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茄種植技術

  廣茄,茄子的一種,俗稱長茄子。今天小編整理了種植廣茄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廣茄種植的方法

  1、品種:選擇耐低溫、弱光、早熟的品種。如:黑玉、沈茄一號、齊雜茄二號、綠圓茄、黑圓茄二號、永豐黑雜茄等。

  2、床土的準備:用無汙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優質雞糞或豬糞2份、腐熟的馬糞或稻糠2份,混勻後過篩備用。

  3、浸種、催芽:用1%高錳酸鉀浸種30分鐘,經反覆沖洗後,放入55℃水中浸種15分鐘,而後在20℃水中浸泡24小時。催芽前用細砂搓掉種皮上的粘液,然後包在溼布里,放在25-30℃處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

  4、播種:在溫室內用育苗盤或木箱鋪好10釐米床土,拍平澆透水。然後將種子均勻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種量35-40克。

  5、分苗:以8-10釐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後澆透水。前期提高晝溫至25-30℃,夜溫15-18℃。緩苗後降低溫度,白天25℃,夜間15℃,最低不能低於10℃。茄子苗齡多在80天以上,由於苗齡長,後期易脫肥,可採用0.3%磷酸二銨根外追肥。

  露地早春栽培茄子投入小,管理簡單,效益不錯,大家可以試試。

  選用商品性好,耐寒性強,優質高產,抗病早熟的河北紫長茄。該品種屬於無限生長型,生長期長、適應性廣,高抗黃萎病、茶黃蟎。全國各地均可栽種。上市期長達6個月,畝產7500公斤左右,畝效益達4000~5000元。

  露地茄子一般採用改良陽畦電熱線育苗,在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4月下旬定植,6月下旬開始收穫。

  1.用種量:畝用種50克。

  2.種子處理:浸種前晒種1~2天,後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撈出淘洗乾淨。然後用種子體積5~6倍的50℃~55℃的溫水浸種10~15分鐘,不斷攪拌,降至30℃左右時浸泡8~10小時,撈出用細沙搓去種子表面的粘液,把處理好的種子用溼布包好,放在30℃左右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淨水沖洗一遍,一般5~7天即可發芽。當有7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播種。

  3.播前準備:用60%的未種過茄科蔬菜的肥沃土壤和40%的馬糞羊糞混合均勻作為培養土,然後每畝再加入腐熟雞糞10~15公斤,草木灰5~18公斤,二銨1公斤,25%多菌靈1兩。然後做苗床,床寬1.2米,每畝鋪地熱線80~100瓦,然後在上面鋪10釐米厚的營養土,澆透水以備播種。

  4.播種:播種選晴天的上午進行,將出芽的種子均勻地撒在畦面上,上蓋1釐米厚的營養土,後蓋地膜。出苗前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16℃~20℃,地溫20℃左右,一般5~6天可出齊苗,70%出苗後撤去地膜。

  5.苗期管理:齊苗後適當降低室溫,白天20℃~25℃,夜間15℃,並且向苗床撒一次幹營養土,防止帶帽出土,兩片子葉完全展開後再撒一次,每次厚度0.3~0.5釐米。當幼苗長至二葉一心時進行分苗,方法是10~15釐米行距開小溝,溝內澆水,按10釐米株距擺開,然後蓋營養土。分苗後加強保溫,白天28℃~30℃。夜間16℃~20℃。當幼苗心葉開始生長時,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13℃~15℃,防止徒長。定植前10天左右進行煉苗,白天20℃左右,夜間12℃左右。

  1.定植前準備:定植前結合整地畝施腐熟的有機肥5000公斤,多元複合肥50公斤,把其中的2/3普施。然後深耕,按大行距70釐米,小行距50釐米開溝,施入另外的1/3肥料與土混合。

  2.定植:在晴天進行定植,溝內澆足水,水滲後栽苗。株距30~35釐米,畝栽2500~3000株,後覆土,厚度與土坨持平。

  1.中耕:定植後3天進行一次淺中耕,以提高地溫,促緩苗。緩苗後再進行一次中耕,並重視覆土,隨中耕做成12~15釐米的高壟,使壟面超過坨面。

  2.肥水管理:緩苗後至開花前一般不澆水,如干旱可澆一次小水。到門茄“瞪眼”期即可追肥澆水,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當茄子坐果後,每5~7天澆一次水,可隔3天追一次肥,每次畝施尿素10~15公斤。

  3.整枝打杈:六茄坐住後,保留二杈狀分枝,並將門茄下的腋芽去除。

  4.病蟲害防治:該品種高抗各種病蟲害,基本上不用防治。一旦有蚜蟲、茶黃蟎可用蚍蟲啉等高效低毒的農藥進行防治,以達到無公害食品標準。

  廣茄主要價值

  食用

  營養價值

  ⒈茄子的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

  ⒉茄子中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即含維生素P750毫克。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

