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營銷論文
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當今的國際市場競爭已從價格競爭、質量競爭走向品牌競爭,對於國際市場營銷企業來說,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重要的多,而擁有市場的關鍵途徑就是擁有占主導地位的自主品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析文化差異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及企業的對策
【摘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序的加快,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全方位參與國際商務活動。但企業在從事國際市場營銷之前應該對不同目標市場的文化差異進行研究,制定出符合目標市場文化的營銷戰略,分析並適應這些不同的文化環境,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
關鍵詞:文化差異 國際市場營銷 營銷策略
引言: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企業的國際市場營銷也呈現多樣化,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全方位地參與國際商務活動。企業在國際市場營銷企劃過程中,對目標市場的研究分析相當重要,其中一個不容忽略的方面——文化,是企業進行營銷的基本前提。熟悉和掌握市場所在地的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差異,重視各種文化環境因素的影響,分析並適應不同的文化環境,並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製造提供符合其文化特色的產品或服務,做到真正的全球導向,企業的國際市場營銷才能成功。本文通過分析影響企業進行國際市場營銷的基本文化因素,並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使企業更好更快地佔領國際市場份額。
1.影響國際市場營銷的文化因素分析
1.1 語言差異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要素之一,每種語言都是某種文化的代表,企業在開展國際市場營銷活動時,應充分重視對語言文字的研究。語言主要分為口頭語言和非口頭語言。前者對國際營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廣告傳播和商品名稱的翻譯上,後者對國際營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商務談判上面。企業進行跨國界經營活動必須與外國的政府、顧客、中間商、僱員等各方面進行溝通,瞭解顧客的需求,在溝通過程中,精通外國語言必會帶來很大的方便,避免不必要的困擾。此外,通訊聯絡、洽談合同、廣告宣傳等都必須注意語言文字的適用性。
1.2 宗教信仰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不可低估。因為宗教信仰與社會價值觀念的形成密切相關,對人們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需求偏好及購物方式等都
有重要影響。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宗教已經滲透到個人、家庭、社會群體的各個方面,甚至對某種食物、衣物的接受,對於某種消費行為的認可,都會受到宗教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決定了產品促銷的成敗與否。精明的商人可以利用宗教為其服務。過去,由於伊斯蘭傳統的影響,照相機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銷量並不好,然而,寶麗來快照可以使阿拉伯男性在他們家裡私下裡給他們的妻子和兒女照相,而無須到照相館讓陌生人來拍照。隨之而來的就是這種照相機的銷量大增。
1.3 價值觀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價值觀念是人們對生活、工作和社會實踐的一種評價標準,即區分客觀事物的好與壞、對與錯、美與醜、可行與不可行的觀念。它主要包括了人們對時間、對財富和物質享受、對新事物、對冒險等的態度。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價值觀念差異很大。即使在同一種社會文化中,有時候也存在著不同的價值觀念,因為每一個社會中都有主體文化和次級文化同時存在。次級文化群也就是亞文化群,是指在主體社會文化集團中的較小的團體,亞文化群也可作為一個細分市場,它們有一些世代承傳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
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與東亞國家的東方文化的對比分析
1.4 風俗習慣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風俗習慣是人們根據自己的生活內容、生活方式和自然環境,在一定的社會物質生產條件下,長期形成並世代相傳的約束人們思想和行為的規範。它在衣、食、住、行、用、時間、空間、數字、顏色、圖案、物質、文化、友誼交往等方面都表現出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心理特徵、道德倫理、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
風俗習慣對國際營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審美情趣、商務談判、消費方式、新產品開發和包裝等方面。瞭解目標市場消費者的禁忌、習俗、避諱、信仰、倫理觀念等,是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營銷的重要前提。黑色在美國和歐洲是哀悼時候使用的顏色,而在日本和遠東白色才是此場合使用的顏色。在與阿拉伯人進行商務談判的時候,取得哪怕只是一點的一致意見也要花上好幾天時間,因為他們在談判的時候更喜歡談一些與生意無關的事情。
