥料;每次用量要控制,以氮肥為例,每畝以純氮2~4千克為宜。

  ⑦功能性肥料。如生物菌肥、土壤調理劑、肥料增效劑、緩釋肥等,是今後大棚蔬菜生產用肥推廣利用的重點,要科學合理選用。

  大棚種植蔬菜的施肥方法

  冬季大棚內施用碳銨和硫銨。碳銨施用後會揮發出大量氨氣,對蔬菜生長不利;硫銨是生理酸性肥料,施用後會增加土壤的酸性。碳銨是冬暖大棚蔬菜追肥的速效肥料,即使在5℃的土溫時,也能轉化分解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施用時應注意深施,一般在離蔬菜根莖8-10釐米處開10釐米深的溝,撒施後用土蓋嚴,可提高利用率10%-30%。

  冬季多施用磷酸二銨。蔬菜需要大量的氮和鉀,需要磷比較少。比如說,茄子需要的氮磷鉀之比為3∶1∶4,黃瓜為3∶1∶10,番茄為6∶1∶12等。磷酸二銨含氮18%、含磷46%,不含鉀,所以大棚是不適宜多施用磷酸二銨。另外應注意,磷酸二銨不得與草木灰等鹼性肥料混合施用,以免引起氨的揮發,造成氨害。

  分散施用磷肥。磷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化,失去肥效,因此磷肥適合作基肥或在蔬菜前期集中施於根系密集的土壤中,一般在移栽行開8釐米深溝,撒入磷肥後覆土4-5釐米,然後在淺溝內移栽蔬菜,縮短磷肥與作物根的距離來彌補磷移動性小的弱點。

  後期追施鉀肥。蔬菜一般在開花前後需鉀較多,以後逐漸減少,後期施用鉀肥會造成鉀的利用率明顯降低,浪費肥料。

  尿素表土淺施。蔬菜作物發育階段對肥水需求比較多,提前追施深施比淺施提高利用率28%左右。追肥時開8-10釐米深溝,施後嚴密蓋土,對株行距大的蔬菜可採用開穴深施,根據棚溫隔5-7天澆水,使其在土壤中有充足的時間氨化,以利吸收利用。在蔬菜生長期間,還可用0.3%尿素溶液噴灑葉面,每7天1次,每畝用肥液75-100公斤,連噴2-3次即可。

  將含鐵肥料施入土壤中。鐵很容易被土壤固定轉化成難溶性化合物而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失去肥效,因此在大棚施用鐵肥最好採用葉面噴施。可用0.1%-0.3%的硫酸亞鐵溶液均勻噴灑在蔬菜葉面上。同樣的道理,冬季將稀土微肥直接施入土壤中也是一種誤區,最好的施用方法是用0.05%-0.07%的稀土微肥溶液噴灑在葉面上,每畝噴肥液50-75公斤。

  在乾旱條件下施肥。大棚蔬菜是喜水作物,在土壤乾旱時施肥,不但肥效不能充分發揮,而且會使土壤溶液濃度驟然升高,容易使蔬菜燒根。因此,大棚施肥要與灌水相結合,要開溝施肥,把肥料埋實以後再灌水,或順水追肥,小水衝施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