  ⒊茄子還含磷、鈣、鉀等微量元素和膽鹼、胡蘆巴鹼、水蘇鹼、龍葵鹼等多種生物鹼。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維生素含量更高。可以抑制消化道腫瘤細胞的增值。

  ⒋茄子纖維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皁草甙,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國外學者提出“降低膽固醇12法”,食用茄子即是其中方法之一。

  ⒌茄子所含的B族維生素對痛經、慢性胃炎及腎炎水腫等也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食用功效

  ⒈降低高血脂,高血壓:選用深色長條型,切成段或者絲,用麻醬以醬油調拌而成,在晚餐時分,服用可有效降低和自愈。

  ⒉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龍葵鹼,能抑制消化系統腫瘤的增殖,對於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此外,茄子還具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⒊抗衰老: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

  ⒋清熱活血、消腫止痛:每天服用蒸茄子,長期下來,可有效治療內痔出血,對便祕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醫學研究還表明,常吃茄子對慢性胃炎、腎炎水腫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⒌保護心血管、抗壞血酸: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這種物質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此外,茄子還有防治壞血病及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

  ⒍治療凍瘡:取冬天地裡的茄子秧***連根***兩三棵用水煎,水開之後再煮20分鐘,用此水泡洗凍瘡患處,同時用茄子秧擦洗患處,二至三次可治癒。

  ⒎清熱解毒

  對於容易長痱子、生瘡癤的人,尤為適宜。

  ⒏降低膽固醇

  茄子含有皁草甙,可促進蛋白質、脂質、核酸的合成,提高供氧能力,改善血液流動,防止血栓,提高免疫力。特然對男性還有提高效能力之效。此外,醫學常用這種成分降低體內膽固醇。

  廣茄育苗技術

  種子繁殖育苗

  1、整地施肥:播種前,進行土地整理、做畦,施足底肥,並消毒,保持土壤溼潤,在畦面上撒一層細沙。

  2、種子選擇:要求色澤好,大小勻稱, 籽粒飽滿,乾燥無黴變。

  3、種子處理:可進行 溫水浸種、藥物拌種等,以達到早出苗、出苗齊、 幼苗壯的目的。把浸種後的種子,包在紗布袋裡,提供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進行催芽。

  4、播種方法:有撒播、條播和點播。由於茄瓜的種子小,常採用撒播的方法。播種要均勻,一般種距5×7或7×7***釐米***。5、播種後的管理:在畦面上再撒一層細沙將種子蓋上,如果溫度在12℃以下,應覆蓋地膜,以保持土溫和 土壤溼度。如果育苗畦乾燥,應噴灑細水,以利發芽,切忌用大水噴灌。在 幼苗出土後,需揭除地膜。為避免烈日曝晒,可搭蓋遮陽網。育苗期,一般每隔10天左右,用低濃度 氮肥噴灑一次,同時加強田間管理,防治 病蟲害,確保 幼苗健壯生長。

  扦插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育苗,是茄瓜普遍採用的一種簡單方法。即取茄瓜莖枝,剪成 插條***插穗***後,插於土壤中,讓其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根發芽,獨立長成健壯的植株。

  1、扦插莖枝的選擇:應選擇遺傳性狀良好,高產株的鮮嫩莖枝,無病害,無缺損,以利生新根發新芽。 插條的長度以10-14釐米為宜。剪斷後的 插條,及時插於土壤中,否則應放在陰暗處或用溼布蓋上,以防脫水。

  2、扦插時間的選擇:茄瓜雖一年四季可扦插,但以春播和秋插的成活率高。在一天中的扦插,宜在下午4時後進行,以提高成活率。扦插適宜的溫度,可在15-30℃的範圍內進行。

  3、扦插方法:扦插前,為提高成活率,可用生長激素浸泡 插條。扦插時,將 插條直插於土壤中,然後覆土壓緊,使插條露出地面約4-6釐米左右, 行距約10-15釐米,株距約6釐米左右。扦插後,及時澆水,澆水量可視具體情況酌定。

  4、扦插後的管理:在春末至夏秋扦插時,為防烈日曝晒,應行遮蔭,並噴灑細小水,待苗株長出新根後,可拆除遮蔭工具。如在冬季或氣溫較低時扦插,為防止 凍害,宜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內進行,並用小拱棚搭蓋塑料薄膜及 草簾。苗株生根後,可追施 腐熟的人糞尿水,以促進生新根發新芽。在外界環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扦插後20-30天左右即可進行定植或分苗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