2 企業進行國際市場營銷的對策
2.1對目標市場國的文化進行市場調研
我國企業在從事國際市場營銷之前不要過於相信一些市場調查機構、網站等等提供的所謂的資料和調查。要經過自己的一番過濾,對不同目標市場的價值觀念進行研究分析,包括對它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的研究分析,明確目標市場的價值觀念,制定符合目標市場價值觀念的營銷戰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做到真正的全球導向,企業的國際市場營銷才能成功。 在跨國文化調研時,我們應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調研的內容應全面。要考慮到目標市場的民族、宗教、地理位置條件、教育背景等特點。
2調研應儘量採用實地調研的方法。實地調研是相對案頭調研而言的,案頭調研是經他人收集、整理的,並以某種方式公開發表的某國的文化背景,習俗和慣常行為。 2. 2 實行當地化策略
2.2.1 人才當地化
高階人才當地化對於我國企業的跨國營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人才不僅要具備經濟學、市場營銷學、消費者行為學、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基本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應熟悉他國文化背景,掌握商務慣例。因此,企業應該有計劃的實施文化同化的訓練,即讓國際營銷人員在一個特定時間到一個與自身文化背景不同的國家中去學習,使其具備對該文化
的理解能力和適應能力。它可以克服由於價值觀念上的差異引發的種種誤解,並利用當地人才的良好人際關係,迅速開啟市場,拓寬銷售渠道,這就大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資訊成本。
2.2.2產品當地化
文化對人的影響最終是通過行為流露出來的,這就是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往往是通過購買行為的差異表現出其所屬的文化群體。因此,在進行國際市場營銷時,一定要把他們所屬文化的特性設計到產品中去。適應他們的文化個性。大家知道,產品是由品牌、包裝、式樣、色彩,質地等一系列因素組合而成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費者,其需求與審美觀是不完全相同的。體現在產品設計中的個性化要求特別強。比如,一種法國頭髮油的牌子叫“Tartex”,其發音在巴爾的摩聽上去很像鞋油。牌子是這樣,包裝也是如此,如非洲人常常喜歡喜歡醒目的顏色,因而包裝可以選擇國旗的顏色。還有式樣也是這樣,中國生產的 “老闆杯”由於口太小,使大鼻子的老外倍感不適。
2.2.3 管理當地化
不同國家文化上的差異性還要求企業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上要做到適應性。尤其要做到企業文化和當地文化的相容,使企業文化紮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上。這道理容易理解,但實際操作並不是每個企業都做得好,主要原因還是一些企業企圖把在國內成功的企業文化帶到國外去。例如在1982年設在美國的本田汽車製造廠的日本經理,曾試圖讓美國工人也象日本本田製造廠一樣,穿廠服、戴廠徽並在上班前唱廠歌,但卻遭到美國工人的拒絕,他們馬上認識到在日本行之有效的企業管理辦法在美國卻不一定適用。因為他們強調個性的價值觀和日本強調集體的價值觀不同。我想這也是海爾在美國的工廠除一名財務總監外,完全由美國當地人管理的緣故。
結論:綜上所述,在跨文化國際市場營銷中,必須牢記和恪守下面三條重要原則:
1、正視文化差異的存在,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你所表達的含義會和別人所理解的意義完全一致,也不要認為你毫無偏差地理解了別人希望向你表達的意思。
2、在不同文化之間保持中立的態度,文化間存在差異,但並不意味著孰優孰劣。既不要對別人的文化妄加判斷,也不要要求他人對你的文化價值作任何評論。
3、對別人文化固有的標準、習俗及禁忌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這就要求國際市場營銷人員要儘可能地學習和了解另一方的文化傳統。
【參考文獻】
[1]徐華.《中國商貿》2011年第15期
[2]陳梅.《商場現代化》.2007年第1671F
[3]關衛棉.《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
[4] 馮麗雲.現代市場營銷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1
[5]金宜久.伊斯蘭教史[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1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7] 全球品牌網
[8]經濟觀察網
[9]韓德昌著:《市場營銷基礎》,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6,第35頁
範文二:我國國際營銷企業的市場風險及其應對策略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已勢在必行,經濟全球化及國內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各國經濟、技術及文化日益交融在一起。當今,各國大部分企業經營活動已納入全球經濟範圍,諸如技術、研究、資本、投資、生產、營銷、分銷及溝通網路均納入全球範圍,每個企業都不可避免地在全球市場中參加競爭。
