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十六法

  人們對於養生保健更加註重,並且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積累,為後人留下了很多養生保健的方法。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補氣養生十六法

  飲食補氣:海蔘,雞蛋,紅棗,牛羊胎盤,芡實,山藥,蓮子等。

  運動補氣:氣功,太極,導引,武術,健身操,適當活動等。

  生活補氣:生活作息規律,勞逸結合,心態平衡等。

  按摩補氣:按摩足三裡,關元,揉腹,捏脊等。

  治病補氣:有病早治根治,切勿拖延,防止久病耗氣。

  病後補氣:大病術後產後均應及時調理虛損,防止氣虛。

  技巧補氣:呼吸吐納,意守丹田,三分飢寒,百事有節等。

  中藥補氣:黃芪,人蔘,黨蔘,太子參,黃精,西洋參,白朮等。

  成藥補氣:補中益氣丸,十全大補膏,歸脾丸,參苓白朮丸等。

  艾灸補氣:足三裡,神闕,關元,脾俞,氣海,百會,肺俞等。

  鍼灸補氣:足三裡,百會,三陰交,氣海,關元,脾俞,肺俞等。

  注射補氣:黃芪注射液注射足三裡。胎盤注射液注射三陰交等。

  輸液補氣:黃芪注射液,參麥注射液,丹蔘注射液等。

  藥茶補氣:人蔘靈芝茶,黃芪枸杞茶,洋蔘麥冬茶等。

  藥膳補氣:黃芪心肺湯,人蔘燉母雞,黨蔘燉排骨等。

  藥酒補氣:黃芪,人蔘,靈芝,麥冬,枸杞子等泡酒飲。

  中醫養血十六法

  藥茶養血:當歸桂圓茶、枸杞黑芝麻茶、酸棗仁茶等。

  藥膳養血:黃芪當歸燉老母雞、當歸羊肉湯等。

  鍼灸養血:足三裡、三陰交、脾俞、血海、膈俞等。

  艾灸養血:足三裡、三陰交、神闕、中脘、血海等。

  埋線養血:足三裡、腎俞、脾俞、肝俞等埋線。

  注射養血:胎盤、當歸、黃芪、B12針注射足三裡、三陰交等。

  草藥養血:當歸、何首烏、阿膠、熟地黃、枸杞子、黃芪等。

  成藥養血:十全大補膏、歸脾丸、複方阿膠漿、當歸補血膏等。

  飲食養血:桂圓、老母雞、紅棗、雞蛋黃、豬肝、瘦肉、魚類等。

  生活養血:生活規律、勞逸結合、營養均衡、鐵鍋炒菜、禁濃茶。

  節省養血:避免久視傷血、久思耗血、久勞損血、外傷出血等。

  治病養血:防治出血、腎衰、再障、月經過多、崩漏等疾病。

  西藥養血:維生素C、維生素B12、富馬酸鐵等。

  輸液養血:代血漿,全血,參麥針等輸液。

  術後養血:大病、大小手術後、產後、人流後均應養氣血。

  藥酒養血:黃芪、當歸、人蔘、何首烏、枸杞子等泡酒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