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僂病的病因是什麼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長,正常發育,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出現畸形,所以想要避免佝僂病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佝僂病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又叫骨軟化症即骨礦化不足,為新形成的骨基質鈣化障礙,是以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和臨床以骨骼的鈣化障礙為主要特徵的疾病,維生素D是維持高等動物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素,它是鈣代謝最重要的生物調節因子之一。維生素D不足導致的佝僂病,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病,發病緩慢,影響生長髮育。多發生於3個月~2歲的小兒。

  紹

  1.日光照射不足

  日光照射不足

  維生素D由面板經日照產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過膳食補充。此外空氣汙染也可阻礙日光中的紫外線。人們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樓林立的地區、生活在室內、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陽屏阻礙紫外線、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區等都影響面板生物合成足夠量的維生素D。對於嬰兒及兒童來說,日光浴是使機體合成維生素D3的重要途徑。

  2.維生素D攝入不足

  動物性食品是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海水魚如鯡魚沙丁魚,動物肝臟魚肝油等都是維生素D2的良好來源。從雞蛋、牛肉、黃油和植物油中也可獲得少量的維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維生素D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嬰幼兒對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陽,同時補充魚肝油。

  3.鈣含量過低或鈣磷比例不當

  食物中鈣含量不足以及鈣、磷比例不當均可影響鈣、磷的吸收。人乳中鈣、磷含量雖低,但比例***2∶1***適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鈣、磷含量較高,但鈣磷比例***1.2∶1***不當,鈣的吸收率較低。

  4.需要量增多

  早產兒因生長速度快和體內儲鈣不足而易患佝僂病;嬰兒生長髮育快對維生素D和鈣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僂病;2歲後因生長速度減慢且戶外活動增多,佝僂病的發病率逐漸減少。

  5.疾病和藥物影響

  肝、腎疾病及胃腸道疾病影響維生素D、鈣、磷的吸收和利用。小兒膽汁鬱積、先天性膽道狹窄或閉鎖、脂肪瀉、胰腺炎、難治性腹瀉等疾病均可影響維生素D、鈣、磷的吸收而患佝僂病。長期使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鈉等藥物,可加速維生素D的分解和代謝而引起佝僂病。

  小兒佝僂病的飲食療法

  很多家長對於小兒患有佝僂病感到憂心,這種情況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工作,和外形。對此專家提示要注意進行日常的小兒佝僂的保健,其中,有一些有用的飲食療法:

  ①芡實豬骨湯:斬件的豬脊骨250克、芡實30克、核桃肉30克同放鍋內,加適量清水,煲2小時。以鹽調味,佐餐食用。

  ②蝦皮雞蛋羹:蝦皮20克洗淨稍浸泡,雞蛋1個去殼打勻,加少量溫開水、食鹽,與蝦皮拌勻,盛入碟內,隔水慢火蒸熟,佐膳吃。

  ③蝦皮雞蛋餅:雞蛋1個去殼打勻,加少許鹽調味,與蝦皮20克拌勻,用少許油放鐵鑊內煎熟,可佐餐食。

  ④豬骨菠菜湯:先將豬脊骨200克斬件,加適量清水煲湯。湯煲好後,放入洗淨的菠菜350克,菠菜煮熟,再以鹽調味,便可食用。

  ⑤栗子燜排骨:排骨100克斬小塊,鮮栗子150克去硬殼、內皮;先將排骨在鐵鑊中用油炒香,加醬油、糖、鹽調味,然後加入栗子燜熟,佐餐食用。

  ⑥豬肝粥:先將大米30克煮粥。粥煮好後,將豬肝50克切片,以薑汁、醬油、鹽、味精拌勻,放入粥內煮,待豬肝熟後便可食用。

  ⑦香菇豬骨湯:香菇30克洗淨浸泡,去冬菇蒂。先將豬脊骨300克用壓力鍋或普通沙鍋熬成湯,然後放入香菇,再煲30分鐘,以鹽調味,便可食用。⑧紅蘿蔔瘦肉粥:紅蘿蔔***胡蘿蔔***150克洗淨切小塊,豬瘦肉50克及大米50克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粥。粥煲好後,以鹽調味,便可食用。