經濟全球化,使眾多國外產品迅猛地進入國內市場,如日本的汽車、家用電器、照相機等產品進入各國市場,美國的可口可樂、柯達膠捲、麥當勞快餐進入其他國家,從而使原已飽和的國內市場形勢進一步加劇,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化。企業想要生存和發展的話,就必須尋求新的市場,國際市場的開拓是尋覓新市場的目標之一。因此,國內企業應該要高度重視國際市場營銷的重要性。
2、研究的目的意義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初見端倪。中國已經加入WTO,我國經濟將更多地融入世界,企業將更直接地參與國際競爭,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絡更加緊密,國際市場對產品的多方面需求促進我國企業積極開展國際營銷,市場導向也已成為企業經營和發展。我國部分企業將受到激勵,以其自身實力走向國際市場。激勵企業進行國際營銷、拓寬國外市場,不僅可以掙得外匯,而且可以吸引外資,還可以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若是在這個時候遇到國際營銷的市場風險,我國企業將會受到威脅和障礙。因此,國內企業應該高度重視國際市場營銷的重要性,而國際市場的特殊性促使國內企業在進行國際市場營銷時不能盲目進行,必須注意策略。那麼,我國結合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實際情況,從市場角度來看,就國際營銷的市場風險及其應對策略進行了探討。
二、我國企業國際營銷市場風險的主要表現及其特點 2.1市場風險的含義
市場風險實際上是由於利率、匯率、股票、商品等價格變化導致銀行損失的風險。實際上,市場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市風險和商品價格風險四大部分。但是,由於目前我國銀行從事股票和商品業務有限,因此其市場風險主要表現為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
2.2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是整個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風險。由於利率是資金的機會成本,匯率、股票和商 品的價格皆離不開利率;同時由於信貸關係是銀行與其客戶之間最重要的關係,因此利率風險是銀行經營活動中面臨的最主要風險。
在我國,由於經濟轉型尚未完成,市場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利率市場化程序也剛剛起步,利率風險問題方才顯露。雖然以存貸利率為標誌的利率市場化程序已經推進,但是目前我國基準利率市場化還沒有開始,影響市場利率變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巨集觀經濟環境。當經濟發展處於增長階段時,投資的機會增多,對可貸資金的需求增大,利率就會上升;反之,當經濟發展低靡,社會處於蕭條時期時,投資意願減少,自然對於可貸資金的需求減小,市場利率一般較低。
2央行的政策。一般來說,當央行擴大貨幣供給量時,可貸資金供給總量將增加,供大於求,自然利率會隨之下降;反之,央行實行緊縮式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可貸資金供不應求,利率會隨之上升。
3價格水平。市場利率為實際利率與通貨膨脹之和。當價格水平上升時,市場利率也相應提高,否則實際利率可能為負值。同時,由於價格上升,公眾的存款意願將下降而工商企業的貸款需求上升,貸款需求大於貸款供給所導致的存貸不平衡必然導致利率上升。
2.3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是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幣的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匯率風險是市場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國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美元、日元、馬克、英鎊等主要貨幣之間的比價時刻都處在劇烈的上下起浮變動之中,至使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決算由於匯率的變動而事先難以掌握,從而產生了匯率風險。我國也處在一個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際貨幣體系之中,匯率風險仍然嚴重地影響著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和企
業的經濟收益,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我國對外資迅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影響尤為突出。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將走出國門投資海外,匯率風險也隨之增加。同時,自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實施以來,人民幣兌外匯的風險明顯上升。從2005年7月到2006年5月中旬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突破8元心理價位。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市場因素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作用會進一步加大,我國銀行業的匯率風險也將進一步提升,加強匯率風險管理和監管變得越來越重要。
除了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我國企業市場還面臨著投資風險。
2.4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是指為獲得不確定的預期效益而承擔的風險,在投資中可能會遭受收益損失甚至本金損失的風險。例如,股票可能會被套牢,債券可能不能按期還本付息,房地產可能會下跌等都是自己的投資目標與風險偏好選擇金融工具。它也是一種經營風險,通常指企業投資的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只有風險和效益相統一的條件下,投資行為才能得到有效的調節。
