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營銷的七大策略

  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營銷的國際化已成為一個趨勢。營銷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也需要融入這個國際化的大環境中。為了更快地融進這個環境,為了更好地做好國際市場營銷,必須把握國際市場營銷的策略。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策略一:借船出海

  借船出海策略,又稱為借梯登高策略,有時也被稱為借船過河策略。係指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企業運用天時、地利、人和,具體地說,就是藉助獨特時機、獨特人物、獨特領域、獨特事件、獨特文化和獨特環境等,有效地利用其他事物、人員、組織和團體的知名度、美譽度、信任度、關注度、滿意度、忠誠度、認知度、親和度,把這些優勢合理地嫁接或轉移到另外一個企業、產品或服務身上,以便快速地促進銷售,實現企業既定的目標。

  借船出海策略,優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成本。剛一開始,企業可能沒有能力去造船,借船同樣可以完成出海的任務,而又節約了成本。第二,可以規避一定的風險。船的運營和管理,主要由其他企業負責,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風險。第三,企業可以周密部署。如能順利實現借船出海,就能做到以小搏大,進而發展壯大。

  借船出海策略,缺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不利於打造自主品牌。企業借船出海,借用了其他企業的品牌,這對自有品牌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從長遠來看,不利於自主品牌的塑造。第二,不一定能及時快速準確地找到合適的船。這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雙方企業文化是否能融合到一塊,雙方企業員工能否和諧相處,資源整合能力的高低等。

  策略二:拾遺補缺

  拾遺補缺策略,又被稱為利基市場策略,有時也稱為縫隙策略。係指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企業通過深入調研,發現了存在空白點的市場,該市場沒有被別的企業所發現,或是已發現但被忽略了,或者是大企業不想幹但並非沒有前途和利潤的細分市場,或者是該市場具有沒被滿足的需求。於是,企業利用市場競爭的空隙見縫插針,乘“隙”而入,在該市場上開展營銷活動,培養自己的產品優勢和競爭優勢,以取得經濟利益的營銷策略。

  拾遺補缺策略,優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有利於企業成長壯大。有些市場、有些領域不為大企業所關注,企業進軍這樣的空白點,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積累經驗,努力積聚力量,獲取先進技術,等到時機成熟時,再出奇制勝,這樣,有利於企業慢慢地成長壯大。第二,可以避開其他企業的正面威脅。企業在實力還沒有強大之前,最好的選擇就是避實就虛,不要和實力強大的企業硬碰硬,這樣,可以避開大企業正面的威脅,等自己壯大後,找到時機再和大企業一拼高下。第三,獲取巨大的利潤。企業專注於被其他企業忽略的空白市場,如果做成功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一個小的壟斷,能獲取巨大的利潤。

  拾遺補缺策略,缺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縫隙”的發展空間相對來說是有限的。企業管理者和營銷人員需要考慮的事情就是企業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  求得生存和更好的發展。第二,尋找市場的空白點是有一定難度的。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很多企業感覺到市場越來越不好做了。但是難做並不是說無法做,關鍵在於企業如何在競爭對手如林的市場中,開拓新的市場並將之做強、做大、做久。但是,尋找這樣的空白市場是有一定難度的。

  策略三:聯合共生

  聯合共生策略,又稱為共生營銷策略,有時被叫作聯合營銷策略。係指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兩家或更多家相互獨立的企業通過契約在資源與專案上實施合作,彼此取長補短,優勢組合,達成共贏,進行戰略聯盟,共同拓展國際市場營銷活動。其型別主要涉及不同行業企業間的聯合共生、同行業企業間的聯合共生、同企業不同品牌間的聯合共生、生產商與分銷商之間的聯合共生、經銷商與經銷商之間的聯合共生、批發商與代理商之間的聯合共生等。

  聯合共生策略,優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一定程度上能達到投入少,產出多的效果。實施聯合共生策略的各合作方共同分攤聯合營銷的各種費用,減少了各合作方的營銷投入,與此同時,卻能得到單一營銷不能達到的成效。第二,可以博採眾家之長,為我所用。企業可以藉助合作方產品的美譽度,為企業贏得新的客戶群,進而能開闢新的市場,擴大市場份額,為企業增加利潤。第三,有利於企業打造自己的品牌。如果企業本身的品牌是弱勢品牌,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強勢品牌進行聯合,從而能借東風,借對方強勢品牌的美譽度帶動自己企業產品或服務的銷售,進而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美譽度,使企業更好更快地進軍國際市場。

  聯合共生策略,缺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容易發生利益衝突。由於實行聯合共生策略的雙方或多方,它們最終的目標和原則可能是不同的,比如在經營機制、管理體制、用人策略、戰略規劃等方面存在不同,而且聯合方承擔的多種費用不容易均攤,在這些情況下,都有可能發生利益衝突。第二,有可能把合作方培養成未來強勢的競爭者。營銷開始初期,實行聯合共生策略的雙方或多方為了留住更多的自己的客戶群,或提高自己產品的銷量,或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有可能互相拆對方的臺,在這些情況下,合作伙伴最終有可能會成為自己未來強勁的競爭對手。

  策略四: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策略,又稱為病毒營銷策略。係指為了實現預定目標,通過網路活動、網路短片或是***資訊的形式向全球釋出營銷活動,依靠客戶的良好口碑宣傳網路,資訊像病毒一樣快速擴散,像病毒一樣迅速蔓延,千百萬受眾相互複製和傳播,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趨勢,有像病毒傳播一樣的速度,所以稱為病毒營銷策略。

