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嚐遍酸甜苦辣

  創業勵志照亮人生,大學生創業改變命運!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大學生創業勢必是一個艱苦奮鬥的過程

  7月11日,安徽大學大學生自主創業調研社會實踐已經結束了活動。在從7號到10號的短短几天內,調研隊已經成功採訪了政府部門,優秀的創業成功者和安徽大學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等等方面,瞭解到瞭如今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10級優秀畢業生也是成功的創業者袁默涵表示,自己當初創業時對未來熱情滿滿,也有十分充沛的精力去為此努力奮鬥。但是現實畢竟是現實,創業過程中你會遇到之前完全預想不到的困難。比如,他在創辦藍獅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的時候由於自己經驗的缺少,對行業瞭解的還不夠透徹,再加上對公司運營方面的經驗缺少,就曾經造成短期的困難時期。創業的一開始是十分困難的,“電視上經常說吃幾個月的泡麵不是誇張,而是一種形象的寫照。”他說,倒不是僅僅因為資金困難,而是創業初期年輕人一心都在事業上,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想著吃好吃的。初期要想著完善公司的各種運營機制,要加大宣傳打響公司名號,最重要的是開闢市場,開拓客戶,實際上還是要求公司的業務水平高才能有立足之地。“當初的壓力很大,擔心如果做不好會辜負家人和朋友的信任,最重要的是不想辜負自己,想給自己一個交代。”愛望優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的開創者陳總說到。

  所幸的是,如今政府和高校都十分重視大學生創業,給予了創業者們十分大的優惠政策。合肥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的副局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大學生創業在近些年來都顯示著非常大的增長趨勢,每年來申請優惠政策,註冊新公司的資料逐年增長,可謂是到達了一個創業大潮的趨勢。政府部門通過與銀行和高校進行合作,也建立了許多優惠政策。如降低或者減免註冊成本,降低各種稅務等方式來扶持。“大學生創業利己,利社會,利國家。既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又能帶動社會就業,為國家的經濟做貢獻。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創業者還是要努力適應市場體制,自由競爭,而不能依賴於政府和社會的扶持。”副局長語重心長的說到。

  高校的扶持政策

  據安徽大學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的負責人王超透露,目前中心一共有是個左右的創業專案進行。而服務中心主要就是為這些專案提供服務,向學校爭取扶持政策與措施等等,有硬體和軟體的支援,比如幫助申請資金,與安徽大學校友會或科技園爭取合作等等。安徽大學團委十分重視大學生自主創業,會出面與安大教務處和圖書館等方面進行協調溝通,為有關專案取得合作。比如,口袋小安,安大百事通等等。學校十分維護創業氛圍,例如,安徽大學一向是禁止在校內進行任何商業活動的,而在三七女生節或者運動會等的時候,學校允許安大百事通在校園裡進行宣傳互動,也算是一種扶持。王超還說道,“我們中心會舉辦很多活動激勵創業,例如近期的挑戰杯,等活動能夠都取得了很好的反響。這些活動以及政策都大大減緩了大學生創業壓力,不少創業者也都表示這些政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採訪中的一個創業者孫某也說道,“大學生創業本身就是一個挑戰,在決定創業之前我們都已經做好了迎接困難的準備。機遇與挑戰並存,只有親身經歷之後才會瞭解之中的酸甜苦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