產生投資風險的因素有:
1 投資決策機制不健全,責任不明,容易出現受“長官意志”的影響,或領導人一時頭腦發熱而盲目拍板,造成投資決策的隨意性、主觀性、盲目性和獨斷性。
2 為了爭上專案,故意把可行性研究報告做成“可批性報告”,有些專案審批部門從地方利益出發,沒有從嚴把關,從而造成重複建設、盲目建設,使專案建成投產後沒有市場,企業處於虧損狀態。
3 缺乏風險意識,盲目追求“熱門”產業。在某些行業處於最“熱門”的時候才決定進入,結果投資後行業轉向低迷,企業深陷其中,進退兩難。
4 對專案僅側重於技術可行性的研究,對經濟可行性的論證不夠重視,對投資成本及專案建成後的成本費用和效益測算不準確。從而根據過於樂觀的經濟估算做出錯誤的決策。
三、影響我國企業國際營銷的市場風險的因素
3.1匯率
匯率亦稱“外匯或匯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
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槓桿。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 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匯率相關。匯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8.25,則這件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變低。商品的價格降低,競爭力變強,肯定好賣,從而促進該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匯率跌倒8.00,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必將有利於美國出口商品。同樣,美元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就會有利於中國商品對美國的出口,反過來美元貶值而人民幣升值卻會大大刺激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係,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匯率的決定基礎。
1匯率變動要影響投資利潤匯出
匯率變動對投資利潤匯出的影響與前面對投資成本的影響相似。還是以合資企業為例。在合資企業的利潤以東道國的貨幣計價的情況下,就東道國一方的合營者而言,不存在外匯風險,因為沒有貨幣兌換的問題,而外國合營者所分得的利潤卻存在外匯風險。
當東道國的貨幣對外方合營者國家的貨幣匯率下跌時,外國合營者分得的以東道國貨幣計價的利潤在兌換本國貨幣匯回國時,就會減少。反之,當東道國的貨幣對外方合營者國家的貨幣的匯率上升時,外國合營者分得的以東道國貨幣計價的利潤在兌換本國貨幣匯回國時,就會增加。
2匯率變動對企業產品的進出口會產生影響
當企業所在國的貨幣對外貶值,匯率下降時,以東道國貨幣計價的進口物資或產品的價格就會提高。從而使得企業的成本上升,利潤減少;而出口產品的價格則降低,從而有助於加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導致出口增加,並且出口收入的外匯在兌換成東道國的貨幣時會增加,從而又會提高利潤。若東道國的貨幣對外升值,匯率上升時,情況正好與之相反,進口物資的價格降低,從而進口成本較低,使得利潤增加;而出口產品的價格提高,產品出口競爭能力減弱,會減少利潤。
從匯率變動對企業產品的進出口影響中可以看到,當東道國貨幣貶值,匯率趨於下跌時,企業應盡力爭取出口減少進口,以多創利潤;而當東道國貨幣升值 匯率趨於上升時企業應適當擴大進口降低成本以擴大在東道國國內市場銷售為
主而多創利潤
由於匯率變動對企業的投資成本,投資者的利潤匯出和產品進出口的影響,我們在進行有關投資環境的分析、投資專案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具體的談判時,必須高度重視和考慮外匯風險的問題。
3.2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貿易保護主義,是指在對外貿易中實行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商品在國內市場免受外國商品競爭,並向本國商品提供各種優惠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的主張和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初,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表現出貿易自由化傾向,這種傾向到了70年代初達到高峰,如關稅的大幅度削減及非關稅壁壘的降低。從70年代中期起尤其是1974-1975年世界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家貿易自由化傾向於停頓、新貿易主義抬頭。國際貿易與國際營銷日益受到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80年代初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導致新貿易保護主義浪潮的高漲。90年代由於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使新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加劇了。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表現是:
1.從關稅壁壘轉向非關稅壁壘
其主要表現是:一是非關稅措施的專案日益增多和繁雜。非關稅壁壘主要包括進口限額制、自動出口限額制、進口許可證制、外匯管制、最低限價制、複雜的技術標準、衛生檢疫及包裝標籤等的嚴格規定。各國所採取的各項措施規劃和實施程式很不相同,從而加強了限制進口的作用。二是非關稅措施的實施範圍日益擴大。據估計,發達國家除燃料外所有進口商品都受到非關稅壁壘的制約。三是非關稅措施的歧視性增長,尤其是發達國家對發展國家的非關稅歧視在加劇。