  星火燎原策略,優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相對來說,成本低。星火燎原策略很重要的一個價值就是巨大的成本優勢。利用網際網路方便的互動性的特點,藉助社群論壇、BBS、E-mail、QQ、UC等方式,制訂一套有效的營銷方案,使資訊快速蔓延開來,若運用得當,有時候不花錢甚至花費很少的錢,就能傳播千萬人。第二,取得的效果較好。企業實行星火燎原策略,通過利用眾多入口網站如新浪、網易、搜狐等,依靠BBS、E-mail、QQ、UC等網際網路工具,可以迅速有效地讓營銷資訊廣泛蔓延開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星火燎原策略,缺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有時候某些資訊可能會誤導消費者。星火燎原策略更多的是依靠網路和口碑,往往會利用公眾的某些心理,有些資訊有時不是很準確也會被迅速傳播開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誤導消費者。第二,有些負面效應,有時會得到迅速傳播和蔓延。星火燎原策略的一個特點就是傳播速度極快,在營銷過程中,有時可能會出現某些負面影響,一旦出現負面影響,有時也會迅速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這對企業的營銷活動是不利的。

  策略五:差別化

  差別化策略,是企業廣泛採用的一種營銷策略。差別化策略又被稱為獨樹一幟策略或別具一格策略。係指為了獲取競爭優勢、贏得經濟利潤、實現經濟目標,企業就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某些領域在行業內別具一格,使企業文化、人員、產品、服務或形象獨樹一幟,並不斷地使產品或服務升級以具有消費者認為有額外價值的差別化特徵,以一種獨到的定位不斷滿足消費者的彈性需求。

  差別化策略,優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提高了其他競爭者進入該行業的准入門檻,因為差別化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某些特定群體的特殊需求,而其他競爭對手不能提供該種差別化,所以競爭者就難以進入該行業。第二,可以使企業避開激烈的競爭。企業提供的產品、服務或思想與眾不同,其他競爭者無法模仿,就避開了激烈的競爭。第三,可以使企業獲取更多的競爭利潤。因為獨樹一幟的產品、服務或思想是其他競爭對手不能以同樣的價格提供的,因而明顯地削弱了顧客討價還價的能力,使企業能夠獲取更多的利潤。

  差別化策略,缺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有可能喪失一部分市場份額。顧客的相對購買力水平和經濟環境會影響顧客選取獨樹一幟的產品或服務,如果採用成本領先戰略的競爭者提供的產品價格非常低,以致兩者之間的價格差額足以抵消實行差別化策略的企業的特徵、風格和形象,顧客就會轉向購買其他產品或服務,從而會喪失部分市場份額。第二,企業的生產成本可能會升高。企業生產差別化產品,就需要深入的研究、高質量的材料和周到的顧客服務等,這些會提升企業的生產成本。

  策略六:成本領先

  成本領先策略,又稱為成本領導策略,有時也叫作低成本策略。係指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產品、服務或思想的需求,同時實現既定的目標,企業依靠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法,比如在市場調研、市場預測、產品研發、產品生產、分銷、廣告、物流、公共關係、人員銷售、營業推廣、售後服務等許多領域加強成本控制,以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或低於競爭對手的成本提供產品、服務或思想。企業憑藉其成本優勢,從而贏得更高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多的利潤,獲取更有利的競爭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成本領先策略,優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可以獲取更多收益。企業通過不斷追求規模經濟、申請專有技術、降低供應鏈成本等方式,使產品或服務的成本低於競爭者的成本,成本優勢明顯顯露出來,這意味著當其他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失去優勢和利潤時,實行成本領先策略的企業有可能仍然可以贏得利潤,而且有可能會獲取更多的收益。第二,可以提高其他企業進入該行業的門檻。成本領先策略提高了潛在進入者進入該行業的門檻,使潛在進入者不敢貿然進入該行業。尤其是那些生產技術不先進、經營管理不完善的企業更難進入該領域。第三,可以佔領更大的市場份額。企業在調研、開發、生產、廣告、銷售和服務等方 面把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內,因為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成本低,企業可以利用低價格的吸引力從對手那裡挖掘更多的顧客,從而佔領更大的市場份額。

  成本領先策略,缺點主要體現在:有時過多關注成本,而忽略了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這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不利於企業做大、做強、做久、做遠。

  策略七:目標聚焦

  目標聚焦策略,又稱為專一化策略,有時也稱為目標積聚策略。係指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企業在仔細解析外部環境和詳細分析內部條件的前提下,將自己的產品、服務或思想積聚在某一特定群體、某一特定產品線、某一特定產品專案、某一特定區域、某一特定市場上,通過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好的產品和量體裁衣式的服務,獲取競爭優勢,促進企業發展壯大。

  目標聚焦策略,優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需要的投資較少。由於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僅僅積聚於某一特定的客戶群、產品大類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目標市場,這樣,相對來說不需要大量的投資,加快了企業資金的流動性,有利於企業向其他方面發展。第二,能實現較穩定的市場佔有率。企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全面規劃,能駕馭一定的產品和該種產品的市場範圍,在該範圍內其他競爭對手不容易進入,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企業的產品,有利於實現穩定的市場佔有率。

  目標聚焦策略,缺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從整體市場的視角來審視,企業獲取的市場份額相對來說較少。第二,有時僅僅侷限於區域性,不利於企業做大做強。

  七大策略各有各的特點,企業在選擇相關策略時,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找到適合本企業的策略才是好策略。一般說來,實力非常強大的企業,可以靈活運用這七種策略,把它們有機融合起來,取其所長為企業所用。實力中等的企業,最好選擇七種策略中的幾種,並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發揮其所長。實力小的企業,可以重點選擇七種策略中的一種,找到屬於企業的特色策略。七種策略有不同的實現途徑,但沒有固定的途徑,需要企業靈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