2.鼓勵出口措施進一步加強
西方國家為了幫助企業,尤其幫助跨國公司在貿易戰中取勝,從經濟上採取許多鼓勵出口的措施,如加強對出口企業進行信貸支援,實行出口信貸國家擔保制,實行出口補貼等。從組織上,改進出口機構、政府利用權力迫使對方自動放棄進口限制。
3.限制進口措施
從國際貿易壁壘轉向區域性質的貿易壁壘。如歐洲組織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等,一方面,它們實行區域內貿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對區域外的國家實行保護政策。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對各國國際貿易及企業國際營銷造成嚴重的威脅,尤其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不平等的貿易,因此,要求這些國家的政策幫助和支援企業打破貿易保護主義的障礙。
3.3貿易摩擦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世界經濟的衰退,國際貿易領域衝突不斷,中國也毫不例外地被捲入到了衝突當中,併成為貿易摩擦與貿易爭端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1.摩擦與爭端是世界經濟全球化高速發展的一個必然產物。由於參與全球化的國家越來越多,且遍佈於世界經濟的每一個角落,各國之間在大的方面,如社會制度、歷史背景、宗教信仰、文化習俗、消費偏好、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小的方面如關稅水平、環保要求、技術標準、檢驗檢疫制度等方面也有許多不同。因此,當一國的經濟體以自己的標準與他國進行貿易往來以及其他經濟聯絡時,產生摩擦與爭端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問題,需要通過國際磋商與協調,通過各國的共同努力,通過經濟發展水平的穩步提高來逐步消除和解決。
2.世界經濟的衰退導致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是貿易摩擦增多的根本原因。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特別是去年以來,全球經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主要的經濟體都發生了經濟衰退或增長遲緩,需求的萎縮導致爭奪市場的競爭白熱化,貿易保護主義重新升溫,世界貿易量大幅萎縮。從歷史經驗來看,世界經濟發展狀況的好壞與貿易保護主義呈負相關:世界經濟的發展狀況走好,則貿易保護主義呼聲較弱;反之,世界經濟走向衰退,則貿易保護主義呼聲較高。因此,在世界經濟疲軟的總體趨勢下,作為世界貿易自由發展的最大障礙的貿易保護主義的重新抬頭,不可避免地要導致貿易摩擦的頻繁發生和不斷升級。
3.WTO相關條款的模糊性增加了貿易摩擦產生的機會。由於WTO個別條款在例外規定上存在模糊和漏洞,使其常常被貿易保護主義所利用成為他們實行進口限制的藉口,導致貿易摩擦更加頻繁。例如WTO的《保障措施協定》規定:當成員方進口急劇增長並對其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時,可以採取進口限制
4.我國對外貿易地理方向的過分集中是貿易摩擦頻繁發生的又一客觀原因。我國的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比較集中,出口產品75%以上銷往美、日、歐盟這三大地區,而這三大地區既是近期經濟衰退的主流,也是非關稅壁壘的發源地,因此,貿易保護主義重新升溫,且因其保護手段具有靈活性、隱蔽性、針對性等特點,中國出口產品也難逃他們的屢屢制裁和限制,我們也就成為了貿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四、我國企業國際營銷的市場風險的應對策略
4.1加強政府支援和保護國際貿易的工作
政府作為我國貿易發展中生產力要素的組織協調者,必須採取適當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國貿易的競爭能力,因為它可以起到保護新生、促進成長、形成優勢的重要作用。
4.2開放國內企業貿易市場
開放國內企業貿易市場,可以吸引大量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可以培育新的行業,提高國內企業水平,改變我國企業發展滯後的現狀;還可以擴大我國的企業產品出口,更重要的是有利於中國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
4.3加快國際貿易人才培養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貿易方面的差距,說到底是人才數量和質量的差距。所以要提升我國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特別是要使我國能夠長期保持一定的國際競爭力,關鍵是要擁有大量的優秀人才,隨著中國加入WTO後大批外資企業的進入,如何防止貿易高層人才的流失顯然十分重要。
五、總結
企業要轉變經營哲學,從只重視國內營銷轉為重視國際營銷,乃至全球營銷,自覺樹立國際營銷觀念,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這是企業面臨經濟全球化求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們就要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國際貿易是各國經濟聯絡日益緊密的主要形式。而發展國際貿易對促進各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國際貿易,可以調劑國家之間的餘缺,節約社會總勞動量,提高世界各國商品生產總量,增加國家外匯,使廣大居民的實際收入提高,消費者可以從降價中獲利,還可以從對商品的廣泛選擇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